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特的思維方式是科學發現的主要原因。科學人要以科學人的態度、方法來檢驗科學人本身,因為科學是不許模糊的,尤其是對自己。但科學的發現和對真相的探索,卻是人人皆可為,只要有很好的科學觀點、思維訓練,和持之以恆的毅力尋找證據,《人人都是科學人》
 
 

 

  電影《侏儸紀公園》(Jurassic Park)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那些栩栩如生各式各樣的恐龍,牠們或成群漫遊在草原上,如迅猛龍;或在廣大的沼澤窪地中蠕走,如雷龍;或者如暴龍,飛奔追逐吉普車,翻躍空襲劇中的小孩子們,尤其後者的兇猛噬血令人每回想起都不得不心有餘悸。但是你曾經想過暴龍飛奔的畫面有哪裡不對勁嗎?你平心靜氣仔細想想,你真有看過跑得很快、跳得很高的大胖子嗎?你仔細看看,奧運比賽的短跑健將中,有哪一個是體型很大的肥胖者?再仔細瞧瞧,那些場上的健將,哪一位腿上的肌肉不是結實飽滿的呢?暴龍的後腿雖然看似壯碩,但是與其六千多公斤的龐大身軀相比,實在是微不「足」道,牠跑得動嗎?牠可能飛奔且作出鳶子翻身的動作嗎?才怪!

  但是電影是夢工廠(DreamWorks)的傑作,他們編的故事經常有想當然耳的浪漫情懷,用以加強娛樂的效果,只是科學界卻不應也不能一味討好而照單全收。因此當科學家看到有著笨重體態的暴龍卻跑得那麼快時,就不得不質疑它的可信度。加州的兩位生物學家,從機械組合與所能產生多少力量的觀點,去估算動物跑步的速度,他們發現,一隻動物的腿部肌肉(尤其是兩腳直立行走的動物)必須要壯碩結實到可以支撐身體的兩倍半時,才有跑得動的可能性。所以,雞的兩條腿又結實又碩大,才能使雞跑得又快、跳得又遠;而從恐龍化石所顯示的機械條件上,根本看不出暴龍有快速行動的可能性,遑論奔跑!

  這篇研究論文發表在二○○二年二月的《自然》雜誌(Nature)上,當然引起古生物考古學家的不滿。他們有人指出,從最近英國發現的腳印化石上,推斷暴龍一小時可以「跑」二十九公里,甚至另外有學者估算到一小時七十五公里,但是這兩位生物機械工程師都不為所動,他們以自己的公式算出,暴龍必須每條腿都有全身重量的四三%,才可能一秒鐘跑二十公尺,以目前出土的暴龍骨頭來看,那樣的比例簡直就是不可思議。所以,以暴龍肥胖又龐大的身軀,充其量只能安步當車,慢慢的行走。

  又有人反駁,如果暴龍不能夠快步奔走,牠怎麼可能捕捉得到其他動物充飢?這樣的想法也很可笑,讓我想起了一個故事:兩個小孩在森林裡碰到一隻熊,熊奔跑的速度遠比他們還要快,一個小孩心想反正跑不過牠,乾脆放棄逃跑,另一個小孩穿起草鞋拔腿就跑,這個小孩問他的同伴,反正你又跑不過熊,為什麼還要白費力氣?他的同伴回答說,我只要跑贏你就好了!所以我們就不必為暴龍擔心了,因為當時所有的恐龍都有龐大的身軀,絕對有比牠走得還慢的。

  下一次,真有暴龍出現在你眼前的時候,不必害怕,你絕對跑贏牠!

摘錄自《人人都是科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