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親有白內障,但是就像所有老人家一樣,他猶疑著要不要開刀,每次我們遊說他時,他就以中國傳統的「一動不如一靜」來抵擋,直到有一天我母親打電話來,語氣非常憂慮,因為父親看到幻影了,尤其是晚上睡覺的時候,他看到天花板上、牆上有許多奇怪的東西,甚至看到有人在走動,令我母親驚嚇不已。我一聽就曉得是父親的大腦在作祟,因為白內障阻擋了訊息的輸入,而我們的大腦是無時無刻不在解釋外界情況的,當訊息不夠時,大腦就從過去儲存的經驗中去找出最能解釋目前訊息的理由來替代,我們的視覺系統會自動把中間缺的空白填滿,因此,父親就看到了許多不存在的東西了。果然,父親的幻覺在動完手術後,便消失了。
從這次經驗我感覺到台灣這方面的訊息還不夠,大腦科學是進步最快的科學,但是坊間這方面正確的知識還是非常的少。我們常說「知識是力量」,但是很少人了解「知識是力量」的意義在哪裡。當一個人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這樣時,他心中充滿了恐懼,他會懷疑自己是不是心智失常,為什麼他看到的都跟別人的不一樣,他在各方面測試自己的心智能力,每天惴惴不安,擔心自己的心智是否比昨天更退化了。但是一旦知道這是大腦在作用後,所有的疑慮一掃而空,那種如釋重負才是真正「知識是力量」的表現。只有知道原因才能真正免除恐懼擔心。
慣用左手或右手是有大腦的原因在裡面,一昧的改正是沒有道理的,等於強迫孩子去用他不是最強的腦去處理事情,實在是非常的不智,我們當然應該讓孩子用他最擅長的腦去學習,怎麼會因為文化因素而使孩子痛苦不堪呢?很不可思議的是,我最近去演講還聽到有教授告訴他的學生說,一定要把慣用左手的孩子改過來,因為「跟別人不一樣」。我不知道他有沒有聽過「生物多樣性」(biodiversity)這句話,多樣性增加生存機率,更何況教育部不是大力在提倡多元智慧嗎?如果每一個人都一模一樣,就不必多元智慧了。
另一個台灣也有很大迷思的是男女性別差異。男女天生就有差異,這個差異來自荷爾蒙對大腦功能的設定,使得男女各有所長,所以,追求男女平等不是要女生去做男生的事,而是確保平等受教權與工作權,讓女生在她最擅長的項目上去發揮,並享有同等的升遷機會。在能力上並沒有哪一個性別比較優越之事,只有做哪一種事比較擅長,因為男女的認知方式不同。這裡特別要強調的是,所謂男生的空間能力比較好,並不是說所有的男生空間能力都比較好,而是說如果你是男生,你空間能力比較好的機率會增加。我常覺我們的統計課程沒有教好,常使一般人誤解機率的意思。
過動兒和注意力缺失目前已確知是大腦的關係,並不是父母管教不當、放縱驕寵或孩子沒有禮貌的關係。知道這一點可以使很多夫妻停止吵架、責怪對方,而集中心力來補救生物機制上的缺陷。
另外一點很重要的就是情緒發展的時間窗口很短,錯過了這個時期,情緒發展會不正常,密西根兒童醫院的柴加尼(Harry
Chagani)醫生是我非常尊敬的學者,他對情緒發展的看法深獲我心。對台灣目前二十四小時托嬰、菲傭保姆等現象很讓我憂心,天下沒有什麼使孩子睡覺醒來母親就在身邊更讓他覺得有安全感的了,一個有安全感的孩子才敢去探索外面的世界,才有勇氣去征服不可能。如果父母肯聆聽孩子的心聲,他會發現,孩子要的不是山珍海味,而是爸爸回家吃晚飯。心情的空虛是許多財富填不滿的,相反的,心情的滿足也是財富換不來的。
這本書是講大腦如何工作、如何影響我們的行為,但它何嘗不是一本講哲學的書?看到腦中風或病變會產生這麼多奇奇怪怪的行為(如他人的手、佛利戈利症候群、凱卜葛拉斯症候群、偏盲、面孔失辨認症等等),會讓我們珍惜現在所有的。我們的傳統教育太過注重目的,忽略了過程。人生固然要有目的(不然會失了方向),但是到達目的地的過程一樣的重要,因為生命是一天一天過程的累積,不應該為了天邊的彩霞而忽略了腳邊的玫瑰,如何平衡兩者是需要智慧的,而智慧的來源就是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