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流出版公司
遠流博識網
Best100
遠流俱樂部
智慧藏
華山文創
台灣雲端書庫
關於博識網 /
登入 /
加入會員 /
會員專區 /
購物車
熱門新書
讀享生活文摘
暢銷排行
得獎推薦
優質套書
套書大賣場
非常作家
讀書社群
超值集購
我要找
的書
會員享遠流全書系單書79折,VIP會員更優惠
YLib書香存摺,紅利折抵書價
7-11取貨付款
盲人國度
、
無力感世代
、
後悔當媽媽
、
恐慌來襲怎麼辦?
、
都是大腦出的錯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2002
2001
2000
1999
1998
1997
1996
1995
1994
1993
1992
1991
1990
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
至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2002
2001
2000
1999
1998
1997
1996
1995
1994
1993
1992
1991
1990
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
我和我最後的人生:35歲癌末教授的抗癌故事與生命體悟
活出真我的中年人生課:心理腫瘤科名醫超越失落與無常的生命洞察
金庸作品
金庸作品集
金庸漫畫
金庸茶館
文學‧小說
文學
小說
推理
企管‧資訊
商業理財
資訊
人文‧科普
自然
科普
歷史/地理
台灣
社會科學
哲學/思想
生活‧藝術
旅遊
時尚
生活風格
電影
藝術/設計
漫畫
文創好設計
心理‧健康
心靈
勵志
心理
醫療保健
親子‧童書
童書
繪本
親子教養
青少年書
教育‧學術
教育
學術
學習‧辭書
傳播
辭書
語言
有聲書
考試/學習
書目下載
心靈、勵志
心理、教育
文學、小說
企管、資訊
自然、科普
旅遊、時尚
金庸、推理
歷史、台灣
童書、繪本
健康、生活
電影、藝術
學術、傳播
辭書、語言
漫畫、有聲書
CD-ROM
首頁
>
讀享生活文摘
> 精采人物
相聚於美麗的建築中--伊東豊雄
作者:伊東豊雄
榮獲建築界諾貝爾獎「普立茲克建築獎」的伊東豊雄,走過七〇年代的焦慮低谷、八〇年代泡沫經濟的繁華與九〇年代以降現代主義的極限,現在的他,仍在建築上持續挑戰,希望能更多「講究」一些,創造出美麗的建築。
意外機緣促成的伊東豊雄建築博物館,成為他扎根大三島的契機,並對未來許下願景;伊東豊雄在《相聚於美麗的建築中》中,深情自剖。
--
如今,我還想創造出什麼樣的建築呢?
如果單以一句話來表達,就是我想創造出美麗的建築。
這就是全部了。
曾幾何時,人們不再用「建築很美」、「那是美麗的建築」等說法了,而是以概念性的語言來談論建築,我認為那可能是因為向來皆以都市的邏輯來思考建築的緣故。
就我自己來說,我一向被教導成思考建築是在思考都市,所以一直也都是這麼想的。前往在東日本大震災時被海嘯沖毀的城鎮時,我初次與都市以外的人們相遇,才開始轉變成思考建築的另類可能――也就是非都市的,城鎮的可能性。
經常前往愛媛縣的大三島,剛好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
第一次前往大三島是在二〇〇四年左右,我接到了來自「TOKORO Museum」(大三島美術館)主人所敦夫先生,透過在銀座經營藝廊的長谷川浩司先生的工作委託,希望我為他的美術館設計新增建的分館。這份工作,成了我前往大三島的契機。
那是所敦夫先生捐贈,預計由城鎮的公部門營運的美術館。但就在開始構畫「大三島美術館」下方基地的計畫時,碰到了市町村的合併――也就是說大三島町將被合併到今治市去了,於是這個計畫便中斷了二年左右。
當時我並不僅專注於自己的建築設計創作,同時也開始想培養新一代的年輕人,當我告訴所敦夫先生我的想法後,他回說:「那就在這裡(大三島)做啊,不是很好嗎?」
我以為他是打算把地方借給我,結果並不是。所敦夫先生告訴我可以把正在設計的美術館,改成伊東豊雄的博物館,這讓我非常驚喜。
再加上,合併了大三島町的今治市議會也對這個案子樂見其成,這下就算我想退出,也騎虎難下了。
我萬萬沒有想到居然可以蓋我自己的博物館,雖然覺得有點過於狂妄,但這樣的奇遇恐怕這輩子再也碰不上了,於是也就滿心感激的接受了這樣的邀請。
就在這樣的經緯下,「今治市伊東豊雄建築博物館」於平成二十三年(二〇一一年)七月開幕了。
在被柑橘田包圍的傾斜台地上,眼前是如明鏡般平靜無波的開闊海面,視野絕佳。
博物館園區是由一座命名為「鋼鐵小屋(Steel Hut)」的展示空間,以及我的「銀色小屋(Silver Hut)」這二棟建築物所構成。鋼鐵小屋是用所敦夫先生捐贈的資金所建造的,而銀色小屋則是我捐贈的。
原先位於中野的「銀色小屋」(一九八四年)是我的自宅,我曾於一九八六年以「銀色小屋」獲得日本建築學會賞,某種意義上算是我的出道作。
長久以來我的家人都住在這裡,但是前妻因病過世,女兒也因為結婚離開了家,因此已經不需要了。我認為把它捐贈給博物館做為公共財,讓年輕人也都能看到這個作品是更好的安排。
本來還打算將屋頂的框架及全部的構件都拆解帶過去的,但因為全生鏽了,所以決定整個重新製作。最後能夠直接帶去大三島的,大概只有大橋晃朗先生設計的家具而已。
大概也是在建造博物館的前後,我在東京設立的「伊東建築塾」也正式開講,私塾的學生們陸續造訪了大三島,他們非常喜歡這個地方,所以我也被他們推了一把,經常前來這座島。
──以上摘錄自伊東豊雄著《
相聚於美麗的建築中
》
出處:
《相聚於美麗的建築中》
回到讀享生活文摘首頁
上一篇
下一篇
校準生命目標,取捨交談對象 |《質感對話課》
說不出口的,更需要被聽懂
書人觀點
健康醫療
職場求生
世界瞭望
精采人物
品味生活
歷史解碼
新知探索
自我成長
文藝漫遊
親子教養
商業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