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讀享生活文摘 > 書人觀點

移民者的史詩:流亡與褪形

作者:周惠玲(作家、文學研究者)

有許多人認為《褪形者的告白》(Fade, 1988)是羅柏.寇米耶(Robert Cormier, 1925-2000)最優秀的一部小說,包括史蒂芬.金。

在一封寫給編輯的信函裡,史蒂芬.金說:「這是一部緊張刺激,讓人讀得很爽的小說……我看得目不轉睛,完全被迷住了,而且情緒跟著跌宕起伏……寇米耶早已是公認的優秀小說家,無疑的,這本《褪形者的告白》是他最好的一部作品。」他還為這本小說寫下一句無比華麗的註腳:「宛如《麥田捕手》的主角潛入了《看不見的人》裡……」真不愧是全世界最會說故事的鬼才兼文學點評名家,短短一句話,以兩大文學經典來比喻,不僅定位了《褪形者的告白》的文學成就,還點出了這部小說的故事情節、人物特質。

是否是最好作品,見仁見智,但肯定是寇米耶用情最深的一部小說。在當時,羅柏.寇米耶已經以《巧克力戰爭》(The Chocolate War, 1974)震撼文壇,並以隨後四部傑作《我是乳酪》(I Am the Cheese, 1977)、《第一次死亡之後》(After the First Death , 1979)、《大黃蜂總算飛了》(The Bumblebee Flies Anyway, 1979),以及《超越巧克力戰爭》(Beyond The Chocolate War, 1985),奠立大師地位,並成功開闢出一塊成人與青少年跨界閱讀的沃土。然而,在寫這部《褪形者的告白》時,寇米耶似乎改變了關注的視野,從他最擅長的當代社會問題探討,轉向大河小說的書寫(順道一提,原稿有六百多頁,成書時剪裁成三百多頁)。

因此,史蒂芬.金的點評雖然華麗精準,卻只著重故事劇情,沒點出這本小說之於寇米耶個人的意義,以及他企圖在其中吟唱的移民史詩。

寇米耶曾說,《褪形者的告白》是他最接近自傳的一部小說,但他強調這不是指人物故事而是指背景。小說敘述少年保羅在十三歲那年發現他繼承了一種能讓自己隱身的能力,這個天賦是家族遺傳,由叔叔傳給姪子。保羅原本以為這是上天賜予的恩典,藉由這能力,他逃過了幾次死亡,隨心所欲潛入他想去的地方,看盡一切祕密,做任何他想做的。但也因此,他逐漸領悟到:這或許並不是上帝的恩典,而是一種詛咒……。

全書分成五部,第一部是少年保羅.莫侯和他的家族故事,時間是一九三八年;第二部是蘇珊.羅傑的故事,時間設定在一九八八年(本書出版年),蘇珊有一位叔公是全國知名的大作家,這位叔公(保羅.羅傑)生前十分神祕低調,從不接受任何報章雜誌採訪或拍攝,卻安排律師在他死後將一份神祕手稿寄給經紀人,手稿內容是講述一位褪形者保羅.莫侯的故事(小說第一部的主角);第三部回溯到一九六三年的保羅.莫侯,這時保羅已成為大作家,並發現有下一代隱身者流落在外;第四部則是下一代隱身者亞力的故事,敘述他自小被雙親遺棄,為了存活下去,而逐步變成恐怖的暴力分子。第五部則再跳到一九八八年,蘇珊從一份新聞報導中發現,似乎有新一代隱身者出現了。

這本書的敘事和結構相當複雜精巧,寇米耶設計了許多相似的角色(蘿珊娜與蘿絲、雙胞胎、猝死的兄弟)反覆出現在不同世代,暗示讀者歷史的重複性,同時他安排了三種不同的敘事聲音,來述說前後幾代隱身者的故事,而且隨著敘事聲音的變換,敘事節奏和文字風格也截然不同,第一個聲音(保羅)的敘事風格就像一曲懷舊的田園史詩,第二個(蘇珊)就像理性刻板的紀實報導,而第三個聲音(全知觀點)卻帶來史蒂芬.金式的驚悚奇幻小說。

不過這本書最引人注目的並不是它的敘事美學,而是故事成功地引爆了寇米耶身世的八卦。很多讀者紛紛臆測:「羅柏.寇米耶該不會就是那位褪形者保羅吧?」就連寇米耶很多朋友,也在小說出版之後不斷私下問他:「你是不是真的會隱身?」

也難怪大家會產生這種困惑,因為寇米耶在這本小說中使用了多重「自我指涉」的手法。「自我指涉」這種後設寫作會產生一種美學效果:顛覆或模糊真實與虛構之間的界線。更何況,寇米耶還刻意用真實發生的人事物來混淆讀者。

首先,羅柏.寇米耶和小說裡的作家保羅.羅傑,以及羅傑遺稿裡的隱身者保羅.莫侯,他們三人擁有相似的家世背景,這使得寇米耶/羅傑/莫侯三人成為相互指涉的對象。他們三人都是一九二五年出生,祖先都是來自魁北克的法裔移民(小說裡稱為「加拿客」),他們都生長在麻州一個小鎮的法國城(法裔移民的聚集社區),親朋鄰居都是小鎮上梳子工廠裡的勞工;小說裡所描述的保羅父親的工作狀況,以及隨後發生的罷工事件,都是真實發生過的事。而羅柏.寇米耶也幾乎像保羅.羅傑一樣,後來成為舉國聞名大作家,並始終低調地隱居在故鄉(差別在於寇米耶有結婚生子)。在他小說中的那個小鎮馬紐曼(Monument)是一個虛構地名,卻幾乎可以用寇米耶生長的小鎮萊姆斯塔(Leominister)來對號入座,特別是小說中的法國城內景物,也和寇米耶童年居住的法國丘(French Hill)一模一樣。亦即,寇米耶是套用了自己的故鄉和自己的身世來寫這部小說。

其次,寇米耶在這自我指涉的敘事裡,一方面進行自我解構,另一方面又引導讀者反解構。在小說裡,寇米耶透過蘇珊和她的警察爺爺以理性思惟、各種紀實性報導與證據,一再否認保羅是隱身者。但同時,作者又暗示蘇珊和她爺爺其實都保留了某些不願公開的證據。甚至,小說最後以一則新聞報導顯示,隱身者可能正存在於世界的某一角落,以其不受控制的超能力形成這社會的潛藏危機。可見,寇米耶其實是無所不用其極地暗示讀者,保羅.莫侯就是書寫他的作家保羅.羅傑自己,而因此,讓讀者產生了一種錯覺:保羅.莫侯=保羅.羅傑=寇米耶。

寇米耶的手法顯然十分成功,以至於後來他的好友坎貝拉(Patty Campbell)在撰寫他的傳記與書評時,還得花去頗長篇幅,列舉各種證據,來澄清這個故事裡的兩個保羅,絕對不是寇米耶自己。只是這種解釋難免更讓人有「此地無銀三百兩」的聯想。

問題是,寇米耶將自己獻上「祭台」的目的為何?只為了一種美學效果嗎?

最簡單合理的解釋,就是寇米耶自己的解釋:這是一部自傳小說,但不是個人,而是背景──也就是說,關於他的故鄉、他的父祖同鄉們,是那一群住在「法國城」的移民傳記。他們從加拿大流亡,來到新英格蘭落腳,群居在狹小簡陋的法國城,在高溫的梳子工廠中揮汗工作,賺取微薄的薪資養活一家人,他們被資本家剝削,也被同為加拿客的高利貸買辦剝削,以致最後起而對抗……。小說第一部中所記錄的加拿客是極令人動容的,華人讀者也許會聯想起當年華僑在美國中西岸建築鐵路的血淚史。

家族移民歷史雖是寇米耶關注的故事主軸,但他並沒有因此寫成歷史小說,相反的,他將之淡化成為一部奇幻懸疑小說的背景,去突顯前景的「褪形者」。弔詭的是,「褪形者」其實是一種缺席的存在。全書以一幀褪色的家族照片作為小說開場,當莫侯一家要從魁北克移民到美國前夕,他們在老家門前拍了一張照片,快門按下瞬間,其中一個人消失不見了。那人就是保羅上一代的「褪形者」(fader),後來浪跡天涯的亞德拉叔叔。

寇米耶的小說一向以豐富的隱喻象徵見長,這本《褪形者的告白》雖不像《巧克力戰爭》裡有繁多的隱喻意象,但那幀老照片以及缺席的褪形者,即是全書最核心的意象(寇米耶說他曾考慮用Fader而非Fade作為書名),兩者互為表裡,譜成一曲悠長不止息的移民者之歌。當寇米耶藉著亞德拉的口說「褪形者」「搞不好可以追溯到基督誕生的時候」(令人想起摩西帶著族人渡過紅海),即暗示人類流亡與移民的歷史源遠流長。有些移民會像老照片裡的人們,努力在某個地方紮根,也有一些人像亞德拉和保羅那樣,成為完全透明的存在,因而只能自我流放。亞德拉的自我流放是浪跡天涯,保羅的方式是自我閉鎖在某個無名小鎮裡,而無家可歸的亞力則存活在黑暗中,對社會進行破壞,或許他下意識裡希望因而被看見。

寇米耶所希望的,就是喚起我們對於這些流亡者的關注,不再將存在於社會底層的移民視為透明。就像小說中作家保羅.羅傑刻意揭露自己身為「褪形者」的祕密,寇米耶也用「自我指涉」的手法,讓我們相信「褪形者」的存在。

「褪形者」確實存在著,不是嗎?即使在台灣,過去的移民、新移民的故事也不斷發生,而那些「褪形者」渴望被我們看見。

出處:遠流出版《褪形者的告白》

 

回到讀享生活文摘首頁

 

上一篇 下一篇
從信念開始:IKEA 的品牌故事 你如何說「我愛你」?你如何說「我也愛你」?
書人觀點
健康醫療
職場求生
世界瞭望
精采人物
品味生活
歷史解碼
新知探索
自我成長
文藝漫遊
親子教養
商業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