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覺的生活絕非改革的戰役
儘管我提出了一些技巧,也還是會有一些人固執於自己的想法,頑強地拒絕轉換到心靈的覺察層次。這些人也許是思想封閉的配偶、觀念老舊的父母,甚或是看什麼都不順眼的子女。無論你想將直覺和心靈覺識帶入家庭裡的動機有多好,仍可能遇到一些固執而抗拒的人。
有個個案名叫波莉(Polly),她是一位按摩治療師,也是兩個青少年的母親,他們分別是十九歲和十七歲。波莉的丈夫是一位律師。透過學習與身體按摩工作,波莉已真正喚醒了自己的直覺,現在正與孩子分享這份覺識,換孩子們接觸自己的直覺了。他們分享著一份偉大的探險,也從中受惠良多。他們也想說服波莉的丈夫,彼得(Peter),但無論多麼努力,彼得卻仍完全將直覺的世界摒除在外,完全拒絕加入,也拒絕轉變家裡對立的情況或換成遊戲的氣氛。他厭惡有關直覺的一切,口口聲聲說不。波莉的丈夫堅信,直覺的世界並不是心靈的世界,也不是有效的世界,這是他從迷信的母親與過度好分析的父親那兒接收到的老舊訊息。在理解到情況恰恰相反之前,他很有可能繼續維持自己懷疑而輕蔑的想法。
我建議波莉,現在是她把自己的位置換成教導彼得的機會了,就像她對孩子們所做的那樣。這麼做最好的方式,是採取中立的態度,別受她自己的負面投射干擾,影響了自己的正面經驗。我建議她以默默接納的態度對待彼得,要她明白彼得也是有直覺知識的,只是他心存畏懼,而他的恐懼不是她該費心解決的問題。我鼓勵她堅持到底,繼續與孩子公開分享她的感覺,自由討論他們三人正體驗到的正面好處,同時有禮貌地忽視丈夫肆意的批評。「他總有一天會懶得再批評,尤其是如果他又沒獲得反應,」我告訴她。
我也給了波莉另一項建議。「試著在你們提到直覺的談話中,用一般人容易接受的語言。也許是妳用的那些字,比如說『心靈』、『直覺』等等,觸動了他一些反應。試著改用比較一般性的用語,例如『我打賭』或『第六感』、『我有預感』或『我覺得好像』,妳也許會得到比較不那麼情緒化的反應。
「最重要的,是要讓他感覺到妳關心他。畢竟,直覺的功能之一,是幫助妳看見事物的真本質,即使他看不到。其實,甚至他也是個靈體,值得他人的愛與接納。別要求他接受他還無法接納的事物,結果讓自己陷入必敗的境地。畢竟,他娶了妳,不是嗎?他是妳有直覺的孩子的父親,他也有一部分的本性是願意成長與瞭解的,否則他就不會和你們三個人在一起了。對他耐心一點就是了。」
在波莉的情況中,這些建議產生了效果。她不再試著說服丈夫敞開心胸,而是轉換用語,同時不理會他無禮的言詞。有一天她打電話給我,說他真的變成熟了,終於沒興趣再說些負面的評論。「彷彿是我們心照不宣地同意彼此容忍。現在,我和孩子們彼此談論到自己的直覺經驗時,他不再像以前那樣轉身就走,反而會拿著報紙假裝在讀,但我們都知道他其實是在聽我們說話,這讓我們露出會心的微笑。」
當你和像彼得一樣執著於自己想法的人在一起時,別試著改變或革新他們的態度,或更糟的是,甚至企圖聯合起來對抗他們。這只會讓他們更拒絕接納,也會讓你看起來有控制欲,你自己也會有這種感覺。直覺的生活絕非改革的戰役。就讓你自己正面、平靜的生活方式,與這種生活當中的同步性及「哈哈大笑」的時刻,以及從宇宙中得來的歡樂禮物,為你發言吧。家庭是非常緊密的單位,即使是思想最狹隘的人,也會注意到這些轉變和改善。只要不否定他們的想法,他們也很有可能接受你的想法。
──(摘自《讓孩子真正聰明》)
最新更新日期:92年08月08日
│看完文章後,你如有任何感想和迴響,請至回聲牆和大家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