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文•赫定乘船從葉爾羌河起程後,很快進入塔里木河。此時已是一九○一年九月下旬,雖然秋高氣爽,日光燦爛,一路景色迷人,但由於塔里木盆地正是播種小麥的緊張季節,各地用水增大,幾條注入塔里木河的支流水量都極其有限,再加上地形不熟,航道難測,故斯•赫定停停走走,走走停停,途中一直折騰了三個多月才到達庫爾勒的新湖地區。 第二年春天,斯文•赫定又乘船從塔里木河的支流孔雀河出發,直赴羅布泊地區。到了目的地,此時他才真正搞清楚,這一帶的十幾個湖泊原來都在中國傳說的鹽澤的位置上,而其中最大的一個湖泊叫羅布淖爾,卻是一個鹹水湖。經過仔細勘察,斯文•赫定否定了普爾熱瓦爾斯基的說法,認定羅布淖爾湖才是歷史上真正的羅布泊。他的這一論斷,在二十八年後得到證實。 特別有必要提及的是,斯文•赫定的這次羅布泊之行,對中國的古代文化還有一個很大的貢獻,那就是──在羅布泊西北一帶,他無意中發現了被人類遺忘了千餘年的樓蘭古城遺址。 經過挖掘,斯文•赫定很快找到了一百五十多件寫在紙上和刻在木片上的漢文文書。該文書上清晰地署有漢朝皇帝的年號和歲月,其中很多件還有「樓蘭」的字樣。經過測定,這座歷史上著名的樓蘭古城,僅有十萬平方米左右,但令他大吃一驚的是,在這些出土的文書中,最早用紙寫的幾份文書,時間竟是公元一五○年(東漢桓帝和平元年)左右!而他知道,中國造紙術的發明是在公元一○五年(東漢殤帝元興元年),也就是說,造紙術才剛剛發明了四十五年,漢朝人就將紙張送到了遙遠的樓蘭!這是一個了不起的奇蹟! 一九○二年(光緒二十八年)夏,斯文•赫定從中國攜帶著大量的文物和珍貴資料,回到了瑞典本土。此後,他用了整整三年的時間,終於寫出了一部五卷本的西域考古巨著,這就是用他的老師李希霍芬對古代歐亞交通大幹線命名的《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的問世,轟動了世界,使沉默死寂的樓蘭古城終於重見天日,從而揭開了羅布泊荒漠隱藏了千年的稀世之謎。斯文•赫定的名字頓時傳遍整個西方,他因此而榮獲了瑞典皇家地理學會頒發的維多利亞金質獎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