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讀享生活文摘 > 品味生活

香港人最陌生的郊野——屯門徑

作者:劉克襄

我的路線
兆康→嶺南大學側門→涼亭登山口→山頂小涼亭→井頭上村 →屯門,約3小時。

交通:港鐵兆康站(西鐵線)下車。

難度:★★

香港新界山區,大山之頂多禿裸環境,屯門周遭山區尤為明顯。自然地景以礫岩、安山岩和凝灰岩為主的泥土風化,貧瘠而遼闊地橫陳著。論及香港自然郊野,此新界西陲,最少人論述,彷若不毛之地。或許也是港人最陌生、疏離的環境。

此地少有良好的步道規畫,屯門徑是最完備的一條,或可權充為了解新界西面山區環境的指標。

嶺南大學側門即通往屯門徑的入口。啟程不久,左邊即岔出一條不顯眼的小村徑,與小溪並行。遁徑而入,那是一隱逸的村子,虎地上村。不少民宅散落,兼而有果園產業。多數為黃皮和龍眼老樹,還有數量較少的蒲桃、芒果、荔枝,以及大蕉,均為香港常見果樹種類。但在屯門,我的印象更加深刻,因為山頭樹林稀少,不得不側目。

小村進出的人不多,彷彿不存在般地存在著。旅居虎地時,我常在附近散步,住戶很少出來照面,因而不禁懷疑,是否每間都有人住。一路看似沒什麼產業價值的老果樹,恐怕亦乏人照顧了。

山腳還有這幾絲人氣,沿石屎路繼續往上,真的就荒涼了。若開玩笑形容,這山根本活在自己的困苦裡。除了早年有錢人家往生,僱請民工幫忙抬棺上山,擇一良地安葬,這是一個很少跟山下互動的地方。


山腰山腹的樹多半不高,只有經過刻意栽種,耐火的外來種,諸如相思樹和桉樹家族較為突出。近半世紀前,港府在此即有造林計畫,藉著這些適應力強大的外來種,做好水土保持。同時,在虎地下村的山上,興建一了灌溉用途的藍地水塘。

相較於此,穿插其間的本地原生植物,明顯地矮小許多。凹谷處往往有幾株長得不甚好看的山油柑,仍結著秋末的果實。毛、烏毛蕨、芒萁等,一副長得很委屈的形容。崗松也無法形成大片灌木林存在,倒是寄生藤攀附在其他灌木和喬木上,活絡地生長著。

遠望山脊稜線,也唯有外來的濕地松高瘦地生長,一根根像電線桿般佇立。再細觀,山脊好些地方都有火災過後的黝黑之景,草木稀疏地襯托著這等荒蕪。一條或數條禿裸的小路,在山頭清瘦蜿蜒,像極了北京八達嶺的風景,有種華北高原孤獨又落寞的況味。若是炎夏走路,想必極為艱辛,那時只適合登山界蟻行者的寂寂苦行。

冬日在此漫遊,除了濕地松的清癯,還有少數本地樹種,教人印象深刻。其中之一是嶺南最具代表性的小喬木,吊鐘花。隆冬時,正是花期。數朵小花點綴著,各個以小莖下垂,小巧地展現淺紅或深紅色澤。

初次登訪,接近山頭時,遠遠望去,其他植物貧乏,只它外表亮麗典雅,便牢牢記住。未幾,我再來訪,彎入藍地水塘的山道。在山谷林木蓊鬱的地方,又發現兩棵華麗地綻放。滿山荒涼,吊鐘花突來溫潤,印象自是極好。只是一趟長時健行,唯有三四株,可見吊鐘花在此數量並不多。

清朝末年,英國人來到香港,隆冬時看見漢人採摘吊鐘花回家插枝裝飾,稱其為農曆新年花。吊鐘花不只是年花,它的花朵生長在枝頂上,頗有高中科舉之喻。此一野生花草,以前在香港到處可見,如今逐漸稀少。近年來政府下達摘採禁令,才又逐漸回穩。我的經驗裡,大浪徑下行西灣村的山谷,分布最是密集。

另外一種是山蒼樹,我們就不陌生了。在台灣,中文名為山胡椒,泰雅族則稱其為馬告。晚近在追尋傳統生活的智慧裡,馬告被視為重要的香料產業。如今進一步研發為肥皂、咖啡等配料。

香港友人楊宏通,有回跟熟悉草藥的中醫師行山,學習辨識藥用植物。印象裡,這種植物在地人叫「豆豉薑」,具有藥用價值,只是不知有無廣泛利用。除港島外,其他貧瘠山區相當常見,此地更是顯著。

何以如此呢?原來隆冬時節,只有它不畏風寒,像炮仗迎春般,盛開著黃花。舉目望去,凡山頭枝椏暖黃亮麗的,合該都是它們。時而像朵朵梅花般綻放,或者集聚成柱,成為此一荒地最溫煦的色澤。

小毛氈苔亦是一奇。有時望下山谷,不見密林,只有乾涸之溪溝,磊磊石塊之景,夾雜草叢。在一些略有水灘和小溪的陰濕山溝,常附生著一團暗紅。其海星狀的詭異形容,還有粉紅色長梗小花伸出,都讓人過目不忘。儘管周遭表土大量流失,都是嚴重風化的酸性劣地,它們卻充分利用此一難得陰濕的土壤環境,不斷繁衍。

若貼近觀看,放射性排列的小小葉子,長滿附有晶瑩小水珠的短毛。這是強力的膠水陷阱,具有致命的黏性。若有昆蟲被香味吸引而來,不小心碰觸到,黏住了,往往成為它的食物。小毛氈苔會分泌酵素,把昆蟲軟化,添補泥土養分的不足。

在此一環境,我亦到處探看有無豬籠草。以前中學課本介紹奇花異草的捕食行為,都以此二種著名食蟲植物為例。可惜此地遍尋不著,只有往西,走到更惡劣的青山地區,在一些溪溝位置,才有普遍生長。

幾次登頂,都邂逅一美髯飄逸的中年人,在山頂吹笛子。寒風清靜之山,只見他渾身運氣,吹奏了好幾首清雅的曲目。吹者有心,聽者亦動容。就像書法家藉飲酒之氣,即席揮毫狂草。像畫家背負畫架山上,描摩自然情境。在苦山貧地登頂吹蕭,乃在尋求一生活意境。

山頂有一五條岔路的小涼亭。初回,我隨友人選擇一條,通往大欖郊遊徑,往井頭上村行去。

井頭上村有小溪伴舊徑,山谷周遭也有些森林常見的黃牛木,林相尚稱多樣。接近屯門了,溪岸邊不少大蕉、黃皮、龍眼等果園產業,比虎地上村豐富。只是小溪髒亂,乏人管理,到處可見家用廢棄物被隨意拋棄。

循溪而下,看到一白色布條鮮明懸掛,野人區紀復手寫的「鄉師自然學校」牌子,強調「自然、人本、自主」。區紀復是創辦校董,四年前開辦,由旁邊小徑上去。其教育宗旨清楚地反體制,香港的家長若不希望孩子受到現行教育折磨,或可循此學習另一接近自然的管道。四年了,如是另類,不知招生如何?

二十年前,區先生定居台灣東海岸鹽寮,後來輾轉流離。目前蟄居香港,但未有固定居住場所。他曾借用大嶼山神學院、聖母神樂院等地興辦自然協會,如今正等待西貢海島鹽田梓的居民借出地方,做為永久會址。那是一處沒人住的廢村,原住民都搬到西貢,祖屋和多間教堂都空置。

自然學校主張小班教學,將大自然融入課程和遊戲內,提供親近自然的學習環境。如今更設立有機耕種區,讓師生和家長接近泥土,栽種蔬食、以及各類植物。當然除了學習成為農夫,他們也研發一套數學和美術教育。

區紀復在台灣過清貧生活,我去參訪過。五年前在香港行山,更邂逅兩回,不意今日在此巧遇。看其理念落腳在此屯門小山之下,猶兀自堅持,心裡慨嘆自是良多。如今背著寒山,面對紅塵人間,擇此地為家,莫非也是一種天命。

還有一回,從藍地水塘下山,因為多半沿溪邊走路,林相較為豐富,大頭茶等大型喬木集中於此,但多數仍是造林之木,遠不若西貢等地森林的蓊鬱。此一灌溉水塘乏人嚴格監看,常有人偷偷地釣魚,製造髒亂。而半途,邂逅一塊「1958年」的造林石碑,彷彿更認識了此地造林的緣由和歷史。

水塘下方的虎地下村,則有一香火鼎盛之廟,藍地南安宮。附近有廣闊多樣的自耕農菜園,切割成好幾塊,種植著各種蔬果,更有大片西洋菜園的產銷機制。循此村徑出,可接富泰邨社區,不少自耕農由此到來。但住在富泰邨社區蜂窩般大樓的住戶,知道後頭山區,還有此一精彩菜園的,恐怕還是不多。

不小心邂逅此一美好地方後,有空時,我常到此。嘗試著更深度地認識,香港愈來愈稀少而珍貴的小農菜園。

出處:遠流出版《四分之三的香港:行山‧穿村‧遇見風水林》

 

回到讀享生活文摘首頁

 

上一篇 下一篇
比特幣:預示未來貨幣形態和體系的實驗 由重工業中心轉向文化大都會的魯爾區(Ruhr)
書人觀點
健康醫療
職場求生
世界瞭望
精采人物
品味生活
歷史解碼
新知探索
自我成長
文藝漫遊
親子教養
商業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