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爺原是武林高手 和春秋戰國時的門客一樣,清代的師爺也是形形色色,並不像一般所想像的那樣,清一色戴瓜皮帽、架老花鏡、蓄山羊鬍、踱四方步,手持摺扇,搖頭晃腦。即便是讀書人,也有種種來歷。乾隆初年名幕萬楓江在《幕學舉要》中說:「幕中流品最為錯雜。有宦轍覆車,借人酒杯,澆己塊壘;有貴冑飄零,摒擋紈褲,入幕效顰;又有以鐵硯難磨,青氈冷漠,變業謀生;又有胥鈔諳練,借棲一枝,更有學劍不成,鉛刀小試。」有的是下台官員,沒落貴族;也有是舉業不成,功名不就的讀書人;更有的是資深胥吏,「流品錯雜,優劣不一」。 清末四川有個知縣在任上巧取豪奪,弄到不少銀子,任滿後想派人把這筆橫財送回老家去,又怕路上被人搶走。正好這時他的表弟曹某來訪,知縣擺酒接風。曹某在席上自稱「力敵百夫」,並揮舞雙刀,當場表演,果然銀光閃閃、風聲呼呼,知縣看得滿心歡喜,就請他代為護送銀子回鄉。 曹某聞言洋洋得意,保證一路順風,眾幕友也紛紛讚嘆祝賀。這時,唯有幕友中的蔡氏兄弟沉默不語。知縣見狀不悅,便責問蔡氏兄弟為何不表示祝賀。蔡氏兄弟說:「貴表弟武藝保命尚且不行,更何況保住銀子。」曹某大怒,逼蔡氏兄弟上場比武。蔡氏兄弟果然披掛上陣,一個持刀盾,一個持長槍,往來跳躍,輕如飛鳥,刀槍蔽身,不見人影。曹某這才口服心服。 原來蔡氏兄弟本是京師鏢行的保鏢,只因有一次護送三十萬鏢銀經過山東時,遭到夜襲,幸虧綠林豪俠「九郎」出力相助,才得以保全。從此,蔡氏兄弟不敢再做保鏢,情願默默無聞地當個師爺。曹某聽罷目瞪口呆,再也不說大話了。(《十葉野聞•磨盾祕聞》) 清代女師爺傳奇
據清人筆記記載,乾隆年間,直隸就曾有一位巾幗幕友。她是某知府的女兒,自幼隨父赴任,耳濡目染,「自刑名錢穀,及書劄往來、財賦出入」,無不精通。當父親年老多病,精力不濟時,她就代為主持政務,成了一名「女師爺」。 知府去世後,這位巾幗幕友又隨兄赴任,成為哥哥的師爺,「兄倚之如左右手」,一直到三十九歲時才由兄長作媒,嫁給一位新任知縣。結婚後,她囑咐夫君只需管「堂上事」,自己則在內院設「內簽押房」,以四妾承宸謄抄,兩個老婦把門、傳遞公文,「案無留牘,邑無廢事」。丈夫因此政績卓著,被上司提升為直隸州知州。然而,她卻勸告丈夫說:「君之才能只夠治理一個縣,不夠治理一個州,而我要管理家務,也沒有精力來幫助你。我們還是激流勇退,告病歸鄉得好。」說完就取出早已起草好的稟文,請夫君過目簽押,然後夫妻倆回鄉頤養天年。(《清代吏治叢談》卷一) 不惜以辭官相要脅
清末光緒年間,順天府武清縣(今屬天津市)曾有一樁奇案:當地楊村農民楊天寶,為兒子楊紅玉娶得童養媳柳蕙姑,三年後正式完婚。不料圓房之夜,蕙姑突然昏迷,氣息全無。新郎楊紅玉嚇得魂不附體,還以為是自己弄死了蕙姑,慌慌張張逃離家門。第二天早晨,楊天寶見媳婦赤身死在床上,兒子又不知去向,痛哭之餘想到暑熱季節屍體不可久留,當天就草草安葬了蕙姑。 幾天後,蕙姑的父親受人挑唆,到縣衙門喊冤,告楊天寶逼姦兒媳未遂殺人滅口。縣官何知縣下令開棺驗屍,可棺材裡卻躺著一具中年男屍。經查此人乃鄰縣木匠阮阿毛。當下何知縣認定是楊天寶連殺二命,便動用大刑,迫使其認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