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找

   新鮮書
   暢銷書
   優惠套書
   推薦得獎書
   Best 100 Club
   非常作家
   套書大賣場
書籍封面 (約13K)
怪咖成功法則
作者:保羅.歐法拉、安.瑪許 (Paul Orfalea, Ann Marsh)
譯者:方祖芳;林麗雪
書摘1  .書摘2  
書摘3  .書摘4  
心靈、勵志
 尋找萊拉
 心靈直覺錄
 接觸未來
 內在革命
 平心靜氣
 女女相繫
 走出時間之外
 在孩子心裡飛翔
 你可以不生病
 讓孩子真正聰明
 
 我的抗癌歲月
 老師的另類情書
 阿母的甘苦人生
 周大觀
 昭君,妳好嗎?
 安妮的故事
 滴水心,穿石情
 兄弟
 人間天堂
 用心,走在世界頂峰
 安德烈.波伽利
 莊淑旂回憶錄
 BOBO族

心理、教育
 
 聰明孩子壞成績
 麻煩小天使
 人生DIY
 犧牲不是美德
 勝任自己
 可以這樣老去
 過好每一天
 改變
 精神體操
 故事的呼喚
 講理就好
 做個A+爸爸
 講理就好Ⅲ:知書達理
 我的天才噩夢
 愛在暴力公園
 外遇:可寬恕的罪
 這樣想,沒道理!
 電醒世界的人
 分心也有好成績
 成為更好的老師
 協助學生做最棒的報告
 

文學、小說、輕小說
 柏楊詩
 德語課
 居酒屋閒話
 東京爬樹偵探
 噪音公寓
 心靈的密碼
 毛澤東專政始末(1949-1976)
 五十年代底塵埃
 安徒生故事
 福爾摩斯探案
 一千零一夜
 格林童話故事
 一刀未剪狂想曲
 最早的記憶
 失戀雜誌
 讀書毀了我
 越笨的男人我越愛
 裙子底下的祕密
 連消費都不再有快感
 豪門保姆日記
 武士的精神-五輪書與兵法家傳書
 普通讀者--吳爾夫閱讀隨筆集
 墮天使暗殺組──俄式推理小說No.1
 奈米獵殺
 圍棋少女
 十九秒
 沒有一條道路是重複的
 失物招領處
 梅岡城故事
 穿越時空救簡愛
 二○○一太空漫遊
 河童家庭大不同
 半七捕物帳--參拜卷
 半七捕物帳-茶娘卷
 我真的愛你嗎?
 為什麼只有我憂鬱?
 一座孤讀的島嶼
 小城畸人
 誰說沒人用筷子喝湯
 單向街
 重要書在這裡!-楊茂秀的繪本美學(附光碟)
 轉山-邊境流浪者
 大江健三郎作家自語
 梁羽生散文
 熊召政散文
 肚爛躲公主
 Me世代--年輕人的處境與未來
 環遊狗世界
 法式裸露

商業理財、資訊
 華爾街傳奇
 卡位
 知識創新之泉
 超越基金
 瞄準歐元
 出賣微軟
 外匯入門
 大爆熱門
 品牌大贏家
 電子商人
 四海一傢
 科特勒談行銷
 吉列傳奇
 大創意100
 推動轉型的手
 地獄來的顧客
 日本巨變
 大突破
 圈套.搜密.駭客
 創業投資這一行
 別讓員工瞎忙
 彼得•杜拉克的管理聖經
 在月光咖啡廳談管理
 經濟也瘋狂!
 柔性權力
 我的名字叫Money:全世界最偉大銷售員的成功故事
 葛洛夫給你的一對一指導-如何管理上司、同事還有你自己
 走對下一步:向棋王學策略思考
 影印紙的背面不要用
 怪咖成功法則
 王桂榮回憶錄
 走過東元
 台南幫
 吳尊賢回憶錄
 挑戰不可能
 做餅的人生
 虛擬化身
 美國線上
 亞馬遜
 新企劃人
 顧客
 自修手冊2:品牌
 口碑行銷

自然、科普、社會科學、哲學/思想
 第一個愛滋病毒
 人類大遷徙
 心思大開
 騙子?情人?英雄?-看大腦科學如何揭露:你是怎樣變成這個你
 睡眠的迷人世界
 毒舌頭與夢想家
 銀河系大定位
 宇宙.宇宙
 宇宙的寂寞心靈
 黃金比例
 愛因斯坦的孩子
 科學家死也要做的100件事
 貓為什麼有九條命?-101個古靈精怪的科學問題
 追蹤哥白尼-一部徹底改變歷史但沒人讀過的書
 螞蟻•螞蟻
 仲夏夜探祕

旅遊、時尚
 巴黎
 水都巡遊Venezia
 飛航小常識
 窺看歐洲
 河童旅行素描本
 以巴黎為藉口
 食樂日本
 日本之路
 工作大不同
 辣得好吃!
 門外漢的京都
 妹尾河童之邊走邊啃醃蘿蔔
 非典型見佛記

金庸作品集、推理、金庸漫畫、金庸茶館
 星占金庸
 解構金庸
 燦爛的世紀
 
 堅強淑女偵探社

歷史/地理、台灣
 柏楊曰
 三國周郎赤壁
 25貞觀對
 信長之棺
 情緒管理72
 復活的軍團
 佈局妙招72
 三國亂世經營學
 一年三個皇帝
 數位易經
 日暮東陵
 康熙皇帝一家
 秦氏千年史(上)
 當中國稱霸海上
 一個宦官的傳奇
 尋找北京人
 兵學三國
 曹魏一族
 1421:中國發現世界
 黃金迷城迦太基
 孟憲實講唐史-從玄武門之變到貞觀之治
 蔣經國李登輝
 台灣的主張
 亞洲的智略
 近寫李登輝
 漢光武與陰麗華
 滿江紅
 唐太宗
 蜘蛛人謝安
 李後主(一)
 空城計
 呂不韋春風
 海上第一人:鄭和(上)
 1895,李鴻章
 宋朝第一情婦李師師
 司馬遷
 鐵血宰相:商鞅
 大肚宰相:馮道
 歌女皇后衛子夫
 武則天
 鐵面欽差劉羅鍋
 
 師爺當家: 明清官場幕後傳奇
 SE0031
 飲酒趣典
 浴事全覽
 官場溜滑踢
 到衙門上班去
 東京媽媽町
 飛夢共和國
 從廚房看天下
 台北空中散步

童書、繪本、親子教養、青少年書
 繪本之力

醫療保健、生活風格
 素食的好理由
 戰勝憂鬱症
 喬布拉健康中心
 更年期的調適與照護
 寶貝肌膚百分百

《台灣的主張》


李登輝 著
定價:350元
售價:276元 購買本書


書摘1書摘2書摘3書摘4書摘5


第二章 我的政治哲學

政治家所扮演的角色

  我從一個農經學者,走上從政之路,歷任政務委員、台北市長、台灣省主席、副總統,以至受國民付託,擔任總統,在政府部門服務了很長的時間。倘若我說自己「不是政治家」,一定有許多人會感到驚訝,甚至有人會認為我是在開玩笑。事實上,我之所以這麼說,是有幾個意涵的:

  第一、以中國傳統文化對「政治」的定義,來看我任公職的經驗,絕對稱不上是政治家。就中國傳統文化而言,「政治」之意義無他,乃「管理眾人之事」。換句話說:「如何統治人民」是中國「政治」的目的。而政治家的任務,則是駕馭百姓、管理眾人之事。

  今天,我們雖然還可以將此「政治」之定義,套用於中國大陸,但在台灣,這種政治型態已走入歷史。因此,如果「管理人民」才算是「政治」的話,我根本不是「政治家」。

  第二、在一般人的想法中,政治不免潛藏諸多權力抗衡,交錯著複雜的鬥爭手段。就這一點而言,我也不能算是政治家。

  多年以來,我為台灣發展所做的一切,絕非玩弄政治手段,而是基於身為台灣人的使命感,真正想要為自己的同胞做些什麼。即使到了今天,我仍經常思考,自己能為台灣做些什麼?應該為台灣做些什麼?只要擬定了一個「工作」目標,立即戮力以赴,積極推動體現。

  而今天的台灣,需要的是安定與繁榮。絕不是激烈的鬥爭與傾軋。

  一九八八年,蔣故總統經國先生辭世,我繼任第七任總統時,說過一句話就是「同心同德,團結一致」。以「政治人」的身分而言,我算是一個新人。新人所能說的,就只有:「各位,讓我們一起來打拼吧!」而已。

  在競選第八任總統時,我提出「開創中華民族的新時代」,作為當時選舉的主題。顯而易見的,主軸既不是「台灣」,也不是「人民」,而仍舊是「中華民族」。

  直到一九九六年,競選第九任總統時,我才提出「主權在民」的主張。我在競選活動中強調,要「傾聽人民的聲音,貫徹民主改革,開創主權在民的新時代」,並且進一步主張「經營大台灣,建立新中原」。

  我向選民保證:「民之所欲,長在我心」,對於全國同胞的需求,我有充分的領會,也一定會全力以赴,達成國民的付託。我認為,唯有傾聽民眾心聲、務實力行的人,才是真正的政治家。

兩個國家主義的存在

  一九九五年八月,我接受中國國民黨的提名,決定參加中華民國第九任總統選舉。我在決定參選的聲明中,首度強調「台灣」的意識,認為台灣人民必須真正擁有主權,才能充分發揮自由意志,開創自己的未來。

  我在聲明中提到:

  作為國家的領導者,登輝衷心服膺的是主權在民的思想,這也是總理孫中山先生一生從事國民革命的中心信仰。坦率的說,目前我們社會人人都有強烈的主權在民的想法,都有自己是國家主人的自覺和志氣,但是在生命共同體的體認上顯然還有不足。這主要是我們真正落實民主政治的時間比較短,制度化還沒有來得及趕上民主化的發展。因此,不必諱言,我們社會確實存在著若干認同的問題,影響了生命共同體的凝聚,有待大家進一步相互理解,以智慧、寬容和同胞愛來面對。

  同時,我也特別提到:

  大家都知道,台灣是一個移民社會。除了最早期的原住民同胞,大多是歷代從中國大陸遷移而來。而來台的先後雖然有別,但生於斯,長於斯,這塊土地早已灌溉著幾代人共同的汗水和心血,才有今天的枝繁葉茂,欣欣向榮,熔鑄成血肉相連的生命依存關係。詮釋誰是台灣人,以移民時間來推斷,是沒有意義,也沒有必要。只要認同台灣、疼惜台灣,願為台灣努力奮鬥,就是台灣人。我們應該提倡這種「新台灣人」觀。而懷抱民族情感,崇尚中華文化,不忘記中國統一的理想,就是中國人。

  有位政治學者分析了我的演說之後指出:「台灣存在有兩個國家主義(nationalism)」。一個是以台灣這個區域為基礎的「大台灣」國家主義;一個是以「中國文化」為背景的文化國家主義。

在台灣建立的「新中原」

  然而,對我們而言,最重要的問題,並非爭辯這兩種國家主義孰是正統,而是如何建立強固的「台灣認同(Taiwan Identity)」。

  因此,我在一九九五年特別提出「經營大台灣,建立新中原」的主張:

  在多元文化長期而充分的輻輳整合下,使台灣在整個中國文明的總體發展趨勢中,躍居為最先進的新生力量,成為中國文化的「新中原」。今天,正是我們走出歷史悲情,攜手同心,徹底融合族群,凝聚全民共識,為「經營大台灣,建立新中原」而開啟新機運的空前良機。

  這裡所謂的「新中原」,是指多元文化重新融合,綻放新文明之地。其中,和政治攸關的,應屬民主文化。這是居住在台灣的全體人民,以「我們都是台灣人」的認同為基礎,共同參與、營造出來的成果。

  不可諱言,目前台灣島內存有本省人、外省人與原住民等不同族群,使認同備增困難。但也正因為如此,而使台灣可以融合不同歷史背景的族群文化,形成一個和大陸完全不同的新族群。這才是「大台灣」與「新中原」的意義所在。

  具體而言,此一國家發展藍圖應有幾個方向:

  第一、經營一個民主而有效率的台灣;第二、經營一個產業發達、科技進步的台灣;第三、經營一個有家園生活之樂的台灣。

  換言之,是以政治、經濟和社會建設為主軸,並落實政府改造、司法改革以及教育改革等施政工程,營造國家發展的宏大格局。

作為台灣政治家的條件

  要完成上述種種改革,台灣的政治家究竟應具備何種條件呢?

  關於未來的總統,我曾經提過,必須是一位「愛台灣,肯為台灣犧牲奮鬥的人」。而在邁向「新中原」的長程發展過程中,台灣所需要的,又是什麼樣的政治家呢?

  在這裡,我要以孫中山先生的「天下為公」來作說明。「天下為公」的意義是,政治是眾人之事,不是少數特定人的專利。因此,政治家也不得有私心。

  更進一步來說,所謂的「無私」,就是做任何事情都要能去除私心。也就是說,在作一項決策的時候,必須先摒棄自我,而有「如果是別人,會不會採取更好的方法?結果會如何?」的想法。

  決策時,若能秉持此一態度,一方面會冷靜思考,另一方面也會真正為人民著想,並認真思考個人與社會的關係,作出具有使命感的決定。

  話雖如此,但「知易行難」。在現實的社會中,要真正身體力行,實踐無私理想,著實困難。我們的一切思考活動,一般而言都是以自我為中心。因此,要摒棄自我來作決策,即使是高風亮節的人,恐怕都很難辦到。

  而「視民如親」,也非易事。更何況政治家不僅要將人民視同家人,善加關懷,還必須掌握人民的需要,達成人民的心願。因此更是難上加難。

  「天下為公」,和基督教所強調的「愛」,可以說是相同的理念。站在對方的立場,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並努力去實現對方的願望,唯有如此,方能親近《聖經》中所彰顯的「神愛」。

  身為虔誠的基督徒,我經常會引用《聖經》的訓示。而我最常引用的一節,就是﹤哥林多前書﹥第十三章的「愛」: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唯有「愛」,才能設身處地為人民著想,不求私利地去完成使命。對我而言,這就是「政治」的真諦。

選擇迂迴務實的道路

  在《哥林多前書》中有一句話,愛是「凡事包容,凡事忍耐」。就我個人的親身體會,政治更是需要包容和忍耐的藝術。

  政治家經常會囿於現實的壓力,希望迅速作出決策,達成立即的效果。特別是在民主政治體制之下,民眾往往只問成果,因此政治家希望收到立竿見影成效的作法,也是無可厚非。然而,這樣的決策,卻有將國家導入歧途的危險。

  要作出最週全的決策,政治家在面對問題時,絕不能只作直線的思考。政治問題絕無捷徑。思考問題的解決方法,不能只想找出最迅速便捷的途徑。而必須考量各種因素,作最妥善的處理。因此,通往目的地最佳之途徑,不見得是直線,有時稍作迂迴,反而更容易解決問題。

  迂迴行進,避免直接迎擊,不但是處理政治問題的重要方法,也是思考經濟及社會問題的必要原則。許多時候,直接正面出擊,花的時間反而更長,甚至無法達到目的。

  例如開車出門,選擇道路時,就經常會碰到類此狀況。有人嫌走高速公路要繞遠路,站站收費又很麻煩,所以改走筆直的不收費道路,結果反而陷入車陣當中,動彈不得。而另一方面,高速公路雖然要繞遠路,又得停下繳費,卻可以比不收費道路快好幾倍的時間到達目的地。

  我將之稱為「付費高速道路原理」(turnpike theory)。許多政治行為,也都可以適用此一理論。尤其是,目標愈大,愈需要有迂迴策略。直線作法往往帶來反效果,不可不慎。

  例如,要達成國家經濟發展的目的,最便捷的作法就是引進大量外資和外國企業。但是,如果我們回顧,一九九七年七月以降,泰銖暴跌所衍生的亞洲金融風暴,不難發現,這些國家經濟的崩潰,都是快速引進大量外資,營造經濟高度成長的假象之後,所產生的疲憊蕭條。

  規模越大的問題,就越需要作迂迴考量。目前許多發展中國家都以經濟成長為最重要目標。但經濟成長須循序漸進,厚植根基。倘若只有資金的移動,繁榮難以為繼,何能侈言成長,更無法嘉惠百姓。而有些發展中國家,為了發展工業,荒廢過去賴以生存的農業,也絕無法奠定工業的基礎。

  經濟發展須有宏觀遠大的眼光。首先要從提高農業生產力著手。在此一基礎上循序推動工業化,並爭取先進技術,累積資本,強化金融力量。如此,終必達成真正的發展目標。

政治不能只顧選票

  以台灣的發展經驗來看,農業改革問題堪稱此一「迂迴策略」的最佳事例。當年,台灣面臨提高農業生產力的問題,最便捷的方法,就是將資本直接投入生產力低的農地,即可達成提高生產力的目的。

  於是,當時有許多人極力主張,放寬農地買賣的限制,讓自耕農、非自耕農、甚至企業均可自由買賣農地。企業參與農業發展,從事合理的農業經營,土地的生產力自然可以提高,似乎言之成理。而對農民來說,在從專業化逐漸朝副業化轉型的過程中,若能多賺一些錢,即使拋售農地也無妨。

  但是,如果在沒有任何輔助措施的情況下,任憑農地自由買賣,則農地必將淪為投機(speculation)的對象。如此一來,農地將不再為農業所用,而將變更為生產價值較高的工業用地和住宅用地,導致地價暴漲。農民失去農地的結果,是失業人口的增加與社會問題的惡化。

  因此,輕易將農地買賣自由化,不但無法提高農業生產力,反而降低了台灣的經濟成長力。農地買賣非有限制不可。不過,以農業為中心的社會和產業結構,也不能永遠固守不變。隨著時代的進步,農業人口必然會逐漸減少,事實上也必須如此,台灣才有發展的希望。

  面對農業發展的兩難困局,我在台灣省主席任內,除了規範自由化的發展之外,也積極培育「核心農家」,作為發展高生產力農業的主力軍。當時,我提出「八萬農業大軍」的主張,計畫培養八萬戶的「核心農家」,將其子弟送往農業專科學校,學習最新的農業技術,擘劃台灣未來的農業藍圖。

  今天,這些「核心農家」第二代子弟們都學有專長,對提高農業生產力,有很大的貢獻。在這些農家子弟有能力鞏固農業發展之後,就可以放寬農地使用,讓他們籌組農業公司,以便進行大規模的企業經營。由於此一政策的成功,台灣已經發展為擁有最先進技術的工業國家,農業人口獲得合理精簡,社會也無失業問題的顧慮。

  假若當時未採取此一迂迴路徑,一味開放農地自由買賣,台灣或許未能締造今天的發展成果。未來,無論是在政治方面或經濟方面,都不能忽視此一「付費高速道路原理」的重要性。尤其政治愈是民主化,「迂迴之道」就愈形重要。

  在民主化的國家,政治家所揭櫫的政策,與爭取選票有著密切的關係。然而,就長期來看,有些政策雖然確有其必要,但宣示之後,卻未必能獲得選民的支持。這是民主社會常見的現象。要防範此種情況的發生,政治家們或許有必要加強公共政策的公開討論,藉由媒體,讓民眾了解:「政策雖無立竿見影之效,但盱衡台灣未來,實屬必要」。相信民眾必會權衡利弊得失,不圖近利,共謀長遠發展。

民主政治並非驕縱人民

  我這麼說,一定有人會反駁:「相信民眾的判斷力,將爭議問題交給民眾討論,取得民眾支持,這種想法未免太過天真。民眾早已被民主制度給寵壞了,必定只圖眼前的近利。」

  我承認會有此可能。從歷史的層面觀之,民主政治確實有其負面作用。然而,民眾被民主制度寵壞了的說法,恕我無法完全茍同。

  一個民主制度快速發展的社會,政治必然存在迎合大眾之所好的危險性。但此一問題,我認為只有靠時間才能解決。民主制度本身,就是以上述的「迂迴之道」來運作。這一點,和以直線疾行的方式達成政治目的的獨裁體制有所不同。而「迂迴之道」,亦是使民主制度愈臻圓熟的最大利器。

  法蘭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在《歷史之終結與最後一人》一書中說,自由經濟和民主制度的結合將消弭一切意識型態的衝突與矛盾,使歷史發展步入最後階段。此一看法,我也無法贊同。因為,單靠自由民主制度的施行,並不能達到理想的境界。

  拿美國來說,自建國以來,一直都高倡自由民主主義,成為許多國家發展的標竿。然而,其國內仍有許多問題尚待解決,諸如:貧富差距加大、資本主義過度膨脹、經濟控制政治,以及種族問題遲遲未能解決等等。

  自由民主制度的運作,原本就無法立即解決問題。儘管問題發生時,民眾都會要求立即回應、改善,但為求周延,並顧及整體的利益,也只能走「迂迴之道」,循序漸進。倘若過度勉強,終必產生弊端。

  台灣的自由民主制度才剛起步,更無所謂「歷史終結」的問題。橫亙在我們面前的諸多問題,應該循「迂迴之道」,不疾不徐,逐一徹底解決。

自由民主的「地殼變動」

  對於現今自由民主國家的處境,我們有必要進一步加以探討。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萊斯特.佘羅(Lester C. Thurow)教授所著《資本主義的未來》一書中指出,目前世界正面臨五種「地殼變動」:

  第一、舊蘇聯及東歐共產政權的瓦解,全盤改寫了世界政治板塊,而使資本主義大幅擴展版圖。

  第二、電腦以及通訊技術的發達,使智慧型產業躍居主流,也因而帶動政治及經濟組織型態的變革。

  第三、全球人口暴增,遷移頻繁,而先進國家也快速邁向高齡化。

  第四、經濟急遽全球化,導致市場和國家、經濟和國家的關係愈形複雜和不穩定。

  第五、舊蘇聯瓦解以後,儘管美國被視為世界唯一的超強(super power),然其昔日的絕對優勢力量也正日漸消褪。

  資本主義市場的擴大、資訊化、人口移動、全球化以及美國地位轉變等「地殼變動」,彼此互有關聯,也對所有國家與個人,帶來深遠的影響。

  此一巨大洪流,沛然莫之能禦,凡民主世界的成員,都無法置身其外。龐大資本主義市場的資訊化,將是民主社會發展的關鍵力量;而在急遽全球化的世界裡,因資本和人員的自由移動,不僅對社會保障制度造成衝擊,也使勞力供給呈現不穩定現象。

  面對波濤洶湧的世界潮流,應如何擬定政策?似乎尚無明確的答案。同時,由於變化過度快速,也很難判斷何時是採行某些政策的最好時機。

自由民主所曾遭遇的挑戰

  在經濟上尊重自由市場,在政治上採行民主制度的自由民主主義,並非首度面臨挑戰。發跡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俄國共產主義,即否定自由市場和民主制度,實行計畫經濟和無產階級專政。

  而法西斯主義和納粹則趁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混亂局面,相繼成立,藉由經濟控制和鼓動群眾投票,實施獨裁,與自由民主主義大唱反調。

  共產主義與法西斯主義勢力的消褪,是否解除了自由民主主義所面臨的挑戰?其實不然,只要自由經濟市場潛在的破壞力,以及民主主義政治機能不全的情況存在,這兩種反動思想仍可能死灰復燃,再度威脅自由民主主義。

  然而,共產主義和法西斯主義對自由民主主義的威脅,具體可見,其主張也明瞭易懂。但是,佘羅所謂的「地殼變動」,卻可能給自由民主主義帶來更大的挑戰,而且規模更為宏大,甚至可能造成資本主義與民主主義思想的對立。就此而言,「地殼變動」的影響,或許遠較共產主義或法西斯主義為烈。

  佘羅指出:

  對於權力分配的問題,民主主義和資本主義有著截然不同的理念。民主主義基本上認為「一人一票」,政治權力應完全公平分配;相反的,資本主義則以自由競爭為本,認為適者應該將敗者逐出市場,使其在經濟上完全被消滅。這種「適者生存」和購買力的不平等,才是資本主義市場效率的基礎。

  當然,或許有人認為這只是一種極端的看法,但不容否認的,自由民主社會確實潛藏有佘羅所強調的危險性。

  面對「地殼變動」的挑戰,各國政治家必須衡量本國的環境,勾勒出國家未來的發展。台灣自不例外。

「地殼變動」中的台灣

  一面傾聽人民的聲音,一面營造寬廣的活動空間,讓人民可以充分發揮自由意志,是我們目前的努力方向。而其中的施政重點,則是加強法治。也就是說,儘管以民主主義的自由競爭為基礎,但仍須有遊戲規則可循。倘若放任自由競爭,將有流於失序混亂的危險。

  問題是,美國和日本等先進國家,經過多年實踐所逐漸完備的諸多制度,台灣卻必須在很短的時間內全面推動。台灣在發生「二.二八事件」的第二年,也就是一九四八年五月,開始施行「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宣佈國家進入動員戡亂時期。

  一九四九年更實施「戒嚴法」,一直到一九八七年七月才予以解除。而「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則到一九九一年五月,才予以廢止。至此,台灣才回歸正常憲政發展。

  環顧世界,即便是美國和其他先進國家,都有許多問題亟待解決,而台灣擁有如此特殊的背景因素,問題更是複雜。譬如,台灣的民主政治愈加落實,則社會福利問題也將愈形重要。為了強化對國民的保障,我們在一九九七年,透過法律修訂,實施國民醫療保險制度。目前已有百分之九十六點零八的國民加入此一健保體系。

  過去,由於醫療費用過高,許多家庭無力負擔,即使是老人或小孩生病,也不能送醫診治。但在全民健康保險實施之後,這些問題已獲得改善,大部分的國民都能得到充分的醫療照顧。

  此一制度的完備與落實,曾參考許多先進國家的經驗,也審慎衡酌國家的實際需要。雖然台灣暫時無須引進有如瑞典般高水準的醫療保險制度,但我們仍反覆思索,創造出一種台灣能力足以負擔,而且又可以順應整體社會需要的制度來。

  為了體現社會公義,也有必要採取某些救濟措施。例如,有些原住民失去工作,無力繳交保險費,政府也會代為繳納保險金,絕不會置之不理。

  隨著社會的發展,許多社會保障的問題也會隨之產生。例如,一些經營情況向來良好的企業,突然營運失調,歇業倒閉,員工領不到退職金,生活隨即陷入困境。對於這類情形,政府亦須有一套完善的補救制度。

  孫中山先生在《三民主義》中所講的「民生」,指的就是「人民福祉」。政府一向也都很重視「民生」理念的落實。因此,我向國民保證,政府面對這些問題,必定會作最妥善的處理。我一再強調:「我們現在的重要工作,是充分了解社會的各種問題,因此,有困難的人應該直接來向政府陳情,甚至起來遊行也無妨。」

台北市政的實驗

  一九七八至一九八一年間,擔任台北市長的經驗,給了我很大的啟示。我開始重視市民生活權利的確保,並將市民的意見反映到實際的政策上。當時,我對於如何經營市政,曾經下過一番功夫。岩波書店出版的《都市講座》等書,都逐一詳加研讀,據以對市政進行通盤的檢討。

  所謂市民生活權利,即「市民生活社會化」。我認為,要造就一個現代化的都市,使生活繁榮,民生樂利,最重要的工作不在於提高個人的所得,而在於生活的社會化,使每一個市民都能享受現代化的生活。因此,市政建設除了物質建設之外,更重要的是精神文化的建設。

  當時,我針對都市問題,進行縝密的調查,偕同市議會議員,密集出席各區里的集會,聽取居民的意見。市民所提出的各項問題和陳情事項,我也都帶回市府,和各局、處有關人員研商解決之道。

  我之所以能夠獲得這些議員的協助,是因為我將他們的個人資料一一整理建檔,掌握了他們每一個人的個性和嗜好。後來他們問我:「怎麼可以暗中調查人家的底細?」其實,這些資料的主要內容,只不過是「這個人是否喜歡喝酒,能喝多少酒」罷了。當然,資料中確實也還分析了每一個議員的主要票源、選民服務和其代表性。

  擔任市長職務約三年半的期間,我清楚地掌握了市政的每一個細節。我不但走遍了台北市的大街小巷,還曾鑽到下水道去做實地調查。那一條道路有什麼問題,那一個地方有下水道的問題等等,我都瞭若指掌。

  我認為,現代化市政計劃的推動,應秉持「都市經營」,而非「都市行政」的理念。

  「都市行政」代表著一般舊的觀念,在中央劃一的規定下,依據法令處理事務,即所謂的「公事公辦」。對市民來說,「都市行政」是站在「管理老百姓」的立場,故市民視市政機關為「衙門」。而「都市經營」則係針對每一都市的特性,改革不好的,創造並建立新的、好的事務關係,以解決市政問題,是一種積極的市政觀念。

  同時也站在為民服務的立場,盡力提供人民更好的服務。市政工作的推動,一定要從「都市行政」的觀念過渡到「都市經營」的觀念,才能達到提高效率、增進市民福祉的目的。

  而優秀的「都市經營者」,更應具備「兩種精神」和「三種能力」。所謂「精神」,就是指「都市經營者」做事的理想、態度和方法,一要具有「實務家的作法」,就是有事馬上辦;二要具有「藝術家的作法」,就是樣樣工作必須追求完美的境界,也就是要有遠大的眼光與全盤考慮的周詳計畫。至於三種能力,一是「崇高的理想」,一是「規劃的能力」,一是「管理的能力」。唯有這「兩種精神」與「三種能力」的結合,才能彰顯「都市經營者」的績效。

  因此,我特別著重員工的訓練,並成立了公務人員訓練中心,設計為期一週的課程,加強市府員工的電腦應用知識、工商經營觀念等,以提升服務能力,強化服務意願。同時,也配合組織和人事的調整,使員工工作安定,有合理的升遷機會。此外,我也首開風氣,拔擢女性出任主管,鼓勵優秀的女性投入市政工作。

  在擔任臺北市長任內,我就是秉持著這種「都市經營」的理念,多方面考慮市民的需要,釐定市政建設的優先次序,規劃各種長程、短程目標,奠定市政的長遠發展基礎。

  為了達成此一目標,我特別研擬了一個市政建設目標體系,作為施政計畫的依據。當時,我將臺北市政建設的長程主要目標設定為:維護市民生命財產安全、加強社會福利、以及提高市民生活品質等三大類,其下再細分為二十八項分目標。為了使市政計畫能紮根落實,我要求各單位針對各項目標,釐訂具體的服務指標,再配合此一指標,研擬各種中程計畫、措施、發展原則與策略,作為執行的依據。我認為,市政建設不但要解決市民最切身相關的問題,也要為將來的都市建設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除了推動實質建設之外,也要兼顧生活環境的保護,增進市民福祉,進而追求文化精神生活品質的提高。為了有效達成上述目標,我們採取的主要策略有:加強市政整體規劃、協調與執行,廣籌財源與預算合理有效分配,辦事觀念與方法的革新,擴大市民參與市政等。

  當時,我從市民最切身相關的生命財產安全與社會福利問題著手,積極推動排水防洪工程建設、強化山坡地保育、管理化學物品、規範高樓消防安全、提高醫療水準、加強公害防治、提供社會救助、勞工福利與職業訓練。同時,也致力改善自來水供應、完備交通設施、舉辦教育及文化活動、設立電腦中心、推行工作簡化,讓臺北市民有更好的生活品質。

  除了立即解決市民生活所需之外,我也全盤考慮臺北市的長遠發展,訂定多項長程的施政計畫,例如副都市中心,信義計畫的推動;興建翡翠水庫,擴增自來水供應量;增建市場,改善食品衛生;廣建國宅,訂定容積率,提高居住品質;興建焚化爐,解決垃圾問題;積極加強排水防洪設施;闢建第二期衛生下水道;消除污染,擴建里鄰公園,美化綠化市容;興建地下鐵,發展捷運系統;大量闢建道路停車場;推行都市更新,改善舊市區等。這些長期計畫的施行,在當年雖然引發很多不同意見的討論,但是,今天已經可以看出具體的成果。目前,台北市是全臺灣唯一沒有飲水與垃圾傾倒問題的都市,而交通建設和防洪設施也遠優於其他都市,這可以說都是當年市政計畫所奠定的基礎。

  此外,我也認為,都市計畫的規劃也必須以基礎數據的掌握作基礎。例如:市民的平均所得有多少?生活水平如何?以及居住空間的大小等。若沒有準確掌握這些數據,則公車站牌的設置、瓦斯設備和增設學校等種種問題,便無從計劃。

  事實上,當時我主要參考的是日本的都市計畫。美國則由於環境與台灣的差異過大,能借鏡之處並不多。我援引日本的經驗,依據上述的市政建設目標體系算出「市民生活最低標準指數(civil minimum index)」的指標,向議會說明施政的方針與預算分配的妥當性。

  此一「市民生活最低標準指數」,是一種加權總和指數,以當年(ti)的預算支出及福祉效果,與基準年(to)相比,即可得出當年之福祉指數(Iot)。E0表示預算支出,W表示某一項目對市民生活的重要性,其數值則是由家計生活項目依比例計算而成的加權數。因此,我們就可以依據每一個施政項目所分配到的預算,算出市民的生活比前一年增加多少福祉。簡單地說,就是該年在某項施政目標所分配到的預算,能使市民生活增加多少福祉,都可以一目瞭然。

  當時,議會對於此一「市民生活最低標準指數」也非常感興趣。但因我職務調動的關係,未能再繼續採用此一指數,作為市府與議會討論預算分配及施政檢討的依據。我想,這種方式,不但對議會具有說服力,同時,也有助於市民對市政的了解。

對美國政治理想主義的評估

  面對複雜的國內問題,和劇烈變動的國際環境,台灣在金融和資訊產業上,訂出許多務實政策。而為因應佘羅教授所謂的「地殼變動」,台灣朝野更必須共同研擬對策。具體的對策,留待下一章討論,本節將簡述美國對我的政治哲學的影響。

  毋庸置疑,美國不論在經濟發展、或是政治民主方面,都是目前最值得台灣效法的國家。美國社會是典型的移民社會。對於像我這樣來自國外的人來說,其舒適清爽的居住環境,令人欣喜。而一些默默無聞的年輕人,在美國也有廣闊的空間可以充分發揮能力,甚至成就大事業。這就是吸引全世界人們前往追逐「美國夢」的重要理由之一。

  美國社會的這些特徵,也逐漸在台灣出現。台灣是一個移民社會,融匯不同的族群與文化;同時也能讓一些出身平凡的人,有開創自己事業、締造成功奇蹟的機會。這一點和美國很相似。企業成敗興衰,事屬平常,誰也不會加以指責。不若日本,一旦經營失敗,即頓失社會地位。

  因此,就此方面而言,台灣應該多向美國社會學習,維持自由開放的特性,並保持充沛的活力。

  此外,我們對美國的國內政治也必須有相當的了解,方能掌握國際政治發展的趨勢。季辛吉在《大外交》一書中指出,美國的外交政策經常是在保持權力均衡(balance of power)中作調整。然而,我並不認為如此。美國的外交,經常左右大幅震盪,令人難以捉摸。

  因為美國係採三權分立,行政部門和國會之間相互制衡,即使總統決定了某一政策方針,國會仍有可能提出完全不同的看法,對政策產生很大的影響。

  以目前美國的中國政策來說,行政部門當然是希望能早日有突破性的發展,因此會有一些權宜的策略。然而,國會為了捍衛美國的理想主義,總會以自由、民主和人權的角度,作出不同的主張。

  正因如此,美國的中國政策,經常會在此兩極中搖擺不定,甚至常給人相互矛盾的印象。

  惟美國政治的基礎,乃深植於理想主義。儘管總統有時會為了開創新局,而強力遂行自己的政策,但不需多時,理想主義必會再度興起,藉以牽制政府的現實主義。

  我極讚賞美國的理想主義。因為,在矛盾充斥的移民社會中,理想主義絕對不可或缺。不同的種族與文化,摩擦在所難免,必須要有理想主義,才能迴避衝突,使國家的發展步上平順坦途。就此而言,我認為美國的政治實為台灣政治的最佳藍本。

日本應發揮的政治力量

  日本曾經是台灣的啟蒙著。不僅是前述的都市計畫問題,其他如農業問題以及工業化等等,台灣大多師法日本。

  但是,自一九八五年「G5普拉查高峰會議」以後,日幣快速升值,使日本在許多方面也逐漸迷失方向。特別是有關經濟問題的決策,拙劣的程度,廣受國際批評。我認為之所以如此的最大癥結,在於世襲制度的變本加厲。而這也是日本與美國、台灣的最大差異之所在。

  此一問題,在探討日本社會問題時常被提出討論。而我則認為,是政界世襲所導致的弊害。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看到,今天在日本國會中,大部分的國會議員都是政治世家的第二代或第三代的世襲接班人,沒有家世背景的年輕人想當國會議員,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事實上,在戰後有一段時期,日本社會也曾較為開放,為名不見經傳的人士留有闖蕩政界成功的餘地,為日本社會帶來新的活力。無論是在政治,或是經濟領域,戰後日本的發展,可以說是由這些無名新人所締造出來的成果。

  日本已故知名作家司馬遼太郎曾經指出,假如我們追溯明治時代,當時政治舞台世代交替之大膽及規模之大,簡直會令人誤以為,「明治」是一個新誕生的國家。

  至今,我最常閱讀的,仍是日本出版的圖書。事實上,日本是比美國更有深度的國家,不論是人文或科技,日本均有相當不凡的成就。未來最重要的課題,應該是如何將其深度發揮在政治領域上。

  這個問題留待下面的篇章再討論。



書摘1書摘2書摘3書摘4書摘5
 
書籍封面


李登輝,一九二三年生於台北,三芝台大農業經濟學系學士,美國康乃爾大學農業經濟學博士,曾任教台灣大學、政治大學歷任:行政院政務委員1972-1967)台北市長(1967-1981)台灣省主席(1981-1984)副總統(1981-1988)總統(1988-2000)為中華民國第一位民選總統,二○○○年五月二十日屆滿卸任,現任台灣綜合研究院榮譽董事長,中山鳥嶺雄,一九三六年生於日本長野縣松本市,東京外國語大學中國科畢業,東京大學社會學博士歷任:東京外國語大學教授,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客座教授,一九九五年任東京外國語大學校長至今兼任:「亞洲展望研討會」主辦單位秘書長亞洲太平洋大學交流機構(UMAP)事務總長,著作:《北京烈烈》(筑摩書房出版,榮獲三多利文藝獎)、《中國》、《國際關係論》、《香港回歸》(以上由中公新書出版)及《中國•台灣•香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