我的孩子為什麼長得比別人小呢? 兒童的生長障礙及發育不良 故事一 小英是個五歲的小朋友,來到門診時給人的第一個印象是「瘦極了」--有點像重病末期的病人,她當時只有十一•五公斤,媽媽用帶有特殊腔調的國語說:「孩子這兩個月來瘦了五∼六公斤以上,不知道為什麼?」一問之下媽媽說:「在這兩個月中,小英有一點咳嗽和曾有一點發燒,胃口不佳,但是還是有吃一些東西!」 我們在做了身體檢查後,只發現了有些肺部的乾囉音。因為孩子與媽媽來自當時還是結核病高盛行率的原住民村落,因此就讓孩子照了一張X光片,結果在X光片上赫然發現:兩邊的肺部出現典型而嚴重的粟粒性肺結核(Miliary TB);小英因此也接受了結核菌素測驗(PPD),和痰液的培養,結果都肯定了上述的診斷。在使用六∼八個星期的抗結核病的藥物治療後,小英的體重很快的回升到十六公斤,胃口也明顯變好,不再咳嗽發燒。 這就是個亞急性(subacute)發作型生長障礙的個案,其原因是因感染結核病所造成,而病情在除去病因後得到改善。 故事二 小明是一個才七個月就出生的早產兒(提早了三個月出生),他來就診時的體重是三公斤(遠低於同年齡體重第三百分位以下),不會坐、不會爬行,也不會翻身(幾乎不到出生三個月大小朋友的能力)。在經過檢查之後,發現他有早產合併嚴重腦出血後的腦部空洞化現象,由於小明的頭也小於第三百分位、有單側的白內障與單側的部分聽障的現象,所以也懷疑小明有先天性德國麻疹症候群。因為在身體上還有嚴重的四肢僵直型腦性麻痹合併重度智能障礙的現象,以至於小明一直有著異於常人的口咽功能不佳的情形(吞東西易嗆到),極易反胃、嘔吐(疑似胃食道輕度返流異常),再加上經常性的咳嗽、發燒,偶而也會合併肺炎及尿道炎,以至於進食與身體成長狀況一直不理想。後來在醫藥、復健多方面的協助下,稍微有了些起色,但是進步還是頗為有限。他一歲三個月時只長到五公斤多。 這就是一個原因不是十分肯定的、長時間身體發育不良的個案,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極度的腦傷、合併反覆的感染與經常性耗能現象(癲癇發作與四肢無時無刻不停的用力),都是共同造成孩子生長障礙的原因。要除去這個原因是不太可能的,但要減少它的影響則可以由復健、使用抗癲癇藥物和避免感染幾方面來進行。 頭大、頭小都煩惱 由上述兩個案例可以大致的感受到生長障礙的情形與所遭遇的問題。可是由前幾次的討論中,大家或許已注意到廣義的生長障礙(或遲緩),其實尚包括頭太小、身高太矮和身體太瘦等三種單獨或合併的狀況。此外,以生長的問題而言,其實頭太大、身高太高和身體太胖也是值得注意的變化,但是在這一節的主題中不加以討論。在此我們要提出另一個重要的變數,那就是「時間」;它使得臨床上的三種指標會出現「急性」、「亞急性」和「慢性」的變化,使得與生長有關的問題又更複雜了許多。 由於頭大或頭小與水腦、腦萎縮、先天畸型和先天感染較有關,較不受身體狀況、進食情形的影響,因此在本文中也不加以討論。而身高之太高與太矮,則與遺傳病、家族傾向和內分泌系統之異常有關,與頭圍之變化一樣,可治療的空間較小,因此也將不在本文中加以討論。換句話說,本文的主要內容將專注在體重不足(生長障礙或發育不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