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華倫•巴菲特的加入 巴菲特於事後表示:「我曾和很多人相處過,但沒有一個比科曼•馬可勒更好相處的。他在數字、分析方面的觀念令人佩服。」按照協議的內容,巴菲特被推選為吉列的董事。 庭外和解讓吉列得以擺脫科尼斯坦的糾纏,卻也使得這家公司陷入前所未有的窘境。為了籌措1560萬股的回購資金,吉列只好大量舉債。1988年年末,吉列的股東權益為負8500萬,相較於前年正5億9900萬的股東權益,真可說是天壤之別。簡單的說,吉列高度倚賴財務槓桿的運作,背負著一大筆的債務。科曼•馬可勒向股東保證,吉列可以應付這樣的債務重擔,因為吉列有創造現金的優異能力,還有尚未動用的貸款額度做為支撐。他也提到,穆迪(Moody’s,編注:美國三大統計服務公司之一,發行Moody’sBond Record,將公司債及地方債予以評等,以供投資人參考)和史坦普等金融評鑑機構都沒有改變吉列的投資等級。 再者,即使在露華濃和科尼斯坦強力叩關的動盪不安期間,吉列的業務表現依舊蒸蒸日上,印證了公司向心存懷疑的股東所做的保證,也就是吉列若能以獨立自主公司的身份繼續運作的話,前途將會一片光明。當律師和爭奪代理權的經理人在1988年吸引住眾人目光的同時,吉列的營運主管締造了13%的總銷售獲利,金額高達36億;拜積極成長的海外獲利所賜,公司的營餘大幅成長。 馬可勒向股東報告,優異的成績來自廣泛的地理區域和產品線互相結合的獲利,同時也反映出吉列於1986年到1987年改組促使成本降低所獲致的成果。濕刮鬍系統以外的產品線也都有很好的銷售成績,百靈的乾刮鬍系列產品和小家電在歐洲以外,尤其是日本,締造了可觀的獲利。在海外市場方面,特別是拉丁美洲,都有高利潤的成長。美國市場的「阿特拉溜溜刀」,其海外市場的雙胞胎兄弟「廣角溜溜刀」(Contour Plus),以及其他的溜溜系列刮鬍產品,都交出漂亮的成績單。吉列雙刃刀片的全球銷售量持續緩慢地衰減,但這也算是好消息,因為這是吉列不斷鼓吹雙刃刀片的使用者升級到雙層刮鬍刀的成果。即使銷售量不若以往,吉列在金恩•吉列所發明的雙刃刀片上,還是穩坐全球第一的寶座。 然而,資產負債表顯現的債務沈重狀況卻教人心痛。 吉列有史以來頭一遭得要面對負的股東權益,讓公司在資金的運用和控制上,面臨嚴格的挑戰。 時機非常不恰當,因為吉列必須在1989年春天落實承諾,「在一年內,推出創新的刮鬍產品,其優異性能將大幅提高消費者的滿意程度」。在1988年的年度報告中,這段話說的當然是馬可勒在一年前的致股東書中,語帶保留地提到的革命性新產品,他在信中籲請股東在吉列和科尼斯坦的代理權爭奪戰中支持吉列。吉列所面對的是新產品即將上市的最後緊要關頭,此時公司需要大筆的經費,資金的需求越來越迫切。 「對非常在意負債的我而言,財務調度雖然還算過得去,但心理上的調適可就沒那麼簡單了。」這就是全美最聰明的投資人之一馬可勒,在奧馬哈(Omaha)家中閱讀吉列的年度報告時獲致的感想。 請容我毛遂自薦 對於他在馬可勒和著名的投資人華倫•巴菲特(Warren E. Buffett)之間扮演的仲介者角色,吉列的董事喬瑟夫•西斯科記憶猶新。西斯科是中東和南亞事務的專家,在福特總統(Gerald Ford)任內曾出任國務院的政務助理國務卿,為一名頂尖的職業外交家,1970年時還成功地促成以埃雙方的停火協定。隨後任職於華盛頓特區的美國大學(American University),先後曾擔任校長和董事長的職務。退休後,自己創辦一家管理顧問公司--西斯科公司(Sisco Associates)。由於他從1979年起就擔任吉列的董事,同時也是巴菲特所管理的一家意外險公司蓋可公司(GEICO Corp.)的董事,所以和馬可勒、巴菲特兩人都很熟。 1989年春天的某個晚上,西斯科家中的電話響起,那是巴菲特從奧馬哈打來的。巴菲特坐在他心愛的閱讀椅中,仔細研讀一本本的公司年報,解讀這些財務報表裡所透露出的各家公司營運狀況之各種訊息,那種專注就像有些男人拿著報紙的體育版一頭鑽進棒球比賽的得分和失誤統計表沒有兩樣。吉列1988年的年度報告吸引他的目光。事後巴菲特說明他為何挑上吉列,將它列入他公開上市的控股公司波克夏哈薩威(Berkshire Hathaway Inc.)所投資的績優股當中,他說:「由於他們在回購股票時,已經把所有的資金都用光了,所以我想他們或許會對大筆資金的挹注感到興趣。」 巴菲特說他和吉列的人都不熟,但他馬上想到吉列看似為一家作風保守的公司,經理人應該不太習慣財務狀況如此捉緊吧!接著他看到喬瑟夫•西斯科的名字就在董事的行列中。他記得當時他是這麼想的:「好吧!我就打電話給喬瑟夫,然後就像我的好友凱瑟琳•葛拉漢(Katharine Graham,《華盛頓郵報》Washin-qton Post前總裁)偶爾對賓客說的:『請容我毛遂自薦』。」沒多久他就打電話給西斯科,要他詢問馬可勒的意見,看吉列歡不歡迎他的投資。「我告訴喬瑟夫說,如果他們有興趣,那當然很好。如果他們沒興趣,那也沒關係。」西斯科非常贊同巴菲特的提議,並向他保證馬可勒和他一定可以相處愉快。 西斯科表示:「我立刻和馬可勒聯繫,我可以明顯地感受到他對華倫的提議頗具好感。」他又打電話到奧馬哈,將馬可勒的反應告知巴菲特,並加上「我認為你們兩個應該見見面」。之後,西斯科就功成身退,在一旁靜觀其變。 巴菲特說,第二天他和馬可勒初次聯繫之後,並沒有「好,我們就這麼說定」之類的反應,但他「覺得事情大有可為」。馬可勒將巴菲特有意投資一事告知冉恩、穆勒尼、史凱利和其他幾個人,他們一致同意,若有巴菲特這種友善的投資人注入大筆的資金,對公司將有很大的幫助,唯一的條件是:此舉必須給所有的股東一個公平、合理的交代。他們同意公司不需要白馬騎士交易,因為公司還沒落到需要拯救的地步。馬可勒開始從事這項工作,但一如他的作風,每步都是小心翼翼、步步為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