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跡點滴】

古蹟倒了可以再站起來  文/李乾朗

  自古以來,地震與台灣長相左右,似乎是永久存在的訪客。每隔一段日子,不速之客總是悄悄來訪,造成災害。九二一大地震為百年來最強的一次,生命財產損失慘重。同時,台灣中部的古蹟與歷史建築也難逃浩劫,古蹟都是上年紀的古建築,它的樑柱牆壁比鋼筋水泥的建築更脆弱,自然敵不過天搖地動的破壞。

  此次中部的古蹟受創最嚴重。被列為全台規模最宏偉的清代官宅霧峰林氏宅邸,幾乎全毀,主要堂屋被夷為平地,壯麗的景熏樓閣亦倒塌,而且今年才復建落成的大花廟與戲台也跨了下來,精緻的彫樑畫棟四分五裂,到過現場看過災情的人,見到滿目瘡痍,莫不感到痛心。霧峰林家在清代台灣歷史上可謂舉足輕重的一個家族,其族人林文察參加圍剿太平天國事件之餘黨,林朝棟官拜陸路提督,為劉銘傳治台時期之得力助手,抵禦法軍入侵。林獻堂在日治時期領導台灣民族運動,倡組文化協會,為台灣人爭取權益,皆為功不可沒的先賢。如今,其故居全毀,的確是台灣歷史與古蹟文化資產之損失。

  幾百年來,大地震曾經摧毀不少古蹟,我們今天所見到的,不過是浩劫餘生的活口而已。清代的方志文獻裡記載多次大地震與颱風,摧毀民屋及寺廟城牆無數。歷史康熙59年、乾隆39年、嘉慶15年都發生大地震,台北艋舺龍山寺因倒塌而重建;咸豐10年新竹大地震,城隍廟再重修;日治初年大地震,北港朝天宮媽祖廟重建。這些例子都說明了台灣的古蹟要百分之百保存初創時原形原貌似乎不太可能。

  所以,有人說古蹟也會成長,隨著歲月推移,長高或長胖,古蹟只有一部分保持原始狀態,其餘部分依時代功能將有所增減。台灣的古蹟也都是逃過天災人禍的倖存者,它能保存下來供我們參觀欣賞,是我們的福氣。

  台灣的原住民古蹟屬於南島語系的文化遺蹟,淡水紅毛城與台南赤崁樓則為西洋建築。至於漢人移民來台所建者為中國式建築。大陸閩、粵一帶也有地震,為何仍可見宋朝的古塔及明朝的開元寺?閩、粵並非斷層帶通過之處,它的地震破壞力較小。據文獻記載,清代台南孔廟附近有一座寶塔,後毀於地震,不再重建。因此,台灣古蹟的建築材料與結構顯然應與大陸有所不同。但偏偏早期移民帶來了相同的建築,不但採用福州杉與泉州石,外觀造型也很像,特別是從大陸聘來唐山師父,這裡產生地理與文化的矛盾,也是台灣的建築在近代逐漸變化的原因,它一定要調適本土的地理條件,才能繼續生存。最近十多年來,台灣的古蹟修護工程基本上係依照「文化資產保存法」之規定,整修時「應保存原有形貌,不得變更」。因此,如有腐朽嚴重情形,仍以木易木,以石易石,以磚易磚。儘量保持古蹟的體質。事實上,我們以今天的杉木來取代古代的杉木,仍然有異。只能說採用相近的材料而已。

  為了保存原有形貌,古蹟的樑柱或牆壁內幾乎不加固,例如植入鋼板以增加構造強度,或在瓦片內部增加防水膠布,以有效防水。整修古蹟的目的是為了使古蹟延年益壽,使後代子孫能欣賞它們,毫無疑問,古蹟是歷史的見證!日本也屬地震帶,日本的古蹟整修即常增加鋼柱或鐵片強化,使古蹟面臨大地震時屹立不倒!

  經過九二一大地震,我們也獲得了教訓,在地震斷層附近的建築物應提高安全係數,增加鋼筋與水泥數量。尤其是學校建築,事關學童安全,更是不容忽視。就古蹟而言,斷層附近的古蹟也應將防震設計列入考慮。

  當然,一座倒塌全毀的古蹟是否可能重建?也是嚴肅的問題。希臘雅典的衛城巴特農神殿在十七世紀毀於火藥爆炸,如今只剩幾排石柱林立。羅馬古代的鬥獸場亦只剩下斷垣殘壁,它們並未被復原重建。古蹟只剩局部殘蹟供人憑弔,頗易使人發思古之幽情。因此有人認為這次地震被毀的古蹟可任其成為廢墟。其實並不妥,因為西洋的石造古建築如埃及金字塔或希臘神殿,長期日晒雨淋,外表看似乎無礙,實際上仍然逐漸風化,更何況以木材磚瓦為主的中國式建築呢?

  古蹟的存在,不但成為歷史見證,增加我們的精神生活內容。它也可活化,配合現代人的居住、休憩、展演及社區活動,提供極優良的空間。我們曾經見到民間戲曲在鹿港龍山寺、台南孔廟、台北孔廟及板橋林家花園演出,不論音響及氣氛皆令人十分滿意。

  九二一大地震帶來極大的災害,也帶來了極深的警惕,令人省思。古蹟能保存下去,都歷經多次考驗,但古蹟如同老年人一樣,它也有體力上的限度。台灣的古蹟數量本來就不多,為了尊重我們的歷史,感念先民開拓斯土之苦心,我們仍應盡全力保存與修復古蹟。整修時應多留用舊的門窗木彫與牆樑石彫,舊物所佔百分比儘量提高,才能保存歷史之真。專家學者在鑑定如何修復時,一定要兼顧藝術、歷史,與安全三方面的平衡。我們熱切盼望,兩三年後,台灣中部的古蹟再度站立起來。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