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蹟說法──
˙古建築像個老朋友 文/李乾朗 New!
˙繪畫的魔力 文/李乾朗
˙保存文化要趁時機 文/李乾朗
˙競爭與合作的建築 文/李乾朗
˙珍重故事的舞台 文/李乾朗
˙古蹟是稀有生物 文/李乾朗
˙古蹟是時代的面容 文/李乾朗
˙收錄在老房子裡的生活聲息 文/李乾朗
˙古蹟倒了可以再站起來 文/李乾朗
˙細說恩師──席德進的古建築緣 文/李乾朗
───────────────────────
一九七○年代關心台灣古蹟或歷史文化的人很少,卻有一位祖籍四川的畫家很癡狂地關心台灣的古建築,他不但常常走訪鄉下民宅,參加廟會活動,而且蒐集了一屋子的磚瓦舊甕,最後也以古屋為題材作畫,並撰寫文章出書來肯定民間藝術的地位,他就是席德進。
我有數次機緣與席德進一起去探訪古蹟,當時坊間可以購得的參考書很有限,我們主要的線索都是根據古蹟仙林衡道教授的書,按書中所提到的地點,逐一去拜訪。通常都是搭火車,再轉計程車去尋覓,每當一座優雅而寧靜的古宅或古廟出現在我們眼前時,如同夢中的人突然在現實生活裡出現一樣,非常令人驚訝與感嘆,所感驚訝的是社會急度變遷之下,這些老祖宗留下來的古建築居然能夠逃過天災與人為的劫數,還好端端地呈現在我們面前;所感嘆的是我們也預感到台灣的城鄉建設失調,寧靜的鄉居生活將逐漸被塵囂的城市街巷所侵入,這些古建築將被犧牲掉。林衡道教授的名言「看古蹟如看花,慢了看不到」是七○及八○年代台灣的寫照。
席德進以畫家敏銳的觀察力看待台灣古蹟,給予很高評價,他回想起童年在四川的古宅村莊,認為同樣體現著中國古代深厚的文化積累,建築物表現出人倫秩序之美。這如何說呢?我與席德進走進彰化永靖餘三館陳氏古宅,見到庭院中之矮牆與眾多木柱,席德進時而倚靠著柱子、時而手撫矮牆、時而穿梭在內廊之下。他說「古屋真像一位老朋友,你可以拍拍他的肩膀」。將人與建築的關係提升至人與人的關係,這是一個畫家長期觀察古建築所體會出來的心得。
事實上,古建築雖是舊時代的產物,科技日新月異,新的玻璃鋼骨建材取代了過去的木材與磚頭,但是只要人本身沒有改變,人性的空間仍然需要。今天的建築師所遇到的難題是當新的材料出現時,為追求新的造型,人性的精神卻消失了。每當我看到台灣各地出現一些突兀的建築時,席德進「你可以拍拍他的肩膀」這句話便又在我心中低迴。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