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大衛對上酷斯拉(之2) 詭異又登對的搭檔 能夠以微軟做為主食,將是一道無比美味。尤其對一個對財富、名聲胃口特大的人而言。李昂西斯就是這種人。 生於布魯克林(Brooklyn)、長於麻州羅威爾市(Lowell)的李昂西斯,出身卑微,來自一個信奉希臘正教的勞工家庭;父親是餐廳侍者,母親擔任秘書。他領獎學金就讀喬治城大學,同時靠著販賣女鞋養活自己。 大學時代,一名家境富裕的同學邀請李昂西斯去他家,那片遼闊的私有土地有個名字:紅門農場(Red Gate Farms),因為入口處色彩鮮麗。李昂西斯回憶當時情景:"(大門)打開的那一剎那,眼前出現一條寬廣的上坡道路,我暗自發誓,有朝一日我要擁有這些,因為這完全就是我所想要的。" 1977年畢業之後,他第一份工作,是在王安電腦(Wang Labo-ratories Inc.)擔任廣告與公關,地點離他家不遠。後來,他接了一份更有趣的企畫案:與一家IBM包商合作,準備推出IBM個人電腦。 李昂西斯馬上知道,個人電腦將創造出新的業種,並衍生各種相關企業。其中最讓他感興趣的,就是軟體公司的合併。他本人不是程式設計師,卻發現一個為人們提供各種個人電腦相關資訊的大好契機。於是,他成立自己的公司:李昂西斯軟體科技指南(Leonsis Index of Software Technology, LIST),以自己為名,列出當時市面上可用的軟體種類。隨即,他把LIST賣給國際湯姆森公司(International Thomson Ltd.),但仍繼續扮演經營者,並針對個人電腦產業發行一系列專屬雜誌。 寫完《藍色魔法》(Blue Magic)──從內部觀點描述IBM個人電腦發展史──李昂西斯從死板的出版業,跳到生機無限的多媒體世界。1986年,他在佛羅里達的維羅灘(Vero Beach)成立紅門傳訊公司(Redgate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這個名字,影射著他的夢想。該企業具有多重目標:小至將資料庫與專屬購物型錄存到光碟片,大到站在顧問角色,建議大公司該如何搭上這波網路潮流,趁勢而為。 "我試著把一個觀念傳遞給所有認識的人:每件事都將發生改變,廣告媒體、交易方式、資訊傳遞等,都將遠不同於以往。大家都必須做好準備。這東西正熱得不得了。"李昂西斯說道。 雖然沒賺到什麼錢,就算從事相關領域的人實在鳳毛麟角,他的成績卻引起廣泛注意。這些留意到他的人當中,有一位名叫丹•凱斯的年輕投資銀行家。1992年,許多大公司有意購買"紅門",他不僅予以李昂西斯許多協助,更討論到上市的可行性。 "但你實在應該先跟我弟弟聊聊的,"丹•凱斯說道:"你們兩個,聽起來簡直一個模子出來的。" 李昂西斯起先的印象是,以他個人對寬頻的判斷,AOL腳步太慢了。他比較感興趣的時機,會是在電腦上的互動產品,能出現電光火石般快速的聲音影像──相當於結合好萊塢與矽谷的嶄新數位通訊模式。 史蒂夫•凱斯打了多次電話來之後,李昂西斯終於答應一起吃個早餐。那是1993年10月,雙方約在波士頓的頂點旅館(Le Meridien)。談話重點是:探討彼此能合作點什麼。但雙方才閒聊沒多久,凱斯提出了建議。 "我想,咱們應該把公司合併。"他說。 在李昂西斯聽來,這簡直荒誕無稽。這個凱斯真有膽量,雖然他的直率有他可愛的地方。李昂西斯反唇相譏:"我們不是應該先接吻嗎?先見過彼此爸媽?先約個會之類的?" 這兩人成為頗為詭異的搭檔;之後,業界為他們取了各種奇奇怪怪的綽號:"The Prep and the Pep"(譯注:一個謹慎小心,一個衝動率性),"僧侶與小丑","Mutt and Jeff"(譯注:四○年代美國著名的漫畫人物,一個一絲不苟,一個隨便)等等。 凱斯知道,他找到一個可以帶領AOL到下個階段的人了。李昂西斯後來也做過麥亞士-布立格人格類型指標測驗,結果顯示他屬於典型外向個性:正是AOL與理智的凱斯在那個緊要關頭迫切需要的。 "當時我們非常需要一項強力號召,內外皆然;因為擔心整個世界將再度改變,所以我們必須加以因應。"凱斯說:"而泰德正是此中翹楚。" 重整AOL的時間再度來臨──藉著微軟形成的威脅做為主要動力。雖然被外界描繪成輸家──就像當年面對"電腦網路服務"與"神童"時一般──AOL將愈挫愈勇,更為茁壯。 凱斯說道:"我們完全不曉得微軟會推出怎樣的產品,所以,我們得根據現有狀況,重新思考,再度創新。過去,我們的焦點多集中在神童與電腦網路服務身上,但跟眼前真正的威脅比較起來,那不過只是過渡性的小戰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