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教授、陽明大學校長、教育部長、現任中研院副院長,專擅認知心理學研究,曾志朗的事業似乎不離「傳道、授業、解惑」的範疇;身兼《科學人》雜誌榮譽社長、出版過《用心動腦話科學》、撰寫科學專欄、演講,對於科普教育的推廣,曾志朗更是不遣餘力。

  二月份的科普書閱讀專題中,我們也因此專訪曾副院長,借重他豐富的學識與經驗,和讀者分享何以能在科學研究及推廣工作上樂此不疲?並傳授有志於吸取科普知識的非專業讀者如何跨越其中的「閱讀門檻」?以及他所見國內推廣科學教育的隱憂。以下為專訪摘要:

研究的樂趣來自尋找答案的過程與解答

博客來(以下簡稱問):
首先請您分享,您個人在科學研究上獲得的樂趣?

曾志朗(以下簡稱答):對我們來講,做研究是因為有很多事情不知道,只要努力,你是可以找到答案的;所以科學的知識常常因為好奇,有個謎題在那裡,我常常想要如何解決找到謎底?這本來就是很有熱情的一件事。然後,我們在實驗室中,用各種方式去觀察到你想要知道的東西,這是很滿足的事情,謎題在醞釀一段時間後會得到解答,這個樂趣是無窮的。

  好比說,我們會想,一個人在閱讀的時候,腦裡面如何處理?以前看不到腦裡面的東西,現在用各種方式,慢慢發展各種工具,我們可以知道腦裡面血液、神經如何活動?細胞如何傳遞訊息?忽然間有一天,透過腦影像呈現,我們可以知道閱讀漢字和英文字,腦部的運作有沒有不同?我們會發現,透過閱讀可以引發腦神經各種不同機制,共創心智活動,像這些都是很有趣的。

  很多人說科學家每天在實驗室,從早到晚,像我每天早上八點到辦公室或實驗室,直到晚上12點才回家,許多朋友跟我說:「你瘋了」,但是這其中有無窮的樂趣;因為每天跟同學、學生、朋友一起對談,都是在智力的範圍內解決問題,這就是種樂趣。

問:所以您認為科學研究的樂趣來自尋找答案的過程與解答?

答:這兩者都有。科學研究的快樂同時來自於尋找解答的過程與找到答案。因為追尋本身就會發生變化而非一成不變,這當中就充滿樂趣;有時候答案找到以後反而會問:下一個問題是什麼?當然,過程中也會遭遇失敗挫折;但是,當你找到答案去彌補挫折時,忽然間又覺得柳暗花明又一村。

  我覺得對科學家而言,你的生命就是花在不停的尋找答案上,這是很有趣的事。

維護科學的精神,即保證民主制度的運轉更有效

問:您對科學的進展與人類文明,這之間的相互影響,看法為何?

答:整個科學的進展就是在整理一些規律出來,地球生命的演化45億年以來,從單細胞複製、多細胞、爬蟲類等,直到人類才有意識狀態,所以我們會思維、會架構、會記住以往的事、推測將來並做規劃,人類的文明就變得不一樣了,文明不停的在發生。

  現在人跟以前的人相比,物質生活上不一樣,那心靈生活上呢?幾千年前哲學家想的問題和現在人可能一樣,但想的層次不一樣,好比說心跟物,認知科學的出現將各種不同的表徵想得更清楚,現在的了解跟笛卡兒的了解不一樣;所以物質文明在進步,精神文明的思維方式也在進步。

  當然科學是不完整的,如果是完整的就不用再做了。因為不完整就會產生失敗,失敗了之後會不會有不好的後果?這有可能。本來以為可以控制的東西,結果還不能控制就擴散開了,這可能危害到整個世界;或是做出來的東西很好,但還不了解可能的副作用,很多人就拿去應用,這時就會有副作用。因此更多人就有責任為公共的議題去討論;提倡科學精神,主要是對當前的科學文明有基本的了解,才能對談、參與決議。

  科學就是在建立批判性思維,民主最重要的就是尊重別人的意見,意見不一定只有一個,我想這也是科學的精神,所以我們今天如果維護科學的精神,就是保證民主制度的運轉更有效。

輕信八卦即沒有建立批判性思維的能力

問:您在推廣科學教育時看到的憂、喜現象?

答:民眾對八卦的喜好與對八卦新聞的相信,很值得擔憂,這就是沒有建立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的能力。貫穿整個科學最重要的精神就是批判性思維,台灣社會仍然沒能建立科學精神,這點很危險,所以我們在學校要及早建立這樣的能力。

  小孩子小的時候容易相信權威、典範,所以要讓他們快點脫離權威,老師更要了解怎樣讓他們有批判性思維。從小讓他們體驗從不同方式也可以去完成相同的一件事;還有讓他們知道這東西怎麼來?有些會有標準答案,但所有事不一定都有一個標準答案,達成的方法可能也不只一個。

  而社會上更是要讓人們看到,為什麼我們去年所知道的事,科學家今年提出不一樣的解釋?他們是進步或退步?批判性思維是我們做科學教育推廣的人最基本的想法,如果所有的人都能有批判性思維,那這個社會就是在進步。

閱讀是種心智的習慣,需要從小建立

問:閱讀會引發人們對知識追求的熱情,包括科普知識。不過調查顯示,一般人不太花時間看書或花錢買書,您認為如何做可引發民眾閱讀的樂趣?

答:對民眾不能苛求,一定要引起他們有興趣,我在寫科普,都希望找些有趣的題目,讓他們去思考,其實就是要幫他們建立一個思維的習慣。這習慣就是當你閒著無事的時候,你也許會覺得人生很無聊,可以用閱讀、看電影、聽歌各種方式來填補心靈的空虛;你尤其會發現,藉由理解別人的經驗、別人對事情的敘述,也可以增進生活的樂趣。

  閱讀是種心智的習慣,需要從小建立,當你覺得無聊的時候,會拿一本書來看;只要這個習慣建立,我們當然就希望他自己擁有這本書,因為一本書不是看過一次就算了,在不同時間看,會有不同的觀點或想法,所以自己擁有這本書是很好的事。

  我們擔心民眾不買書,或書太貴買不起,政府就更應該投資公共圖書館,這可保證民眾在買不起書的時候,還能有精神食糧;政府也應該提供好的網站,讓民眾能拿到一些值得看的東西。閱讀只要有這個習慣,我們就應該提供怎樣讓這個習慣可以得到滿足。

科普閱讀難在入門

問:科普書通常有較高的「閱讀進入障礙」,這點來看,您對有志於吸取科普知識的非專業讀者,有何建議與鼓勵?

答:本來科普書就有不同層次,並不是每一本都是為了迎合大眾而寫,有些比較淺近,有些較生活化,有些是生活化再加上點論述,有些是再往上走,像《科學人》

  對一般有習慣閱讀科學的人來說,《科學人》提供相當準確、優美的科學知識。一些朋友剛開始看的時候告訴我很難懂,可是看了一年後反而問我,你們選的內容是不是越來越簡單了?我說當然不是,而是入門本來就比較難,但只要真正花時間、花精神去讀,慢慢累積一些知識後,就會變得比較容易。

  在台灣,《科學人》本來就是比較難的科學雜誌,它的層次是給大學畢業的讀者閱讀,目前我們更希望高中老師能去讀,讓他們對現代科學知識有比較正確的了解,進而能啟蒙時下的高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