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讀享生活文摘 > 書人觀點

創作背後的故事——《冥核》、藝術推理與偵探小說

作者:葉淳之(《冥核》作者)

藝術是人類文化的寶石結晶,轟動全球、狂銷數千萬冊的丹.布朗《達文西密碼》、《地獄》、和艾可《玫瑰的名字》,都是以藝術、文明作為懸疑推理故事的主軸。《冥核》(Acheron)則是以中國畫聖吳道子的《地獄變相圖》作為懸念中心,呈現東方和台灣的特色。

許多人都在歷史課本讀過畫聖吳道子,這位畫家活躍於八世紀、盛唐的唐玄宗時期,那是中國文化光輝燦爛的時代。吳道子出身孤貧,但才華橫溢,曾隨「草聖」張旭、詩人賀知章學書法,後轉為丹青繪畫,深受帝王重視,聘為宮中所用。關於他的畫作傳說很多:據傳他能在一天內,畫好三百餘里的嘉陵江;所繪的神龍鱗甲飛動,天雨則煙霧生;所畫的江海奔騰,人目睹後爭相逃命;所繪的馬匹會偷吃農家庄稼,星月在黑夜裡發光…….雖然應當是民眾誇大,但可見他的功力使人稱頌訝異。

吳道子開創了嶄新的藝術風格(「吳帶當風」、「吳家樣」等),深刻影響了後世;他的創作量龐大、富於渲染熱情,造型生動多變…….因此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論:「唯觀吳道玄之跡,可謂六法俱全,萬象必盡,神人假手,窮極造化也。」「國朝吳道玄古今獨步,前不見顧陸,後無來者。」他在東亞的地位,可以說不輸歐洲的達文西。

那麼這位藝術天才的《地獄變相圖》,又是怎樣一幅畫?為何會和當代小說刻劃的社會議題扯上關係?這幅圖原是長安景雲寺的壁畫,畫成後引起市井轟動、小民奔相走告,《唐朝名畫錄》記載:「京都屠沽漁罟之輩,見之而懼罪改業者往往有之。」另有人說此畫:「筆力勁怒,變狀陰怪,睹之不覺毛戴。」連毛都豎起,可見其陰慘可怖。古人的識字率不高,若想勸善棄惡,往往要透過具體的繪畫形象,才能敘述故事、感動人心,大量東西方宗教畫,都是建立在這樣的實際基礎上。


後來唐代兵燹,景雲寺毀於戰亂,原作也毀於一旦,但中國的繪畫傳統本就有臨摹一途,是作為技藝磨練,而不是抄襲仿作,因此《地獄變相圖》至少到北宋(約十一世紀)都還有記載。北宋黃伯思就曾見過本畫的卷本,他表示:「了無刀林沸鑊牛頭阿旁之像;而變狀陰慘,使觀者腋汗毛聳,不寒而栗,因之遷善遠罪者眾矣。」然因中國戰亂頻繁,所以畫聖流傳的作品,幾乎全為摹本,包含收藏在日本的《天王送子圖》、《釋迦圖》;其中《天王送子圖》還被譽為「天下名畫第一」。

由於這幅圖畫消逸散失、眾說紛紜,因此給了創作廣闊的幻想空間。《冥核》描繪它出現在當代的台灣,觀者的感想是:「她見到的彷彿不是哭而是笑、不是苦而是甜,罪人不是在抱怨,而是在共同感受、互通聲息,在受苦受難中,體驗生命的危不可逆。」「很難形容這種奇異的感受,不能不看,因為看的不是畫面、而是宇宙;不是驚懼、而是命運。」「圖畫是黑的,卻如同白晝般亮;地獄是無盡頭的,但盡頭卻是永恆。」針對同一主題,作家和畫家聯想翩躚,揭示的不是形體的恐怖,而是思想的危懼,那才是真正的「地獄」。

而這個地獄,和《冥核》卷首的「長崎原爆」、鈽(Pu)原子彈,起了微妙的應和;「鈽」的名稱,來自希臘神話的冥王普魯托(Pluto),正是「地獄」的主宰。本書以中國史上最出名的地獄圖,展開追尋神祕陰謀的懸疑故事,結合了《達文西密碼》的藝術推理和《龍紋身的女孩》的社會揭弊,不只是紙上娛樂的鬥智遊戲,隱藏了更多層面的深意。

追求正義是人的天性,無論懲戒方式、刑度輕重為何,大家幾乎都同意,不能讓罪惡逍遙法外、讓受害者暗夜哭泣。英國推理天后P. D. 詹姆斯(P. D. James)說:「在不安、焦慮、動盪的時代,當社會面對的問題無法靠金錢、善意或政治理論解決紓緩的時候,偵探小說特別受大眾歡迎。偵探小說以一個問題為核心,但解決這個問題不能靠運氣,只能運用人的機智、才能和勇氣來解決。」

《冥核》從國寶《地獄變相圖》、研究生會長的無故失蹤,一步步帶領讀者走進閻王的詛咒,最終首尾連貫,成功完成解謎任務,如同瑞吉.梅薩(Regis Messac)所說的:「一本成功的偵探小說具備一定的和諧、內在結構還有平衡,這些滿足了人類心靈的某些需求。」在台灣社會困惑、失落的時刻,我們需要故事的開導和慰藉,讓心靈得以緩解、未來凝聚共識,也讓失序能回歸平靜。

 

回到讀享生活文摘首頁

 

上一篇 下一篇
大衛連的電影配樂 核是死亡觸媒——綜論《冥核》與日本的核爆小說
書人觀點
健康醫療
職場求生
世界瞭望
精采人物
品味生活
歷史解碼
新知探索
自我成長
文藝漫遊
親子教養
商業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