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從付出做起 【篇頭語】 之一 精神體操的第一個主題是付出。 付出就是唯識論中所謂的布施。人因為肯付出,才會覺得自己有價值感;願意助人,與人合作,才會結合更大的力量,克服種種災難,避免孤獨和無助。 付出就是奉獻己力,給予別人協助、愛和溫暖。人在關心別人之中,自我價值感越來越豐富。付出能令你跟別人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給你安全感、活力和喜悅,同時也帶來健康。 只有肯付出,會為人著想、肯服務別人的人,才能克服自我中心的心理弱點,才能免除疏離和焦慮的折磨。當你為別人付出時,別人一樣付出給你,這種互助關係,令你覺得彼此密切。在《唯識論》中說: 「施有三種,謂財施、無畏施、法施。」 財施是付出財富;無畏施是付出勇氣、體力和生命;法施是付出智慧、愛和情感。願意投注心力,為公益而努力,為弱勢者輸財解困,為社會付出關心的人,他的自我認同會越來越完整,發展成健康的人格。 越是自私的人,心理越是不安;越肯付出的人,越能伸展自尊。健康的自尊令你發展出如下特質: •良好的自信 •主動學習和成長的動力 •樂觀的生活態度 •積極的思想和熱情 •有良好的人際支持和友誼 •能發展肯定性 •較能維護自己的權益 • 身心比較健康 人與人之間根本上是共命鳥的關係,是生命共同體,是休戚與共的存在。因此,只有發展互助、互愛和互利,才會有和平和安寧,社會才有祥和。人心的不安源於自私,社會的不安來自敵意;想打垮對方的結果,自己也搖搖欲墜。 孩子如果在互助的家庭中長大,他們人際適應較好,有較多生活歷練,信心和心智發展比較成熟。當然,你能付出愛心,帶動家人共同的生活熱情,家庭和幸福感自然產生,家庭中各成員的生活、工作和健康也就有了保證,所以在家庭中學習如何付出,是很重要的課題。 在儒家傳統心學中,不難發現修身和齊家,是未來服務社會的基礎,而修身和齊家卻建立在仁愛的智慧上,也可稱做仁智雙修。在基督教的經典中也會發現,立身處世的重心是在博愛和求知上。佛家的說法也離不開這個課題,所提出來的重點是慈悲和智慧,簡稱為悲智雙運。從不同的聖典中,我們發現付出或給予,不是盲目的付出,而是在給予之中,同時表現了智慧和清醒的覺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