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找

   新鮮書
   暢銷書
   優惠套書
   推薦得獎書
   Best 100 Club
   非常作家
   套書大賣場
書籍封面 (約13K)
怪咖成功法則
作者:保羅.歐法拉、安.瑪許 (Paul Orfalea, Ann Marsh)
譯者:方祖芳;林麗雪
書摘1  .書摘2  
書摘3  .書摘4  
心靈、勵志
 尋找萊拉
 心靈直覺錄
 接觸未來
 內在革命
 平心靜氣
 女女相繫
 走出時間之外
 在孩子心裡飛翔
 你可以不生病
 讓孩子真正聰明
 
 我的抗癌歲月
 老師的另類情書
 阿母的甘苦人生
 周大觀
 昭君,妳好嗎?
 安妮的故事
 滴水心,穿石情
 兄弟
 人間天堂
 用心,走在世界頂峰
 安德烈.波伽利
 莊淑旂回憶錄
 BOBO族

心理、教育
 
 聰明孩子壞成績
 麻煩小天使
 人生DIY
 犧牲不是美德
 勝任自己
 可以這樣老去
 過好每一天
 改變
 精神體操
 故事的呼喚
 講理就好
 做個A+爸爸
 講理就好Ⅲ:知書達理
 我的天才噩夢
 愛在暴力公園
 外遇:可寬恕的罪
 這樣想,沒道理!
 電醒世界的人
 分心也有好成績
 成為更好的老師
 協助學生做最棒的報告
 

文學、小說、輕小說
 柏楊詩
 德語課
 居酒屋閒話
 東京爬樹偵探
 噪音公寓
 心靈的密碼
 毛澤東專政始末(1949-1976)
 五十年代底塵埃
 安徒生故事
 福爾摩斯探案
 一千零一夜
 格林童話故事
 一刀未剪狂想曲
 最早的記憶
 失戀雜誌
 讀書毀了我
 越笨的男人我越愛
 裙子底下的祕密
 連消費都不再有快感
 豪門保姆日記
 武士的精神-五輪書與兵法家傳書
 普通讀者--吳爾夫閱讀隨筆集
 墮天使暗殺組──俄式推理小說No.1
 奈米獵殺
 圍棋少女
 十九秒
 沒有一條道路是重複的
 失物招領處
 梅岡城故事
 穿越時空救簡愛
 二○○一太空漫遊
 河童家庭大不同
 半七捕物帳--參拜卷
 半七捕物帳-茶娘卷
 我真的愛你嗎?
 為什麼只有我憂鬱?
 一座孤讀的島嶼
 小城畸人
 誰說沒人用筷子喝湯
 單向街
 重要書在這裡!-楊茂秀的繪本美學(附光碟)
 轉山-邊境流浪者
 大江健三郎作家自語
 梁羽生散文
 熊召政散文
 肚爛躲公主
 Me世代--年輕人的處境與未來
 環遊狗世界
 法式裸露

商業理財、資訊
 華爾街傳奇
 卡位
 知識創新之泉
 超越基金
 瞄準歐元
 出賣微軟
 外匯入門
 大爆熱門
 品牌大贏家
 電子商人
 四海一傢
 科特勒談行銷
 吉列傳奇
 大創意100
 推動轉型的手
 地獄來的顧客
 日本巨變
 大突破
 圈套.搜密.駭客
 創業投資這一行
 別讓員工瞎忙
 彼得•杜拉克的管理聖經
 在月光咖啡廳談管理
 經濟也瘋狂!
 柔性權力
 我的名字叫Money:全世界最偉大銷售員的成功故事
 葛洛夫給你的一對一指導-如何管理上司、同事還有你自己
 走對下一步:向棋王學策略思考
 影印紙的背面不要用
 怪咖成功法則
 王桂榮回憶錄
 走過東元
 台南幫
 吳尊賢回憶錄
 挑戰不可能
 做餅的人生
 虛擬化身
 美國線上
 亞馬遜
 新企劃人
 顧客
 自修手冊2:品牌
 口碑行銷

自然、科普、社會科學、哲學/思想
 第一個愛滋病毒
 人類大遷徙
 心思大開
 騙子?情人?英雄?-看大腦科學如何揭露:你是怎樣變成這個你
 睡眠的迷人世界
 毒舌頭與夢想家
 銀河系大定位
 宇宙.宇宙
 宇宙的寂寞心靈
 黃金比例
 愛因斯坦的孩子
 科學家死也要做的100件事
 貓為什麼有九條命?-101個古靈精怪的科學問題
 追蹤哥白尼-一部徹底改變歷史但沒人讀過的書
 螞蟻•螞蟻
 仲夏夜探祕

旅遊、時尚
 巴黎
 水都巡遊Venezia
 飛航小常識
 窺看歐洲
 河童旅行素描本
 以巴黎為藉口
 食樂日本
 日本之路
 工作大不同
 辣得好吃!
 門外漢的京都
 妹尾河童之邊走邊啃醃蘿蔔
 非典型見佛記

金庸作品集、推理、金庸漫畫、金庸茶館
 星占金庸
 解構金庸
 燦爛的世紀
 
 堅強淑女偵探社

歷史/地理、台灣
 柏楊曰
 三國周郎赤壁
 25貞觀對
 信長之棺
 情緒管理72
 復活的軍團
 佈局妙招72
 三國亂世經營學
 一年三個皇帝
 數位易經
 日暮東陵
 康熙皇帝一家
 秦氏千年史(上)
 當中國稱霸海上
 一個宦官的傳奇
 尋找北京人
 兵學三國
 曹魏一族
 1421:中國發現世界
 黃金迷城迦太基
 孟憲實講唐史-從玄武門之變到貞觀之治
 蔣經國李登輝
 台灣的主張
 亞洲的智略
 近寫李登輝
 漢光武與陰麗華
 滿江紅
 唐太宗
 蜘蛛人謝安
 李後主(一)
 空城計
 呂不韋春風
 海上第一人:鄭和(上)
 1895,李鴻章
 宋朝第一情婦李師師
 司馬遷
 鐵血宰相:商鞅
 大肚宰相:馮道
 歌女皇后衛子夫
 武則天
 鐵面欽差劉羅鍋
 
 師爺當家: 明清官場幕後傳奇
 SE0031
 飲酒趣典
 浴事全覽
 官場溜滑踢
 到衙門上班去
 東京媽媽町
 飛夢共和國
 從廚房看天下
 台北空中散步

童書、繪本、親子教養、青少年書
 繪本之力

醫療保健、生活風格
 素食的好理由
 戰勝憂鬱症
 喬布拉健康中心
 更年期的調適與照護
 寶貝肌膚百分百

《台灣的主張》


李登輝 著
定價:350元
售價:276元 購買本書


書摘1書摘2書摘3書摘4書摘5


第一章 我的思想歷程

孕育於悲哀中的幸福

已故的司馬遼太郎先生生前訪問我時,我曾經提到「台灣人的悲哀」。我想讓司馬遼太郎先生了解的是,生為台灣人,卻有一種對台灣無能為力的悲哀。回顧台灣歷史,台灣人有很長的一段時間,不能治理自己的家園,而我個人也曾經歷過身為台灣人,卻不能為自己同胞做些什麼的痛苦。

  但是,今天,不論是從我個人的角度或台灣的角度來看,都已經可以感覺到台灣的幸福,甚至是生為台灣人的幸福。台灣不僅氣候良好,地形富於變化,土地肥沃,而且因為與大陸一水相隔,既可避免捲入大陸經常發生的動亂之中,也得以吸收、培養出多元的文化與社會制度。

  在中國典籍中,台灣最早出現於西元三世紀左右。遠在明、清時代,大陸沿海人民渡海移居台灣之前,此地已有原住民。而十七世紀(一六○三年),荷蘭人曾一度佔領台灣,並以葡萄牙人所稱的「伊拉.福爾摩沙」(Ilha Formosa)來命名,意思是「美麗之島」。

  明末清初以來,大陸移民陸續前來台灣。一八九五年至一九四五年,台灣則為日本統治。二次大戰結束後,台灣回歸中國,但隨著一九四九年國民黨中央政府的播遷台灣,台灣也和大陸出現了緊張的對立關係。而此時,光復後和中央政府一起遷台的「外省人」,與光復前便定居台灣的「本省人」之間,也產生了激烈的摩擦。

  

  這一段錯綜複雜的歷史,的確為台灣人帶來悲哀,但也正因為如此,才能孕育出台灣獨特的豐富多樣性,與處逆境而百折不撓的柔軟性。我也由於生長在具有此一歷史背景的台灣,得以累積許多經驗,從而培養出對各種事物的看法。

  我常想,若不是生長在此地,也許不能造就今日之我。這些經驗和對事物的看法,奠定了我的理念基礎,也讓我的行事施政有所本。

  大陸早期移民後裔的我,於一九二三年,出生在日本統治下的台灣。接受正統的日本教育,由國民小學(公學校)、舊制的中學、高等學校,然後進入京都帝國大學,戰後轉入台灣大學,後來又到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和康乃爾大學就讀。

  這一段曲折的歷程,若從歷史觀點來看,或許可算是個悲哀;但若以個人自身來看,毋寧是幸福。在不同的文化之中,接受不同的教育,不是每個人都能擁有的經驗。直到今天,我仍然感謝時代讓我能有此體驗,開啟我幸福的人生。同時,我也認為,這份幸福也應該屬於台灣。

父親為我所買的「百科辭典」

就我的人生來說,最大的幸福是生長在一個小康之家,讓我有機會接受完整的教育。父親李金龍先生,畢業於警察學校(警察官練習所),曾擔任十多年的刑警。當時在台灣,僅有少數人能就讀警察學校,和公費師範學校畢業的老師一樣,都屬於社會的「菁英階層」。母親江錦女士,為地方保正之女。家境還算好。

  父親自警職退休後,回到故鄉三芝,先後擔任水利組長以及農會理事等職,戰後還當選過縣議員。

  父親擔任警職期間,調動頻繁,我們也跟著不斷搬家,不斷轉學。小學六年期間,我即唸了四個學校。轉校的頻仍,使我交不到朋友。往往好不容易有了朋友,又因為父親再次調動,而中斷交往。正值多愁善感年齡的我,也因而變得有些內向,並產生了較為強烈的自我意識。

  我所喜歡的是對自我內在世界的探索。閒暇時,總是一個人靜靜地看書,或望著窗外的雨景,獨自素描。一直到今天,油畫、水彩畫、版畫,都還是我最大的興趣。

  閱讀更大幅擴展了我的視野。少年的我,喜歡涉獵超齡的知識。當時最為自豪的「藏書」,是一本日本「小學館」所出版的《兒童百科辭典》。關於這本「百科辭典」,還有一段難以忘懷的回憶。

  小學四年級時,有一次要到台北參觀旅行。在出發前一天,我鼓足勇氣,向父親說出長久以來一直不敢開口的願望:「多桑,我想在台北買『百科辭典』和數學書,一共需要四塊錢。」(我一直到現在還是以「多桑」來稱呼父親)。

  當時的四塊錢是一筆不小的數目,大概是父親薪水的一成半左右。父親聽了並沒有生氣,反而有些發愁地說:

  「你那麼想買,為什麼不早說?現在馬上要湊四塊錢並不容易呀!」

  第二天一大早,天色未明,我與其他同學一起到媽祖廟的大樹下,坐上等在那兒的巴士。

  記得那天飄著雨,我坐在前面第二排的位子。在大家都坐定,等待出發的時候,突然有人在我座位旁的窗戶上叩叩地敲著。抬頭一看,車窗外有位撐著傘的人,仔細瞧瞧,竟是父親!父親起了個大早,為我去向朋友們調借了四塊錢。

  後來,我常常向自己的孩子們提起這段往事,坐在一旁聽著的「多桑」,總是微笑地說:「那件事我已經記不得了!」

徹底的自我覺醒

  回想起來,我真的是個備受寵愛的孩子,不但是父親,其他家人對我的願望,也無不設法加以滿足。這並不僅僅是家境尚可的緣故。

  母親向來對我極為呵護,甚至近乎溺愛。由於家裡從事豬肉買賣,每次我的碗裡,總是盛滿最好的部分。有一次背著母親去游泳,母親憂極轉怒,大發雷霆,罰我跪下認錯。

  但我自己也難以解釋的是,雖然受到寵愛,內心卻萌生抗拒之意。儘管對母親的愛充滿感激,卻也不斷自我警惕,擔心會因為疼愛而被寵壞。

  早熟的我,很早即有自我意識,而求知若渴的廣泛閱讀,更加深了自我意識的覺醒,使我愈來愈固執自我,也經常因為倔強而令母親傷心。對母親來說,兒子自我意識太強,情感太過激動,雖然令人驚訝,但也無能為力。

  後來,徵得母親同意,離家外宿 。我當時的想法是,如果一直住在家裡,對自己或對母親都不好。我轉學到淡水的公學校,寄宿在老師和朋友的家中,每日通學。

  這個「獨立」的經驗,讓我有機會深刻體會人際之間的關係,明白人生必須生活在許多關係之中。寄宿他人家中,必須先釐清自己的定位,例如:吃飯時,就如同日本諺語所說:「食客在要求盛第三碗飯的時候,宜有所節制」等等。

日本思想的影響

  在徹底的自我覺醒之後,內心接著產生「人是什麼?」或者是「人生應當如何?」的疑問。記得母親曾經告訴我:「你的情感太過豐富,何不稍微理智一些!」因此,對於內心所湧現的疑問,我認為自己應以更加理智的態度來面對。

  一九三八年,我進入舊制的淡水中學就讀。當時的中學教育,已經有相當強烈的軍國主義色彩。在那種氛圍之中,我經常閱讀的是鈴木大拙的著作。鈴木以禪思想為中心,並以世界性的視野來談佛教哲學。而其中影響我最大的,應該是「自我克制」的觀念。

  清晨擔任勞動服務,來鍛鍊克己心;在瀑布下打坐,以便進入無我的境界;這些都是徹底的唯心論。《臨濟錄》有一段話說:「心生則諸法生,心滅則諸法滅」,為人處世若能先消除自我,一切煩惱也自然能消除。

  我每天一大早便積極參加打掃工作,自動努力去做打掃廁所這類別人不願做的事。凡能訓練克己功夫的,都願意嘗試。

  當時,唯心論深植日本人心中,後來也以各種型態影響日本軍人的精神。至今我仍然認為,沒有必要完全否定唯心論。

  我向來熱衷研讀日本思想家和文學家的著作,所以日本思想對我的影響很大。岩波書店出版的《漱石全集》,我看過好幾遍,也對那位從鄉下到東京,在苦惱中逐漸成長的「三四郎」相當喜愛。

  當時高等學校學生都愛讀阿部次郎的《三太郎日記》,其中描寫每個人努力以自己的方式過生活,很能引起大家的共鳴。而倉田百三所撰寫的戲曲《出家人及其弟子》當然也熟讀過,特別是這本書的最後,親鸞說道:﹁這樣子也不錯,大家都得救了……友善、和諧的世界﹂,令人感動。這種境界也正是我的理想。

  我也愛讀《古事記》等日本古典名著,本居宣長的《玉勝間》,還有《源氏物語》、《枕草子》,甚至《平家物語》,都是我熟讀的作品。

  或許有人會對我的沉迷日本文史哲,感到不解。但是,在一九四五年,也就是我二十二歲之前,台灣一直都在日本統治之下。我接受正統的日本式教育,當然也深受日本傳統的影響。

  在唸舊制台北高等學校時期(一九四一∼一九四三),我仍不斷拓展閱讀的領域,除了日本古典文學之外,像西田幾多郎的《善之研究》、和哲郎的《風土》以及岩波新書中的中野好夫的《阿拉伯的勞倫斯》、愛因斯坦的︽物理學的誕生》等,都深獲我心,即使已經事隔多年,但年少初閱時的感動仍歷久彌新。當時,我光是「岩波文庫」的書,就有七百冊之多。

  此外,我也愛讀湯瑪斯.卡萊爾的《衣裳哲學》,以及德國「狂飆時代」歌德的《浮士德》、《少年維特的煩惱》等。而在俄羅斯革命前夕的黑暗社會中,致力追求光明的杜斯妥耶夫斯基的《白痴》等作品,也都是我主要的精神食糧。

  由於擁有龐大的藏書,在戰後台灣書籍匱乏的時期,我還曾與友人商量,拿出個人藏書來開個舊書店,效法岩波書店的成立宗旨,用書籍來啟發台灣的同胞。

對中國文化的省思

  雖然我自幼接受日本教育,受過日本文化的薰陶,但對中國文學與思想,也曾多所涉獵。特別是五四運動之後,風起雲湧的現代思潮,更對我有很深的影響。

  中國人一向以擁有悠久的歷史而自傲。然而不容否認的是,中國長期處於封建體制之下,傳統文化受到扭曲,也使社會產生了許多積習難改的弊病。

  一九二八年,胡適在《新月雜誌》上發表的(名教),就對中國社會迷信標語、口號的現象痛加批判。他指出,中國人不信仰宗教,卻迷信自己獨有、且具有悠久傳統的「名教」,即「崇拜所寫文字的宗教」。因此,做事不重實際,只以口號、標語來求心理的滿足,結果不但沒能解決問題,反而造成價值的顛倒錯亂。他因而奉勸當時的主政者:」「治國不在口號標語,顧力行何如耳」。

  魯迅的《阿Q正傳》等著作,以嘲諷的手法,深刻描繪中國人愛面子的文化,也引起許多人的共鳴。他認為,中國人遇事不思解決,只求自我安慰、保住面子的心態,是使中國社會陷於停滯,無法進步的主要原因。

  而郭沫若以考古及歷史研究的角度,批判封建制度之害,更鼓勵了許多年輕人,起而改革。他的《十批判書》與《青銅時代》等書,藉著對先秦人物與思想的評論,如推崇早期儒家孔孟的重視民本思想,貶斥韓非的「法術」、「君主本位」,和秦始皇的「極權主義」等,宣揚「以民為本」的思想,認為中國只有擺脫傳統的束縛,才有發展的希望。

  這些批判中國傳統社會弊病的論著,在知識青年群中,引起很大的迴響。當時才二十幾歲的我,也曾經詳加研讀這些書,並深加思索中國文化的問題。我認為,中國最大的問題,是在封建制度下所導致的發展停滯。就像作家柏楊所說的「大醬缸」,使人的思想言行產生扭曲。

  直到今天,我仍然對當時那些思想家的看法,相當佩服。可惜的是,當時中國社會的發展,尚未進入成熟階段。因此,儘管他們對社會與制度有很深刻的批判,卻無法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法。而一般年輕人雖然也懷抱革命的理想,卻仍無法掌握確實的方向與作法。

  就此一角度而言,今天台灣所締造的成就,也可以說是當年這些改革思潮具體實踐的成果。這些年來,我們在經濟和社會穩定發展的基礎上,逐漸擺脫傳統的束縛,重新出發,在政治改革和社會改造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當然,要達到理想的境界,可能還需要更多的努力。但是,我相信,我們的方向是正確的。而我們所做的這一切,也都為中國文化的再造,帶來了新的希望。

  近年來,我積極倡導「心靈改革」,就是希望從人心的改造做起,讓我們的社會走出舊有的框架,用新的思維,面對新的時代,並激發出新的活力。這是一個比政治改革更加深入、也更為艱鉅的改造工程,但是我們有信心,可以在社會自由開放的既有基礎上,完成建立「文化新中原」的目標。

與馬克思主義的對決

  一九四三年,我進入京都帝國大學農學部農林經濟學科就讀。之所以選擇農業經濟學,是有些背景因素的。

  其一是,孩提時期,看到佃農們為了能繼續承租農田,年中及年底都會到家裡來送禮。他們一意討好,甚至苦苦哀求的情況,每每令我感到疑惑與不平。同樣是人,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別?而同樣是耕作,承租者不同,耕地平均產量竟有甚大差異,也讓我深覺好奇。此外,高等學校的歷史老師鹽見薰先生,以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觀,來談中國的歷史,也使我深受影響。當時我就認為,農業問題將是中國未來的關鍵問題。我之所以會將農業和馬克思經濟學相結合,實與幼時的體驗有關。

  大學時期,我遍讀馬克思及恩格斯的著作,對馬克思的主要著作《資本論》也曾深加鑽研,反覆讀過好幾遍。馬克思經濟學令我感到興趣的,不單只是解放哲學,還有徹底解析資本的問題。現今經濟學多傾向於探討流量問題,由流量來說明在市場結構中的生產與分配關係,但若由國家經濟的獨立發展過程來看,經濟並非流量,而是存量的問題。

  《資本論》即是由存量面來談經濟,並試圖說明資本究竟為何物。馬克思所說的「再生產」,雖係在擴大生產與消費過程中所進行之行為,但「擴大再生產」可以累積資本;而生產的水準若維持不變,卻只不過是「單純再生產」,無法形成資本的累積以及社會的發展。

  馬克思經濟學雖然掌握「再生產」的概念,但沒有提到數量關係。比較「單純再生產」與「擴大再生產」的根本差異,即可看出問題之所在。因此,由數量面來看,馬克思經濟學或許根本就不能成立。

  馬克思承續黑格爾的部份思維,認為亞洲處於停滯狀態,無法進步。所謂「亞洲生產方式」問題,在列寧、考茨基(Karl Kautsky)詮釋的馬克思主義中,是難以突破的課題。

  其後,魏復古(Karl A. Wittfogel)在《東方專制主義》書中,也以亞洲的水田農業與專制政治,來重新

  詮釋這個問題。簡而言之,歐洲的馬克思主義認定亞洲歷史早已陷於停滯,不值一顧。

亞洲的生產方式與「農民革命」

  挑戰此一難題的是毛澤東。他認為中國與以工人為革命主體的歐洲不同,應可發動以農民為主體的革命。

  若能如毛澤東所言,在中國真正實現「農民革命」,那麼中國歷史就將出現偉大的突破。然而,依中共的作法,中國終究無法發動真正的「農民革命」。

  其中最大的原因,我認為是中國人所固有的「家父長制」觀念。毛澤東身上也有濃厚的「家父長制」觀念。他在一九四五年四月提出「聯合政府論」,希望藉著與國民黨合作抗日,來拉攏人民。後來中共達成目的,也擊垮了國民黨。

  但毛澤東始終沒有放棄個人的權力,甚且晚年還發動文化大革命,以鞏固自己的獨裁體制。由於權力一直都集中在毛澤東一人手上,中國歷史也無法擺脫傳統的束縛,開創新的時代。

  目前中國大陸與美國的關係雖有進展,但中共的心態和作法,與過去並無不同。中共只是與美國進行所謂「大國外交」,企圖削弱並取代美國在亞洲的政治、經濟地位而已。

  現今的中國大陸,除了人口眾多之外,絕對不是足與美國抗衡的「大國」。但未來,一旦中國大陸自認有能力分享美國所擁有的利益時,必然就會背棄美國的政策,轉而積極將美國勢力驅出亞洲。

  言歸正傳,由於我在大學時期對馬克思經濟學十分熱衷,幾乎想以《日本帝國主義時代的台灣農業問題》作為畢業論文題目。但考慮到若是如此,可能拿不到學位,所以只好將題目改為《台灣農業勞動問題的研究》,利用馬克思經濟學,將階級的問題和農業相結合,來論述台灣所面臨的農業問題。幸而指導教授並未洞悉我的意圖,因此畢業論文得以順利過關。

從馬克思主義到基督教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我正因學生動員,在名古屋擔任日本陸軍的少尉軍官。戰事結束,到底應該重返京都帝國大學繼續未完成的學業,或者是回到台灣?令我苦惱不已。直到隔年(一九四六年)春天,才下定決心返回台灣,進入原台北帝國大學所改制的台灣大學就讀。

  返台的第二年(一九四七年),發生了「二•二八事件」。多年以來,我雖然很少提起這段往事,但「二•二八事件」卻對我的思維及理念,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一般都認為,「二•二八事件」是國民黨政權對台灣人的鎮壓行動,但問題並不如此單純。這是許多本省籍知識份子,被扣上共產黨員的帽子,而慘遭殺害的白色恐怖事件。

  一九四五年十月,台灣總督府廢止後,戰後的台灣開始進入一個新的歷史階段,但隨即被捲入國民黨與共產黨的激烈爭鬥中。國民黨在大陸的形勢愈險惡,愈必須倚賴台灣。為求完全掌控台灣,也就開始對台灣採取威權統治。

  一九四七年二月二十七日,淡水河沿岸的商店街,發生些微糾紛,並迅速擴展為台灣人的抗爭運動。之後,國民黨的陳儀長官立即向蔣介石主席請求軍援,事件終至悲劇收場。

  三月八日,大約一萬三千名的增援部隊,由基隆登陸,開始大肆搜捕、殺害台籍人士和運動領導人。而逮捕與屠殺的對象更逐漸擴大,特別是被認為可能與國民黨作對的知識份子,幾乎無一倖免,都被列入鎮壓的對象。

  或許有人會問,當時我在哪裡?事實上,當時我也是被鎮壓的對象之一。據估計,台灣在白色恐怖下的犧牲者,或許超過三萬人。事件過了很久之後,我加入國民黨,基於責任心的驅使,因而積極推動對於「二•二八事件」犧牲者的道歉與補償工作。

  生為台灣人,既對台灣的未來充滿使命感,也對於學習農業政策懷抱著滿腔熱誠,正值年輕的我,怎麼可能在當時的情況下,還不問世事,閉門苦讀?一九九四年,當我談到這段往事時,在野黨的領導階層還批判我說:「沒那回事!」但是,他們有些人在「二•二八事件」發生時,根本尚未出生。那時候的人如何思考、如何行動,唯有生長在那個時代的人才能夠了解。

  一九四九年十二月,國民黨政府將中華民國的首都遷至台北,開啟蔣介石總統統治台灣的時代。

  在「二•二八事件」倖存的我,總算平安度過白色恐怖時代。但是,歷經動盪不安時期之後,與妻子曾文惠結婚,不久後又赴美留學,一連串的人生轉折,讓我覺得人生不僅止於追求真理,更重要的是必須有信仰。

  對空虛生活的厭煩,讓我能相信神的存在。但要馬上產生信仰,並不容易。從美國學成歸國後的三年期間,每週四、五個晚上,我都和妻子在台北的各個教會中,聆聽牧師講道,並深思神是否真正存在。

  信仰本身其實是相當困難的問題。從生物觀點加以考量,瑪利亞未婚卻懷胎生子,確實令人難以置信。但是基督徒卻深信這個奇蹟。

  其次,耶穌基督的死而復活也不是常識所能解釋的。但是,宗教卻強調相信奇蹟的重要性。

「那沒有看見就信的,有福了!」

  要進入信仰的第一步,一定要先擺脫平常賴以自律的框架。而對凡事追根究柢的知識份子來說,產生信仰更是難上加難,必須花時間加以克服。

  因此,我十分認真而且仔細閱讀《聖經》。從〈創世紀〉開始,篇幅浩瀚的〈舊約〉,乃至出現奇蹟的〈新約〉,都逐一詳讀。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約翰福音〉第二十章。

  耶穌復活時,多馬並不相信。「多馬卻說﹕『我非看見他手上的釘痕,用指頭探入他的肋旁,我總不信』」。而後,「耶穌來站在弟子當中說﹕『願你們平安!』」。「就對多馬說『伸過你手來,探入我的肋旁』」。

  當多馬觸摸時,發覺自己的錯誤。「多馬回答說『我的主!我的神!』」。耶穌對他說:『你因看見了我才信;那沒有看見就信的,有福了!』

  因為看不到所以不相信,因為看得到所以相信,這不是信仰。雖然我們看不見心,但心確實存在。同樣的,神的存在雖然看不見,卻應當深信。我從基督教信仰中所得到的最大收穫,就是理解了「愛」的問題。這個「愛」不是別的,就是用肯定的態度看自己的人生。

  「人生的一切都是美好的」,許多思想家都如是說。譬如,我在高等學校時期,經常閱讀的倉田百三作品,描寫親鸞在臨死時吐露「這樣很好」。我在高等學校時期也讀過尼采所著的德文版《上帝死了》,即使是宣告上帝已死的尼采,在晚年也認為「可以被全盤肯定的人生」是最終的理想世界。

  歌德的《浮士德》所追求的,也是相同的目標。浮士德與魔鬼緬非斯特菲列斯(Mephistopheles)訂立契約,讓人生重來一次,代價是浮士德在呼出「這樣很好」時,就要將靈魂交給魔鬼。

  一生罪孽深重,希望重新再來一次的浮士德,最後走向自我創造的和諧國度,而且十分感謝地說出「停下來!妳是何等美麗」的感言。緬非斯特菲列斯雖然如願取得浮士德的靈魂,但剎那之間,浮士德所有的罪孽都完全滌淨,靈魂也在天使的護佑下升上天堂。

  在這篇作品中,歌德表達出,唯有神的大愛,才能解救罪孽深重而願意誠摯地活下去的人。而在現實上,歌德曾出任威瑪公國的首相,致力政務,並救助很多的人民,因此,《浮士德》應該是歌德對於自己的人生和在威瑪公國的實際體驗吧!

  歌德的思想精髓,用較為通俗的解釋來說是,雖然我們都是只考慮自我的利己主義者,但要在這個社會生存,就必須以愛相互扶持。如果我們彼此的愛,也能如同神的大愛一般,社會就能充滿關懷與活力。這也就是我的政治哲學以及從政的基本理念。

  在此,要特別一提的是,中國傳統儒家學說和基督教教義間的差異。基督教中「死亡」與「復活」的對應觀念,儒教中並不多見。我相信這是中國社會許多問題的根本原因。

  記載孔子慧語的《論語》,收錄了許多肯定人生光明面的嘉言。但是,「未知生,焉知死」的看法,僅具有對「生」的積極肯定,而缺乏相對應、對「死」之意義的探索,因而呈現了思想上的一大欠缺。

  有意義的「生」值得肯定,但「生」與「死」是互為表裡的關係。人生要有意義,必須經常思考到死亡。而所謂的「死亡」,並非僅指肉體上的死亡,而是包括觀念上的自我否定。

  歌德不僅在《浮士德》,更在《西東詩篇》中,簡潔且直接地描述「因死亡得永生」。正因為自我的「死」,才有真正受到肯定的「生」。

學習《易經》的目的

  信仰基督教,讓我對生命的意義有了新的領悟,對我的思想言行,也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可以說是我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捩點。然而,無意之間走上從政之路,乃至擔任總統之後,面對複雜多變的環境,總希望能更深入辨明表象和本質,掌握變化的趨勢。因此,興起了學習《易經》的念頭。

  在偶然的機會中,我讀到劉君祖先生所寫的《易經與現代生活》一書,深感興趣。所以自一九九四年八月起,大約一年的時間,每週一次,請劉先生來講授《易經》。

  我學習《易經》的目的,不是為了卜卦算命,也不是為了作所謂的生涯規劃。而是因為身為國家元首,每天面對急遽變化的國內外情勢,與錯綜複雜的政策選項,如何探求事象背後的真理,釐定事項的先後順序,作出對國家人民最有利的政策,實是最重要的課題。因此,盼能經由對易理的再思考,掌握事象不變的本質,為施政行事奠定基礎。

  「易」其實就是時間方程式,隨時變化,不可執著。其有三義,即變易、簡易、不易,若以佛家的「三法印」來比較:「諸行無常」述變易,「諸法無我」即簡易,「涅槃寂靜」.明不易。簡單來說,就是時間不斷變化,萬物事象也隨之變動不居。但是,在這些變化無常的過程中,卻仍有不變的真理和趨勢可循。而要掌握這些不變的本質,來預測未來的變化,就必須有一顆誠實的心。

  易象的符號簡明而富含變化。爻分陰陽,天地人、始壯究的時位觀念產生八卦,終而復始,又重成六十四卦。以此象徵宇宙萬事萬物的互動與變化。爻隨卦轉,當位、得中是爻的本身條件,承乘應與則為爻與爻間的互動關係。卦和卦間有錯綜其數的整體互動,亦有爻變、卦變等局部變動。序卦揭示因果遞嬗的時運演變,中爻的卦中卦,更深刻彰顯了事物的內在矛盾和潛蘊情境。

  學習易理,讓我對人和人之間、人和組織之間、以及組織和組織之間的複雜關係,有了新的體悟。同時也對人的自我意識、人和制度的關係、國際社會上的活動,以及國家領導的各種問題,都得到很多寶貴的啟示。近來一直強調的「和諧感通」,與「經營大台灣,建立新中原」的主張,亦與此有關。

  對易理的鑽研愈深,就愈能體會中國傳統哲學的人本思想。許多人以為,民主與自由是外來的觀念,其實,只要我們重新省視中國思想發展史,就會發現,儒家早已重視自由意志與民主理念。只因後來中國長期為封建體制束縛,才使固有的人本思想,受到扭曲。

  對中國古典思想的再探索,讓我推動民主改革的信念益加堅定。這些年來,我能在困難重重的環境中,持續推動憲政改革,落實民主理念,就是因為我堅信,民主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人類共享的價值標準,不因地域、文化、傳統的不同,而有所區別。讓台灣的所有同胞,都能在自由民主的環境中,充分發揮自我,追求幸福,是我身為國家元首的最大心願。

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

  談到我的政治哲學,就必須提到孫中山先生常引述的「天下為公」思想。這四個字掛在我的辦公室裡,可以說是我政治信念的核心思想。

  一九四七年制定的《中華民國憲法》,前文明載「依據國父孫中山先生之遺教,為鞏固國權,保障民權,奠定社會安寧,增進人民福利,制定本憲法」,以及「憲法第一條:中華民國基於三民主義,為民有、民治、民享之民主共和國」,皆是出於孫中山先生「天下為公」的理念。

  民有、民治、民享才是民主國家,缺一就不是民主。

  孫中山先生大力提倡三民主義,宣揚國民革命,他的主張是這樣的:

  當前中國最重要的目標是推翻清朝專制政府,擺脫帝國主義的侵略,創建中國人的中國。而這個新中國不再是集權帝制,而是民主共和國。也就是說,要先解決民族主義與民權主義的問題。然而,即使是已經完成民主革命的歐洲,人民生活的福祉也未同步提昇。因此,要求進行社會革命的聲浪不斷。今天的中國不需要進行社會革命,但在歷經民主革命洗禮後,必然會衍生出社會問題,惟難以一舉徹底解決。

  因此,孫中山先生強調,除民族主義與民權主義之外,民生主義也是不可或缺的。

  我開始研讀三民主義是在唸高等學校的時候。當時日本的「改造社」曾翻譯《三民主義》,所以,我與三民主義的接觸,是從日文版開始。而蔣介石總統所著的《中國之命運》,也曾翻譯成日文出版。這些書籍我在戰前都已經讀過。

  孫中山先生與蔣介石先生在書中特別著重的,是中國特有之問題的嚴重性。而我以一個高校生的角度來研讀這些書籍時,則是對於書中所反映出來的中國歷史、社會、政治、文化等問題,特別感興趣。

  直到現在,我仍然深信,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是卓越的思想。他不僅在三民主義中倡言民權主義,而且也積極宣揚「天下為公」。

  事實上,這也是中國人最欠缺的觀念。中國人偏重利己主義,在維護個人利益的同時,往往無法兼顧社會的和諧。

  今天中共統治下的中國大陸,就是鮮明的例證。他們無視民權主義,不談「天下為公」,只是一味強調,與霸權主義相結合的民族主義。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將民族主義擺在第一位,的確是個令人傷神的問題。

  對民族主義的重視,源自於對霸權主義的過度解釋,是極端危險的想法。孫中山先生當年領導國民革命時,正是歐洲帝國主義的全盛時期,因而才會認為,民族主義是達成民權主義的不二法門。今天,我們重新省視民族主義時,就必須先考量其時代背景。

孫中山先生重視土地問題

  我尊崇孫中山先生的另一個原因,就是他對土地問題的正確掌握。就這一點而言,馬克思的經濟學也有可觀之處。過去古典學派的經濟學者認為,土地不是一般的商品,而是由人所有,能產生「絕對地租」的自然要素。

  但是,現代經濟學已經很普遍地將土地視為一般商品。同時也能在本國以外的地方,輕易取得大筆土地。土地已經很普遍地被商品化了。

  即使是農地問題,也與地段、位置息息相關。土地位於何處,當地氣候如何,以及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農民等等,都是必須一併考量的重要因素。

  孫中山先生相當重視「地權分配」,反對地權集中,主張耕者有其田。因為,土地若集中在不事耕作的人手上,將無法提昇其生產力。孫中山先生早已洞悉此一事實。

  我大學畢業時,台灣也出現了土地改革問題。當時我還曾經赴各地演講,倡導「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父親擁有的土地雖然不算多,但仍是地主,因此他反對我的主張。而我的岳父因為是大地主,對我這種想法,更是難以諒解。

  我理直氣壯地反駁:「繼承祖先土地,卻不事耕作,只坐收地租,過著富裕的生活,是不對的。」父親和親戚喪失大筆土地的結果,反過來影響了我的實質收入。儘管如此,現在回想起來,我仍認為當時的土地改革是對的。

  身為農業經濟學者,我對土地問題十分關心,也持續進行研究。我之所以選擇到愛荷華州立大學繼續深造,為的就是親炙後來任教芝加哥大學的舒茲(Theodore W. Schultz)教授。

  研究經濟與人口問題,而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他提出農業問題不能只就農業範圍內謀求解決的理論,我非常贊同。我認為,將「農業」與「非農業」分開,而來思考國家的農業問題,是行不通的。

促進台灣的農村建設

  我曾經專程前往日本,花了數個月的時間,調查戰後日本的「農業基本法」。對農業人口佔大多數的國家來說,如何兼顧農業的保障和工業的發展,是一個大問題。日本戰後的發展經驗,有許多值得借鏡之處。

  日本在池田勇人首相主政期間,經濟高度成長,農業面臨重大危機。急遽發展的工業,徵收了大筆農地,使農地面積縮減,也導致地價暴漲。台灣在蔣經國院長時代,也曾經遭遇過相同的處境。而台灣較日本的轉變又更為快速。

  當時,擔任政務委員的我,負責的任務就是擬定周全的計畫,以保障絕大多數農民的生活,同時確保工業化的順利發展。我在理念上,和孫中山先生一樣,以確保地權分配為原則,而在作法上,則採取舒茲所提出的,農業與非農業產業不可分開處理的立場。

  當時規模宏大的台塑公司,曾打算在某縣以每甲四萬元的價錢,購買四千甲土地。依照當時的法律規定,只有農民才可以購買農地。因而,台塑企圖遊說行政院,修訂法律,讓法人也可以購買農地。

  倘若法律修改成功,相信台塑和其他企業在台灣全島,已經購買十萬甲的農地了。十萬甲的農地,約可維持十萬戶農家的生計。一家以五口計,則將有五十萬的農民被迫脫離農業。

  然而,以當時的財政、經濟和社會狀況,並沒有餘力來救濟這些人,或吸收這些勞動力。一旦放寬農地買賣,可想而知的,台灣將增加五十萬的失業人口。

  這是極為嚴重的問題,絕不能坐視不顧。但是,當時政府內部,只有我一人反對該項法案的修訂。最後,我卻說服了蔣經國先生。我所提出的理由是,由於台灣的工業並不十分發達,雖然有勞動力不足的問題,但因農地買賣而釋放出來的農業人口,無法被工業完全吸收。因此,與其開放農地買賣,不如將資本引進農村,發展農村,提昇國家整體生產力。

  一直到很久以後,許多人才真正體認到這項政策的正面效益。最近,我在打高爾夫球時與桿弟聊天,無意中得知,這位桿弟的老家,位在當初台塑打算購買的地區,因為我的反對,而使農地收購計畫告吹。

  我問他,當地人對此事有何看法,他表示,父執輩的人都十分感謝李總統,因為當年一甲地是四萬元,現在已漲到三千萬到五千萬左右,大家都慶幸當時沒有脫手。而年輕一代的人也都相互傳述我反對開放農地買賣的事。

何謂「認同台灣」?

  能獲得蔣經國院長重用,或許因為我是台灣農業問題專家。而另一項原因則是,絕對不必擔心我會採取革命式的激進行動。

  經國先生和我不僅都學習過馬克思主義,而且有著許多共同點。當年,某位情治機構的人士就曾經向我表示,除了蔣經國之外,沒有人會重用我這種人。我確實希望能報答經國先生的知遇之恩。但是,在「認同台灣」的問題方面,我卻和他有著不同的想法。

  經國先生提拔我為副總統,我想他並不是要我擔任接班人。也許是因為沒想到自己病情會如此嚴重而致早逝吧。經國先生曾經說:「我也是台灣人」。但是,他對於以台灣人為主體的政治問題,或許並沒有深入思考過。

  所謂「認同台灣」,我想最重要的,是對於台灣的愛。我經常提到,將來領導台灣的人必須是非常愛台灣,而且是可以為了台灣,不惜粉身碎骨來奮鬥的人。

  所謂的「台灣認同」,到底是什麼呢?有人會認為是台灣獨立。但是,我認為,即使台灣的國際地位必須明確化,卻不一定要拘泥於「獨立」,反而是將「中華民國台灣」或者是「台灣的中華民國」實質化,才是當務之急。

  我在推動政治改革時,曾經提出「中華民國在台灣」,將台灣的統治權限定在台灣、澎湖、金門和馬祖,暗示不及於中國大陸。雖然有人因而批評我,無意保有與大陸的整體關係。但是,我認為,台灣必須先確實立穩腳步才行。如果台灣本身的認同不明確,又何以考慮大陸問題。

  因此,最重要的是,台灣必須先取得國際間的認同與地位,至於思考中國整體的問題,則是以後的事。

中國再統一時的典範

  儘管優先順序有別,但並不表示我們不關心中國的未來。台灣的發展方向,不僅是台灣本身的重要問題,對於中國,也有重大影響。

  中國擁有悠久的歷史,不論是四千年或是五千年,就文明而言,的確是悠長歲月的結晶。但是,如果我們審視歷史,卻不免覺得遺憾,因為歷史一再重蹈覆轍。歐洲人所批評的「亞洲之停滯」,並不是完全沒有道理。

  近代以來,中國由於國民革命,以及共產革命,使停滯的歷史出現突破的契機。可惜國民黨所發起的國民革命,遇挫中斷,其後的共產革命,也陷入相同的惡性循環之中。

  共產革命的結果,並未脫離中國的傳統,也沒有擺脫「亞洲之停滯」的困境,反而促使霸權主義抬頭,帝制主義再度興起。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確促進了產業的成長,但思想方面,卻完全無法擺脫舊有框架。因此,經濟雖有進展,但政治改革仍在原地踏步。

  看到現今的大陸情況,我認為台灣的發展,或許可以成為未來全中國發展的典範。一九九七年八月一日,我曾向《華爾街日報》投稿,標題是〈台灣的成功典範〉,提及中國社會經濟和政治改革的典範,就在台灣:

  最近中共以及部分西方人士指責中華民國正在推動「台灣獨立」、「兩個中國」或者是「一中一台」的運動。但是,我們認為台灣所力行的,是為了讓中國擺脫共產黨統治,成為自由、和平的國家,我們奉行民主主義,發展經濟,希望能成為未來中國再統一時的典範。

  在經濟方面,我們持續進行結構性的改造,將勞力密集型工業轉型為技術密集型工業,而農業產值佔國民總生產值的比率逐年下降。目前工業產值佔國民生產總額(GDP)的百分之三十五、服務業佔百分之六十二、農業只佔百分之三。

  在政治方面,我們透過修憲,完成總統直接民選,並進行政府改造。同時,也積極落實教育及司法改革,為民主社會奠定長治久安的基礎。

  共產中國之所以和過去的歷史一樣,陷入「進步、退步」的惡性循環中,有幾個理由,第一、政策由領導人個人作決定,聽不到人民的聲音;第二、缺乏前瞻性眼光,無法因應社會的結構性變化;第三、領導者忽視人民福祉。無視人民存在的政策,成為社會發展的不確定因素,也阻礙了中國的持續進步。

  而另一方面,台灣則靠著自己的力量,一步一腳印地脫離停滯的傳統社會。台灣為什麼能做得到?正如我在思想發展歷程中,吸收了各式各樣的觀念一般,台灣也吸收了許多不同的文化、制度和思想,終能綻放出燦爛的光芒。



書摘1書摘2書摘3書摘4書摘5
 
書籍封面


李登輝,一九二三年生於台北,三芝台大農業經濟學系學士,美國康乃爾大學農業經濟學博士,曾任教台灣大學、政治大學歷任:行政院政務委員1972-1967)台北市長(1967-1981)台灣省主席(1981-1984)副總統(1981-1988)總統(1988-2000)為中華民國第一位民選總統,二○○○年五月二十日屆滿卸任,現任台灣綜合研究院榮譽董事長,中山鳥嶺雄,一九三六年生於日本長野縣松本市,東京外國語大學中國科畢業,東京大學社會學博士歷任:東京外國語大學教授,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客座教授,一九九五年任東京外國語大學校長至今兼任:「亞洲展望研討會」主辦單位秘書長亞洲太平洋大學交流機構(UMAP)事務總長,著作:《北京烈烈》(筑摩書房出版,榮獲三多利文藝獎)、《中國》、《國際關係論》、《香港回歸》(以上由中公新書出版)及《中國•台灣•香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