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市場 隔日大早,飛夢星期日市場在同樣的停車場開張。昨晚的「驚魂記」記憶猶新,今朝卻一躍置身歐洲的傳統市集!「嚴格說起來,飛夢星期日市場的源頭還可追溯到中世紀英格蘭,自發於鄰里內部的街道市場。它的角色一方面反映了社區發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交易行為,同時又象徵了人與人之間感情的凝聚。」海鰻先生與布可能小姐始終懷念旅居倫敦時,街道市集與生活路徑密不可分的關係。經營飛夢假日市場正是他們對「適宜行走的城市空間」的呼應。這一改變,三十四街停車場反倒像三十四街街道廣場了,而且讓飛夢一年中有九個月的禮拜天都好玩。 星期日市場結合了農夫市場、跳蚤市場、古董市集、藝術市集的精神,外加一些些飛夢特有的、不可預期的狀況外奇趣。適合閒逛、適合瞎拼、更適合挖寶。從新鮮蔬果、手工西點、到揚琴豎琴、70年代唱片、愛斯基摩獨木舟、大麻草鞋、尼龍襯衫、鑄鐵家具、現製蠟燭、現吹玻璃、銅鏡、枯木、油畫、印地安圖騰柱等,無奇不有。攤商只要在星期天早晨7:00-8:30之間登記,附上15-25美元租金,就可以自由地設攤交易。除了武器與色情雜誌外,什麼都可以買賣,每個月甚至有不同主題的拍賣會,以滿足一些經常開車逛「車庫拍賣」(garage sale)卻找不到好貨的顧客。 飛夢星期日市場的簡短手冊中清楚地表達了它的基本調性:「我們重視普通常識、禮貌敬意和智慧,而非制式的規則及過度的官僚作業。我們盡力協助參與者,並讓所有來此一遊的人感到趣味十足,收穫豐盈。」自由的氣氛讓市場的攤商間發展出一種同伴的情誼,經常像個延伸家庭般彼此分享交流,互換訊息。他們各在家中製作準備,然後在市場中看著自己的貨品或作品直接交易到顧客手中。這個擬公共空間中的市場行為,依靠攤商本身的自律自制,似乎比公部門的干預或連鎖企業的壟斷操控來得活潑而富人性許多。 市場中自然少不了音樂助興,絕大多數是「不插電」的樸素演出,卻因此更像中古世紀的吟遊詩人,自若地在臨時的舞台上抒情言志。偶而台上會出現好發議論的演說,如倫敦海德公園內的肥皂箱言論,但聽眾大都十分民主地尊重每個願意抒發意見的聲音。停車場邊緣,原本放映週末夜戶外電影的白牆擺滿了畫家的作品,形成市場內獨具藝廊效果的「藝術牆」。食物和植物的香味穿梭在這些視覺和聽覺的擾動中,讓遊逛飛夢星期日市場的感官經驗滿足而豐富。 飛夢星期日市場在1990年的9月16日開幕的當天,出現了60個攤商和大約6000名訪客,反應之熱烈遠超出期待。不僅讓各路人馬的生意作得眉開眼笑,付清停車場租金後的攤租盈餘竟然拿來支持戶外電影院的開銷還綽綽有餘。更重要的是,這是一次除了汽車外讓每個人都「賺到了」的實驗性空間利用,無論就實質商業利益、城市生活體驗、或都市文化形塑的角度看來皆然。但真正的贏家恐怕還是飛夢社區本身。 形式上類似波特蘭市的大橋下週六市集,尺度上遠遜於西雅圖市中心的派克街市場,但本質上與社區發展最密不可分的飛夢星期日市場,起源於單一個人的靈感和空間記憶,擬成可執行的企畫後,與私有產權的地主溝通協調,在不損失私人利益的原則下,以饒富趣味、開創性的空間利用為社區爭取最大的公共利益,甚至變成社區經營策略上的盈收。海鰻夫婦不自封為藝術家,但作為飛喜一族的成員,他們展現了不讓飛客一族專美的浪漫行動及社區營造企圖,於是在飛夢版圖的核心,好大一塊死氣沈沈的私人停車場,每到週末就變臉,一方公共性十足的都市社區廣場於焉實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