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焚史1 夜空黑得像一方無邊的硯底,陰慘的西北風攪動列成魚鱗的彤雲塊,迅速翻騰著墨潮,精瘦的殘月即將落山,偶爾從雲縫子裡瀉出一束灰藍色的幽光,窺探著漢武帝後元元年(公元前八八年)的國都長安。 太初元年(公元前一○四年)的一場大火燒毀了十四丈多高的柏梁台。粵巫「勇者」向漢武帝劉徹進行蠱惑﹕「再蓋的新宮要比柏梁台高才能壓住火神!」武帝聽了他的話,修起了千門萬戶的建章宮,多種建築用飛閣相連,有輦道可以上上下下,樓台亭榭,殿宇宮闕,裝飾得金碧輝煌,張衡在〈西京賦〉中稱之為「木衣綈錦,土補朱紫。」窮奢極欲,耗盡生民膏血。今夜,雕樑畫棟在寒冷中有點縮瑟,大量露水由闊大的梧桐葉流到房脊的龍頭上,從刻得神采飛揚的龍眼珠上滴落,彷彿淚雨。 在這一群摩雲的建築當中,專為皇帝收集凌霄露水和上玉屑以供飲服的金銅仙人高達二十丈,大七圍,加上底座與銅柱,合起來三十丈出頭。這位「舒掌捧銅盤玉杯」的青銅像與太液池彼岸井幹樓遙遙對望,樓比仙人還高,仙人像被曹丕下詔拆掉時,「聲聞數十里」,還流下清淚;只活了二十七歲的大詩人李賀曾吟詠此事,留下傳誦至今的名句﹕「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就像螞蟻爬大樹一樣,小謁者順著仙人的巨臂爬上高空,兩腿微微顫抖,他小心翼翼地將銅盤中的露水倒進掛在自己脖子上的葫蘆裡,塞好蓋子,慎重地往台下爬,盡量減少葫蘆的搖晃,免得潑撒掉一星半滴。等到下了高台,如釋重負地騎上拴在台下的白馬,立即向皇帝寢宮奔去。 甘泉宮坐落在長安之西二百五十里,原先是秦始皇的林光宮舊址。那兒有依山勢修起的通天台,高為八十丈,可以俯瞰上林苑裡三十四所離宮別院與三十多丈高的飛簾觀。相比之下,民居矮得猶如雞籠。 重病的漢武帝就住在這裡就醫。院子裡,黃葉彷彿是褪了色的火焰,向晚風嘆息著夏日的蓊鬱、新秋的繁茂和冬的淒清。建築物的剪影在大夜中很清晰。 更鼓聲聲,轟不走通天台四周的幾對貓頭鷹,牠們的鷙眼中閃著冷火,時而翔舞,時而發出哀鳴,使空氣變得詭異、不祥。 後院一角,方士邵伴仙帶著一批女巫男覡,還有從絲綢之路來的胡巫,圍著篝火,輕聲唸咒做法。老皇帝近年不大相信這一套,他們已經失去依靠,顯得沒精打采。] 寢宮裡燈火如晝,杏黃帷幔罩著四壁,反射著橘紅的光焰。九龍鼎裡,栗炭吐出藍色的火舌,上面繚繞著縷縷松煙,帶著淡淡的清香嗆人喉鼻。粗大的樑柱,典雅凝重的青銅燭台,峨冠博帶的大臣們身影都在搖曳,就像最高統治者的思緒一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