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在清代及日治時期所建造的古老宅第隨著社會急速變遷而凋零瓦解,現在要看到一座完整的多進多護龍的四合院愈來愈不容易。我在1970年代初常與朋友結伴到中南部鄉鎮考察古屋,這些大宅第多是當地富戶在全盛時期所建,格局力求寬大,彫飾無不精美,反映了台灣所繼承的中國傳統文化,也散發著尚未邁入工商社會之前的台灣所擁有的一股寧靜優雅氣息。這股氣息在我走入那些院子的時刻,馬上可以體驗出來。
台北林安泰古宅、彰氏永靖餘三館及霧峰林宅宮保第的中庭都是典型的例子。古蹟是歷史的產物,它能凝固時空,所以這種寧靜安祥的院子顯然屬於百年前的氣氛,以台灣今天的忙祿生活步調來看,幾乎是太奢侈的空間了。
因地狹人稠,我們不可能再建造許多四合院住宅,但是如果合理的使用土地,合用一個中庭,一樣可以捕捉住古代宅第中寧靜致遠的氣息。在多年考察研究台灣古建築經驗裡,我發現我們盲目地丟棄許多可以豐富精神生活的建築設計手法,例如看不到雨水從瓦簷滴下來,也看不到白牆上婆娑樹影。
永靖陳氏古宅餘三館的院子中央有一座軒亭,它具有擋陽遮雨功能,頗適合台灣的氣候。我記得畫家席德進最喜歡畫這棟古宅第,黑瓦、白牆與紅磚地板相互輝映,色彩古雅,使人倍覺溫暖而寧靜,相信這是陶冶一個人性情的建築空間。毀於九二一地震的霧峰林家宮保第,它的院子四周圍繞著長廊,廊前屋簷飛揚起翹,十足地台灣清代官家宅邸氣勢,最美的則是長廊內的的支摘式花格子扇,圖案優美,將陽光分解成繽紛小塊,得歸功於各種萬字紋或冰裂紋的窗欞,這是現代鐵窗比不上的,很可惜這些令人留連忘返的花窗全部毀於大地震。
古蹟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錄音帶,它能還原古時某個階段人們的思考方式或審美觀點。台灣的歷史也許缺乏豐富文獻的記載,但是透過古蹟,可以播放出過去忠實的歷史信息,我常常收聽這種歷史文化的聲音,且自得其樂。事實上,近年日本研究古建築物的人稱路邊的建築為「馬路博物館」,古蹟是一種沒有邊界的博物館,它提供了許多知識,豐富了我們的生活。(本文與中國時報浮世繪每週五同步刊登)
[上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