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跡點滴】         

珍重故事的舞台  文/李乾朗

  擅長講故事的老師受到學生歡迎,閱歷豐富的人講故事引人入勝。古蹟也會講故事,故事的內容就是一個地方的歷史文化。近年台灣開始注重鄉土歷史,要彌補過去只知有中國大陸而不知有台灣之偏差教育方向。我在多年的田野調查經驗裡,體會到台灣歷史的諸多動人史實,它們都有實際存在的古蹟互相印證,令人記憶深刻,且感受到人與古蹟之間存在著對話,你問它答。我甚至認為,要產生優秀的文學家、小說家、劇作家或任何形式的藝術家,他的童年必先要生活在充滿故事的環境中。

  淡水的紅毛城是一座沒有樑柱的穹窿建築,出自三百多年前荷蘭人所建的古堡。台南的孔廟由鄭成功的參軍陳永華創建,朱牆與古樹輝映,足以令人發思古幽情。板橋林家花園亭台樓閣各異其趣,為清代台灣首富之私家庭園。淡水牛津理學堂為加拿大傳教士馬偕所設的台灣第一座大學,馬偕娶台灣人為妻,死後且葬在淡水。台北的北門為劉銘傳擔任巡撫時所建城池遺物,劉氏是將台灣推向現代化的先驅功臣。高雄的旗後砲台為著名的劉永福黑旗軍駐防地,抗日雖失敗,其事蹟仍然可歌可泣。台中公園內池心亭,為日人將縱貫線南北貫通時通車典禮的紀念亭。每次我到台中火車站,就會想像當年鐵路南北相接的盛況。

  不錯,歷史是需要一些想像力,但如果古蹟實物不存,那麼連想像的空間都沒有了。近五十年來,台灣各大小城市都在進行一場消滅記憶的革命。街道拓寬,古蹟被毀。我們找不到台灣民謠作曲家的故居,找不到文學家或畫家的故居。著名的歷史事件現場從不立碑,到處只見同樣姿態的銅像立在校門口、圓環及公園內。缺乏多樣化的古蹟會使人得到歷史失憶症。古蹟會講故事,同時也是故事的舞台與目擊者,我們的教科書如果不告訴學生,他們站在古蹟面前,當然有如鴨子聽雷,麻木無感覺了。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