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禮仙編著一覽】【守禮仙學事編略
 
 
【1909--1945】蒐羅編纂閩南語文獻
>>>back
西 元
年 齡
事 略
備註
1909年
1
三月十七日出生於臺灣臺南市東區高砂町金葫蘆街。時為台灣日本統治時代(明治42年)。  
1916年
8
四月,入臺南市第一公學校(日文學校)就讀。課餘例假日到私塾習漢文。  
1918年
10
生母逝世。二姊出嫁。  
1919年
11
一月,暫住於台中,轉學入臺中公學校三年級第三個學期。課餘到親戚家習英文字。
遷居至員林郡坡心左舊館,轉學於舊館公學校四年。庭訓點讀《唐詩三百首》、《尺牘如面談》、《文學初階》。
 
1922年
14
三月,畢業於舊館公學校。作畢業感想一文懸掛於母校教室。
四月,入學於台中州立第一中學校。作《晨霧》一文刊於校友會雜誌。
 
1926年
18
參加畢業旅行至中國華南沿岸、廈門、汕頭、香港。  
1927年
19
三月,畢業於台中州立第一中學校。
四月,入學於台北高等學校高等科文科乙類。
 
1928年
20
嫡母歿,制中完婚。  
1930年
22
三月,畢業於台北高等學校。
四月,升學入台北帝國大學文政學部文學科東洋文學專攻(即「中國文學系」)。
 
1932年
24
編《詩經一字索引》,卡片四萬張,起稿畢業論文。此年在故鄉發篋得《通鑑綱目》《唐詩選》《海音詩》《文徵明書畫冊》等書多種。  
1933年
25
畢業於臺北帝國大學,獲文學士學位。畢業論文為《詩經之文法的研究--關於「其」字》。
四月,任台北帝國大學文政部副手。是後,專侍台北帝國大學神田喜一郎教授講筵。
 
1935年
27
撰《從宜誃日記》《林本源庭園沿革案內》等。獲中等學校、高等學校教員資格證書。  
1936年
28
撰《從宜綴學》札記十六則,刊於台灣新生報。  
1937年
29
撰《陳恭甫先生父子年譜附著述考略》,在台北帝大東洋文學會主講《王靜安先生之學術與其影響》等。  
1938年
30
撰《清代樸學家著述考》《清代詩經著述考》《清代樸學家著述年表》《曲目索引》《台大久保文庫戲曲類記略》。
九月,蒙神田喜一郎之薦,東渡日本,供職於京都東方文化研究所。
 
1939年
31
嘗試中文日譯。  
1940年
32
譯《閩粵民間故事「董仙賣雷」》(林蘭原著)為日文,名為《雷賣𡸽昘董仙人》。  
1942年
34
譯《相思樹》(林蘭原著)為日文,名為《芯昘赤椶人參》。  
1943年
35
四月,冒戰火之險離日返臺。五月,起稿《福建地方志考》。六月,供職於臺北帝國大學南方人文研究所,負責調查華南地方志。研讀《洛陽伽蘭記》,擬作註而未果。撰《中國語言學論著年表》,含中文、日文、歐文,做為自備工具書。  
1945年
37
完成《華南地方志目錄(福建、廣東)》,因終戰情勢混亂,遺失而未刊。五月,因美軍空襲,由台北景美疏散到員林舊館。
八月,完成《福建語研究導論──語言與民族》一書。
八月十五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終戰,臺灣歸中國統治。九月,返回台北。十月十五日任台北帝大講師,旋升任東洋文學講座助教授。參加中日台灣接收工作,為義務職。
十二月一日供職於臺灣大學(由臺北帝國大學改名)文學院,為中文系副教授、先修班教授。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