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流出版公司
遠流博識網
Best100
遠流俱樂部
智慧藏
華山文創
台灣雲端書庫
關於博識網 /
登入 /
加入會員 /
會員專區 /
購物車
熱門新書
讀享生活文摘
暢銷排行
得獎推薦
優質套書
套書大賣場
非常作家
讀書社群
超值集購
我要找
的書
會員享遠流全書系單書79折,VIP會員更優惠
YLib書香存摺,紅利折抵書價
7-11取貨付款
如是我聞:金剛經筆記
、
第二堂人生國文課
、
貓小鈴的奇妙日常
、
波西傑克森7
、
職場Z世代使用說明書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2002
2001
2000
1999
1998
1997
1996
1995
1994
1993
1992
1991
1990
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
至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2002
2001
2000
1999
1998
1997
1996
1995
1994
1993
1992
1991
1990
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
我和我最後的人生:35歲癌末教授的抗癌故事與生命體悟
活出真我的中年人生課:心理腫瘤科名醫超越失落與無常的生命洞察
金庸作品
金庸作品集
金庸漫畫
金庸茶館
文學‧小說
文學
小說
推理
企管‧資訊
商業理財
資訊
人文‧科普
自然
科普
歷史/地理
台灣
社會科學
哲學/思想
生活‧藝術
旅遊
時尚
生活風格
電影
藝術/設計
漫畫
文創好設計
心理‧健康
心靈
勵志
心理
醫療保健
親子‧童書
童書
繪本
親子教養
青少年書
教育‧學術
教育
學術
學習‧辭書
傳播
辭書
語言
有聲書
考試/學習
書目下載
心靈、勵志
心理、教育
文學、小說
企管、資訊
自然、科普
旅遊、時尚
金庸、推理
歷史、台灣
童書、繪本
健康、生活
電影、藝術
學術、傳播
辭書、語言
漫畫、有聲書
CD-ROM
首頁
>
讀享生活文摘
> 職場求生
重要的不是運氣,而是運氣報酬率
作者:詹姆.柯林斯(Jim Collins);莫頓.韓森(Morten T. Hansen)
比爾.蓋茲為何能成為十倍勝領導人,在個人電腦革命的浪潮中,成功建立起一家卓越的軟體公司?
你或許覺得蓋茲原本就特別幸運。他恰好誕生在富裕的美國中產階級家庭中,爸媽有能力送他去念私立學校。家人幫他在西雅圖的湖濱小學註冊,學校買了一部可以與電腦連結的電傳打字機,於是蓋茲用它來學習撰寫程式,對於一九六○年代末期和一九七○年代初期的學校來說,這是非常罕見的情況。他生逢其時,當時正好微電子技術快速發展,帶動個人電腦革命。假如晚生十年或五年,他就錯過了這個大好時機。而且蓋茲的好友艾倫恰好讀到《大眾電子》雜誌(Popular Electronics)一九七五年一月的封面專題〈全世界第一套足以與商用電腦匹敵的微電腦套件〉,談的是由阿布奎克市一家小公司設計的 Altair 電腦。蓋茲和艾倫想要把培基程式設計語言(BASIC)變成可以用在 Altair 上的軟體,這樣一來,他們將是世界上最早開始銷售這類個人電腦產品的先驅者。蓋茲後來進入哈佛大學就讀,而哈佛恰好有一部 PDP-10 電腦,他可以用來開發軟體,測試構想。哇,蓋茲還真是特別幸運,不是嗎?
沒錯,蓋茲很幸運,但幸運不是蓋茲之所以成為十倍勝領導人的原因。
不妨思考一下接下來幾個問題:
出生於美國富裕家庭的孩子,是不是只有蓋茲一個?
是不是唯有蓋茲誕生於一九五○年代中期,讀私立中學,而且學校還有電腦可用?
一九七○年代中期,是不是只有蓋茲就讀的大學擁有電腦資源?
是不是只有蓋茲的好朋友讀到《大眾電子》雜誌那篇文章?
是不是只有蓋茲懂得用培基語言撰寫程式?
不是,不是,不是,不是,不是。
在那個年代,湖濱小學或許是最早讓學生使用電腦的學校之一,但卻不是唯一這樣做的學校。一九七五年,蓋茲在擁有電腦的名校中或許是數學和電腦科目的資優生,但是當年在哈佛大學、史丹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耶魯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加州理工學院、卡內基美侖大學、柏克萊加大、UCLA、芝加哥大學、喬治亞理工學院、康乃爾大學、達特茅斯大學、南加大、哥倫比亞大學、西北大學、賓州大學、密西根大學、或其他同樣擁有電腦資源或甚至電腦資源更豐富的名校中,蓋茲不是唯一的數學及電腦神童。蓋茲也不是唯一懂得用培基語言撰寫程式的人,培基語言早在十年前已由達特茅斯大學的教授開發出來,到了一九七五年,已是十分有名的程式語言,被廣泛應用於學術界和產業界。更遑論在《大眾電子》雜誌的文章面世那天,其他許許多多主修電機工程和電腦科學的碩士生和博士生了,他們都比蓋茲更懂電腦,其中任何一個人都有可能痛下決心放棄學業,創立一家個人電腦軟體公司,當時已任職於電腦業或學術界的許多電腦專家又何嘗不是呢!
但是他們之中,有多少人會推翻自己原本的生涯規畫,(幾乎不眠不休、廢寢忘食地)為 Altair 電腦埋首撰寫程式呢?有多少人會不惜違背父母期望,中輟大學學業,搬到阿布奎克市創業——新墨西哥州的阿布奎克耶?有多少人會為 Altair 電腦寫好程式,完成偵錯,比其他人都搶先一步做好出貨的準備?
幾千人都有可能在相同的時間,和蓋茲做同樣的事,然而他們都沒有這樣做。
蓋茲之所以有別於其他條件同樣優異的人,不是因為運氣特別好。沒錯,蓋茲很幸運能在對的時候出生,但是其他還有許多人和他同樣幸運。沒錯,蓋茲很幸運,早在一九七五年就有機會學習程式設計,但是其他還有許多人和他同樣幸運。蓋茲比其他人更善用他的好運氣,結合所有的幸運,創造出極高的運氣報酬率。這是蓋茲和其他人的重要差別。
運氣與運氣報酬率
我們剛開始分析運氣時,有幾位同事表示:「如果你無法製造運氣,如果依照定義,運氣原本就不是我們能控制的,那麼何必還要花時間思考運氣,研究運氣呢?」沒錯,無論我們喜不喜歡,好運或壞運都會降臨到我們頭上。但是當我們檢視十倍勝公司時,我們看到像蓋茲這樣的領導人能夠察覺運氣,並掌握運氣,他們比其他人更懂得利用幸運事件。十倍勝領導人有能力在重要時刻從幸運中獲得高報酬,這正是他們能脫穎而出的關鍵,而這種能力會創造加乘效果。他們先把鏡頭拉遠,認清什麼時候好運降臨,並思考是否應該為此推翻原本的計畫。想想看,假如蓋茲讀完《大眾電子》雜誌的文章後,對艾倫說:「我目前只想專心投入哈佛的學業,也許我們再等幾年吧,到時候我就準備好了。」
接下來,我們會把「不要將運氣和運氣報酬率混為一談」這個圖當作本章的組織架構。
每個人都會碰上好運或壞運,但十倍勝領導人更善用他們碰到的運氣。蓋茲的故事顯示圖表右上方的象限能從幸運中獲得較高的報酬。
關於運氣,我們碰到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超乎尋常的成功只能用運氣特別好來解釋,大贏家往往是連串拋擲硬幣後的幸運獲益者。畢竟假如你把一百萬隻猴子關在房間裡拋硬幣,由於機率使然,總會有某隻猴子連續拋五十次硬幣,碰巧都出現正面向上。從這個角度看來,像蓋茲這種人就是連續拋五十次硬幣,都碰巧出現正面向上的幸運兒。第二種極端的觀點認為,我們能否生存和成功,與運氣毫不相干,而是不斷精進技能、有充分的準備、加上努力和毅力的成果。抱持這種觀點的人完全漠視關於運氣的種種不容否認的事實:「我的成功和運氣毫不相干,我成功是因為我真的很厲害。」從這個角度看來,比爾.蓋茲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時期出生在共產黨統治下的中國農家,仍然會是今天的比爾.蓋茲。
我們的研究結果不支持這兩種極端的觀點。一方面,我們不能否認有些人的人生從一開始就站在比較幸運的立足點上。另一方面,單憑運氣本身,無法充分說明為何有些人能建立卓越公司,有些人則辦不到。我們的研究不是僅僅分析單一事件或短時間,而是深入檢視至少連續十五年以上都表現卓越的公司,以及打造這家公司的領導人。綜觀我們為本書及過去幾部關於卓越企業的書所做的研究(裡面探討了七十五家大企業的發展史),我們從來不曾發現任何純粹因為運氣好而持續表現卓越的案例。然而同樣的,我們也從來不曾看到任何一家卓越企業在發展歷程中,完全沒有碰到幸運的時刻。兩種極端的觀點(一切全靠運氣或完全不是靠運氣)都各有支持的證據。因此或許我們應該採取兼容並蓄的觀點——運氣報酬率。
要獲得較高的運氣報酬率,你必須有強烈拚勁,願意打亂生活規畫,絕不懈怠。蓋茲沒有因為運氣好就開始放大假,把籌碼換成現金。他繼續督促、推動、努力工作——保持每日二十哩行軍的速度;發射子彈,然後砲彈;抱持建設性的偏執,避免觸及死亡線;發展和修正SMaC 配方〔SmaC代表的是英文「Specific, Methodical and 」(具體明確,有條理、有方法,同時又始終如一)幾個字的縮寫〕;網羅最優秀的人才;塑造重視紀律的文化;從來不偏離焦點——二十幾年來都始終如一努力不懈。他的成功絕對不是靠運氣;而是靠很高的運氣報酬率。
對照公司:浪費了難得的幸運
當我們回過頭來觀察對照公司時,我們看到他們碰到很多重要的幸運事件,但大體而言,整體的運氣報酬率卻偏低。有的對照公司極不尋常地碰上一連串好運,卻有本事把好運氣揮霍殆盡。
一九九○年代中期,多年來一直是輸家的超微碰到一連串幸運事件。首先,聯邦陪審團裁決超微並沒有抄襲英特爾微處理器,這是超微的一大勝利,他們因此有機會善用客戶日益高漲的反英特爾聲浪。當時電腦製造商因為一直受制於強大的英特爾而十分氣惱,都非常渴望能找到替代的微處理器貨源。超微開發的K5 晶片正面迎戰英特爾的 Pentium,客戶開始對超微下訂單。正當超微逐漸累積動能,締造銷售紀錄,削弱英特爾勢力之時,千載難逢的好運又降臨了:由於當時媒體大幅報導英特爾晶片浮點運算的瑕疵,IBM 決定把採用英特爾Pentium 晶片的電腦延後出貨。英特爾後來宣布耗資四億七千五百萬美元,為顧客更換Pentium 晶片。這件事發生的時候正值科技熱潮推動晶片需求巨幅成長。
那麼,幸運的超微有什麼反應呢?
「超微的主帆出現裂縫,我們沒能把握機會,迎頭趕上。」桑德斯在一九九五年公司年報中寫道。「我們主帆上的裂縫是第五代微處理器AMD-K5遲遲未能上市。」K5 計畫落後進度幾個月,客戶逐漸回頭去找英特爾供貨,超微銷售業績因此下滑了六○%。等到超微終於解決了K5 的問題時,英特爾已經著手開發下一代微處理器了。超微又被淘汰出局。
後來,超微又莫名其妙碰上好運。首先,有個名叫 NexGen 的公司開發出嘗試與英特爾抗衡的新一代微處理器,而且——超微運氣真好——NexGen 現金短缺,只好設法尋找友善的買主。超微買下 NexGen,再度回到競賽場上。事實上,AMD-K6 在執行視窗作業軟體時,似乎比英特爾的 Petium Pro 速度更快,也更便宜。其次,這時候整個電腦產業恰好大轉彎,改為偏好超微晶片,因為一千美元以下的電腦在市場上大行其道,成為成長最快的熱門產品,AMD-K6 晶片正好適合這個新潮流。超微再度面對完美情境:客戶希望削減英特爾的力量,超微從偏好廉價電腦的新市場潮流中得利,AMD-K6 恰好在對的時機出現,在史上最龐大的科技熱潮中一躍成為理想產品。
然而……超微卻沒有把握住大好良機,沒辦法生產充足的晶片來滿足市場需求。客戶很支持超微——他們真的很想找到英特爾的替代貨源——但是卻因為超微遲遲無法解決晶片製造的問題並穩定供貨,而回頭去找英特爾。
雖然超微在最好的時機碰到了超乎尋常的好運,從一九九五年初到二○○二年底,超微股價表現卻遠遠落後大盤七○%以上。
超微的故事正充分反映出我們在對照公司身上觀察到的共同模式——在我們分析的期間,他們雖然運氣很好,卻白白浪費了好運氣。他們在需要善用好運時,馬失前蹄。他們不是因為運氣不好而失敗,而是因為缺乏執行力而失敗。
一九八○年,IBM 積極為開發中的個人電腦尋找適當的作業系統。如今大家都知道,這件事成為微軟發展史上的轉捩點,但IBM 剛開始搜尋作業系統時,原本很可能出現截然不同的結果。當時微軟沒有開發作業系統,甚至也不打算跨入作業系統領域,而加州一家名叫數位研究(Digital Research)的公司已經在個人電腦領域建立標準,理應在這場競賽中遙遙領先。由於數位研究公司不是上市公司,因此沒有被我們納為研究分析的對照公司,但他們的故事仍然值得在這裡分享,以凸顯「當時機來臨時,你會把握住這個機會嗎?還是白白讓它溜走?」的問題。
數位研究公司曾經開發出CP/M 軟體——在非蘋果體系的個人電腦作業系統中,取得領先地位。所以,IBM 高階主管親自飛到數位研究公司辦公室,討論合作的可能性。但由於數位研究公司執行長基爾代爾(Gary Kildall)當天已經安排了舊金山灣區的會議,所以他親自駕駛私人飛機,飛到舊金山,委託同事先和IBM 主管開會。等到吉爾代爾駕駛飛機從舊金山趕回來時,會議已經朝負面的方向發展。IBM 人員離開時,對數位研究公司印象平平,基爾代爾則離開公司去度假。至於那天的會談為何不成功,可說眾說紛紜,結果是,深感挫折的IBM 掉過頭去找微軟。微軟明白這是公司發展的關鍵時刻,他們全力以赴,在緊迫的時間壓力下,為IBM PC 即時開發出作業系統。
數位研究公司擁有不可思議的好運氣,在對的時機剛好在對的位子上,因此吸引IBM前來叩門。但數位研究公司沒能從好運氣中得到高報酬,微軟卻辦到了。
出處:
遠流出版《十倍勝,絕不單靠運氣》
回到讀享生活文摘首頁
上一篇
下一篇
二十哩行軍的紀律:在混亂中注入秩序,在變動中保持一致性
革命的未來──春天成絕響
書人觀點
健康醫療
職場求生
世界瞭望
精采人物
品味生活
歷史解碼
新知探索
自我成長
文藝漫遊
親子教養
商業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