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蹟是古時建造的各種建築物,凡是能逃過天災人禍而倖存下來的,才有可能成為古蹟。但是,古蹟的指定卻是主觀的,因時空不同而有所差異。日治時期日本人所指定的台灣古蹟,除了紅毛城、安平古堡以及著名的寺廟如台北龍山寺、北港朝天宮等,他們也指定了一些日本攻佔台灣的相關史蹟,例如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從監寮澳底登陸之處,或日軍與抗日義軍交戰之地,甚至日本神社之類的建築。
近十多年來,台灣開始重視本土文化,古蹟的指定卻常遇到立場或所謂意識形態的問題。例如只站在漢人移民立場,而原住民的建築很難有上榜的機會。對於日治時期的總督府、博物館、火車站、州廳建築等則視如仇敵。桃園有一座全台僅存較完整的神社,戰後改為忠烈祠,供奉革命先烈牌位,但因屬於日式木造建築式樣,究竟可否指定為古蹟,也成為專家學者論戰的焦點。
所幸最後都能保存下來,總督府即今總統府,且被內政部指定為國定古蹟,其他如新竹火車站、台中火車站、台南火車站等也都進入古蹟名單。回顧起來,以平常心看待歷史是很重要的,歷史證物不能被抹滅,而歷史的批評可以是多角度的。古蹟很像稀有生物,如果它的數量急速減少,那麼我們就要拯救保護它。
有人說,不滿百年不算古蹟,如果我們輕率地拆除八十多歲的古廟,那麼它就不可能滿百歲。最近苗栗公館的五穀宮就面臨這種不滿百年的危機,少數地方人士欲拆除它再建水泥新廟,其累積年資將被一筆勾銷。一座新廟的年資是一歲,任何小孩都知道。苗栗還有一些熱愛文化人士正努力地挽救這座象徵客家人開墾歷史的古廟,但命運尚未可卜。
春節將近,我想起一對很通俗的春聯,正好可以來形容古蹟,「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古蹟每年也增一歲,它陪伴你我成長。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