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門寺是中國佛教祖廟之一,在中國佛教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在佛教世界也有極大的影響。而中國的佛教名剎中,法門寺又是最富傳奇色彩的寺院。民間曾流傳著有關它的一些神奇的傳說,它更因一台法門寺戲曲而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但寺院地宮中珍藏的那些貴重的國寶,卻鮮為人知,直到一九八七年清理塔基時才顯耀於世。
𤪦𤪦法門寺始建於漢、魏,舍利珍藏於四門方塔中,明朝時方塔被毀,在原塔基礎上建起了十三層八角磚塔,稱為「真身寶塔」。所謂真身,也就是藏有佛指舍利的意思。經過千餘年的風風雨雨,真身寶塔成為法門寺保留下來的最顯著、也是最久遠的標誌。可惜,因年久失修,水浸、地陷,塔基傾斜,而於一九八一年八月二十四日,西半邊崩塌。當時印度新德里電台最先向世界作了廣播,在海外引起強烈的迴響。所餘東邊半個塔,抗風冒雨達五年之久,終於腰彎體殘,難以久持,於一九八六年也隨之坍塌。一九八七年為了重建寶塔,陝西省政府決定對塔基和附近遺跡進行考古發掘和清理工作。在清理塔基的過程中,發現祕藏珍寶的地宮,受到各方面的極大重視。在孫達人副省長的主持下,成立了法門寺考古隊,由我擔任隊長,調集省考古所、寶雞、扶風市、縣文物人員,並從北京請來一批專家,聚集法門寺。經過三十多個日日夜夜的緊張工作,終於將這批珍貴文物完好無損地整理出來,並保存於安全的倉庫之中。這是近五十年以來我國唐文化最重要的一次發現,其種類之多、品質之高、工藝之精巧,均屬世所罕見。特別是那祕藏千年、歷經「三武」之禍而保存下來的四枚佛指舍利,堪稱世界之寶,引起了佛教世界的轟動。這批珍貴文物史料,對研究唐代的政治、經濟、文化、宗教、藝術及中外文化交等,都有極大的歷史科學價值。
𤪦𤪦這批珍寶問世後,成立了法門寺博物館,作為文物展示和學術研究的基地。從籌建到完成僅歷時一年有餘,使法門寺形成寺館相鄰、塔閣並列、僧俗咸宜的一個和諧而融洽的獨特格局,為研究唐文化與佛教史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法門寺地宮的重大歷史發現,其文化價值集中體現在佛教世界至高無上的聖物──佛祖釋迦牟尼指骨舍利。自佛典記載印度阿育王向世界各地散施佛祖舍利以弘揚佛法以來,法門寺在華夏文化的歷史長廊中有三個關鍵時期,這便是:第一、元魏二年拓跋氏統治集團開啟塔基,供養佛骨,法門寺名聲大振,始成為中國四大佛教勝地之一;第二、貞觀五年唐太宗李世民敕命開啟地宮,尊奉舍利,其後宏建地宮,旌表佛塔,擴充寺域,御令廣度僧尼,帝后下髮入塔,八位皇帝七次迎送佛指舍利,法門寺成為有唐一代的皇家寺院;第三、一九八七年四月八日(夏曆)佛誕日,第一枚佛指舍利面世,「法門寺熱」越洋過海,遍及宇內。從這些演變過程看,法門寺佛指舍利與中華民族文化的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繫,它也是本土文化與外來文化大融合的最高代表。兩位作者正是從這個角度來予以處理,讓過去千年的歷史文化大放異彩,並為社會祥和進步起了積極的推進作用。
𤪦𤪦自然,本書的特點還不止這些。由於作者具有深厚的文學功底和史學造詣,加以他們長期從事新聞工作,特別練就了一副觀察問題的敏銳目光,不時地反映出學術上的真知灼見。如法門寺興起的社會背景和歷史沿革,唐代迎奉佛骨的現象研究和心理分析,法門寺地宮文物與唐代內庫制度的關係,韓愈諫迎佛骨一案的評價,法門寺文化的內涵等等,甚至對我這樣一生從事文化史研究的人來說都不無啟發。
𤪦𤪦在佛教文化方面,作者對法門寺的命名來由、唐代供養法門寺佛指舍利
的經過、法門寺與佛教宗派的關係等等,都作了評細介紹和客觀探討。
𤪦𤪦從上列幾點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這部作品的內容既廣泛且深刻。如果把它看作是法門寺地宮發現以來,描述這一事件最具體、最出色、最全面、最優秀的作品,並不為過。而它受到廣大讀者的喜愛和歡迎,也應是意料中的事情。

勠𢃼蘍彻𢔰𠯿兪宂𠖎蘍───(摘自《萬世法門》推薦人的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