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潘筱瑜 八十年代,中國經濟上的改革開放造就了思想上的解放,中國先鋒派在文壇上掀起一陣風起雲湧的文學變革,馬原、洪峰、孫甘露、殘雪、格非、蘇童、莫言、北村、葉兆言等人,吸收了西方的文學敘事及哲學思維對傳統敘事進行反叛。他們共同的特徵是故事情節趨於淡化及荒謬性、「反小說」架構及敘事先行、注重語言的修辭策略、遠離現實的寫作、富現代性寓言等。 「 1987年,有一位古怪而殘酷的青年小說家以他的幾部血腥的作品,震動了文壇。一時間,大部分評論家的目光,都集中在他的身上。」莫言幾句素樸的描繪,鮮活的帶出同為先鋒派陣營健將之一的余華。 開端 那年,25歲的余華寫出短篇小說《十八歲出門遠行》,從這裡,余華開始出發,一步步走進評論家所說的──怪誕、罪孽、陰謀、死亡、刑罰、暴力、冷酷、看不出明確時間、地點,分不出現實與虛幻的世界。他讓人感到震驚,也一舉奠定了他在文壇的基石。 余華在1983、1984年開始寫小說,在這之前,他是浙江一個小縣城的牙醫。但他並不是很滿意當時的生活狀態。他戲稱,看了一萬張嘴巴,都是一樣的,他想看看不一樣的東西。於是他每天迷惘的看著窗外,終於讓他瞧出一個不一樣的世界。他看見一群人在街上走來走去,他問道:「你們不上班嗎?」這些文化館的人回答說:「這就是上班。」「文化館的人,到處都可以上班。」於是他決定開始寫小說,過這樣的生活。第一篇小說寫了一萬多字,錯別字問題特別嚴重。當時很狂妄,從最大的雜誌社開始投稿,然後一路排下來。有一天,一通來自北京的電話,一家北京的雜誌社來電話,說很喜歡他投稿的三篇稿子,但要他上北京改稿。還是雜誌社出路費加上微薄的津貼,他才有錢買往北京的車票。回縣城之後,他成了該縣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來第一位上北京改稿的人,他風光的調到文化館工作,開始了他的文學道路。 這樣的開始,說得輕輕巧巧,像極了他小說裡的接近白描的「零度敘述」。沒有過多的道德及藝術加工,然而在細節的描述中,看的人有了「非零度」的感受與想像。在露出的冰山下,有更多實質與心理上的累積。 而另一種開始是這樣的。他在文革時期完成小學與中學,幾乎是無書可看。因此他戲稱,充滿謾罵、人身攻擊、色情、挖祖墳的大字報是他初識文學趣味的源頭。18、19歲,當詩人艾略特已是讀完了幾千部古典及現代名著的年紀,他才要開始「讀」而已。他又看到傑克.倫敦寫著:你寧可去讀拜倫的一行詩,也不要讀現在百多種的文學雜誌。因而他開始大量閱讀十九、二十世紀已被譽為經典的文學作品。23歲開始學寫小說,崇拜川端康成,於是他四處搜羅所有川端康成譯成中文的作品及評論家對他的評述。他為了得到一本被搶先買走的《卡夫卡小說選》,買了一套《戰爭與和平》四卷來交換。爾後,福克納、海明威、格來葉、杜也斯妥夫斯基、魯迅、波赫士等,都在他寫作的路上解放了他,讓他知道小說也可以這樣寫,而他也知道要適時的拋棄他們。他認為,作為一位作家他是否優秀,取決於他是否是一位優秀的讀者,一位寫作者,閱讀量絕對要比寫作量多出很多很多。 余華寫作很慢、很苦。他剛出道時,常常是苦苦咬著牙,寫了一個小時,才發現有一句自己滿意的話。此時才會感受到寫文章的樂趣,剛開始一天只能寫一千多字。 最初 沒有人可以否認,余華創造了一種奇異的感覺世界。《十八歲出門遠行》,描寫一位少年初次離家遠行,一連串莫名的錯位,將旅途推向夢魘般的驚異與恐懼。《一九八六》裡,他讓一個正常人變成殘忍的瘋子,來展現他對文革那個顛瘋時代的思考。《現實的一種》裡,他讓一對兄弟、嫂嫂、弟媳因一場意外而互相殘殺,通篇以輕鬆甚至冷笑的筆觸及鮮艷麗的色調展現暴力的過程,他凌遲著讀者,眼睜睜看著人類一步步走向悲劇,不寒而慄但無能為力。到了《世事如煙》,所有的人物都簡化成符號,多組人物與故事來回穿插成一個複雜的敘事網絡,無名的人物毫無準備且麻木地走向死亡。 余華筆下的人物,經常是被抽離了思想,價值,甚至智力,只剩下赤裸裸的人性/獸性和極端的感覺世界。如同暴露在外的牙齒神經般令人觸目驚心,穿梭在現實與虛幻的臨界。評論提到,卡夫卡對現實生活的扭曲變形;法國新小說派的現實和虛幻之間的交錯、波赫士的語言迷宮及魯迅的冷峻,皆是形塑他的敘事風格的精神導師。 莫名形容余華是「殘酷的天才」,他具有很強的理性思維能力,清晰的思想脈絡借助著有條不紊的邏輯轉換詞,曲折但是並不隱晦地表達出來。同時像一位冷酷的牙醫,如拔牙一般把客觀事物中包涵的確定性意義全部拔除了,只剩下血肉模糊的牙床。 【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