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讀享生活文摘 > 書人觀點

金庸最像自己作品裡的哪個角色?--楊照|《曾經江湖:金庸,為武俠小說而生的人—金庸的武林1》

作者:楊照


金庸寫武俠小說,非常重要的一項成就,就是創造了令人難忘的角色。這些角色既鮮明,而且多,從寫小說的角度來看,非常不容易。光是寫出鮮明的性格,寫了一兩個,這沒問題,但是他要寫那麼多個。這麼多的角色都能讓我們在閱讀小說的時候,不只看到了、感受到了,而且會記得,會難忘。

這樣的一項成就,於是在金迷之間刺激出一種特殊的遊戲。我相信很多喜歡金庸的人都玩過這個遊戲,就是你會去分析自己,或朋友,或名人(新聞上甚至歷史上的名人),並問這樣一個問題:他(她)最像金庸筆下的哪一個角色?當然,一定也有人問過、想過,如果套用在金庸本人──寫出這些角色的小說家──身上,他又最像自己筆下的哪個角色呢?

我也認真想過這個問題,而且找到了答案。當然,我的答案可能跟大部分讀者所得到、想到的答案都不太一樣。不過,我有我的道理。

第一條道理是,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破除理所當然的偏見,也就是想到「金庸像誰」的時候,不必然要先從小說中的男主角裡去找。金庸當然寫過很多精彩的男主角,從陳家洛開始,到袁承志,到郭靖,到楊過,到張無忌,到蕭峯,到令狐冲,一直到韋小寶等等。如果你想問金庸最像誰?千萬不能一下子就限縮在這些男主角身上。金庸之所以了不起,是因為他寫了很多配角,這些配角在人物個性上和主角同等精彩。同時,金庸的武俠小說和龐大的武俠小說傳統最不同的地方,就是他擅長寫女性,還寫了好多個令人難忘的女性角色。

另一條道理,則牽涉到我對小說寫作的基本認識,也就是我們該如何理解作者和他所創造出來的角色之間的關係。

什麼樣的角色對作者來說最難寫,而且雖然最難寫,但他還是寫了?意思是,有一些角色,作者本身如果沒有那樣的個性,或者沒有那樣的知識,或者沒有那樣的興趣,或者沒有那樣的品味,他就寫不出這種角色。

從這個角度看,那最像金庸本人的角色,應該是最難寫的。先讓我們用排除法,比如腦海裡馬上想到一個,絕對不會是最難寫的,那就是郭靖。郭靖很容易寫,老實說我也會寫,就是把他寫得笨笨的,但是因為笨,反而認真努力;又因為他那麼認真、那麼努力,所以天道好還,經常會有好的事情、好的運氣掉在他頭上。這就是郭靖。

也絕對不會是楊過。楊過很清楚就是一個偏執的人,只要掌握了他那種偏執個性,包括他對小龍女那一心一意、激烈昂揚的愛情,就可以寫得出來。是的,我也會寫,我覺得我也可以寫得出小龍女。

張無忌的難度高一點,因為張無忌初時非常天真,一路誤打誤撞才成為明教教主。但後來他開始一點一滴地學習,什麼叫做人情,什麼叫做勢利,什麼叫做世故。只是張無忌還是不能跟另一個最難的角色相提並論,也就是我的答案。

金庸最像誰?如果我們從「他沒有那樣的個性就寫不出那樣的角色」的道理來看,那一定是黃蓉。

黃蓉是最難寫的,如果金庸沒有那樣的特質,是無從去捏造、假裝出來的。黃蓉身上所具備的第一個特性是豐富的學識,還有興趣,尤其她的學識和興趣是連在一起的。第二個特性是她的調皮、她的狡猾,以及雖然狡猾卻不討人厭的那種幽默感。沒有這種個性的人,很難憑空去想像出來。

先講第一個特性,黃蓉的學識與興趣。《射鵰英雄傳》裡有一段非常精彩的情節,就是郭靖和黃蓉遇到了瑛姑。這一段情節在講什麼?竟然是數學!(當你看武俠小說的時候,心裡應該不會想到,竟然能讀到艱難的數學題?)

黃蓉遇到瑛姑,見到一個老太太正全神貫注地盯著地上一堆竹片,竹片大概四寸長、兩分寬,黃蓉一看就知道這是拿來算數用的,被排成商、實、法、借算四行。黃蓉瞧了一下,已知這個老太太正在計算五萬五千二百二十五的平方根。這個數學題目我們都學過。答案是多少?黃蓉心算一下,脫口而出「二百三十五」。老太太嚇了一跳,不理她,繼續去撥她的算子,果然算出了二百三十五。

瑛姑臉有怒容,似乎在說,這麼一個小姑娘,不過是湊巧猜中,別在這裡打擾我。她又做下一道算術,這次題目是什麼呢?三千四百零一萬二千二百二十四的立方根。瑛姑剛把算子排好,才算出一個「三」,黃蓉就把答案給了她:「三百二十四」。瑛姑布算好久才得出答案,果真是三百二十四。

直到郭靖、黃蓉準備離開,瑛姑得知黃蓉是桃花島主的女兒,而她苦習算術就是要闖桃花島救人,於是就想動手。黃蓉也瞭解到眼前這人是爹爹的仇人。

黃蓉用什麼方式報復、修理瑛姑呢?這個劇情安排也太有趣了。本來想吵架的,但黃蓉靈活的腦袋馬上想出一個更惡毒的方法,她用竹杖在地下細沙寫了三道算題,第一道叫做「七曜九執天竺筆算」,第二題是「立方招兵支銀給米題」,第三題叫做「鬼谷算題」,說現在有個東西,不知道數量多少,只知道三個三個數剩下二,五個五個數剩下三,七個七個數剩下二,問這個東西有多少個?

瑛姑不由得呆呆出神。等到郭靖、黃蓉出了林子安全了,郭靖才問黃蓉,沙上畫了些什麼?


黃蓉笑道:「我出三道題目給她。哼,半年之內,她必計算不出,叫她的花白頭髮全都白了。誰教她這等無禮?」


這是黃蓉發洩怒氣的方式。但如果金庸不是對數學有興趣,如果不曾鑽研過中國古代的數學,他怎麼寫這一段?還不止如此,靖蓉二人得到瑛姑的三個錦囊,有機會尋得段皇爺,但必須先經過「漁樵耕讀」四個關卡。

第一關很難過,又有瀑布急湍,又有金娃娃魚,要靠著郭靖使出千斤墜和降龍十八掌,好不容易才過這一關。到了第二關,想必也非常困難。卻見一個樵子做什麼呢?在唱歌,唱的是〈山坡羊〉的曲兒:「城池俱壞,英雄安在?雲龍幾度相交代?想興衰,苦為懷。唐家才起隋家敗,世態有如雲變改。疾,也是天地差!遲,也是天地差!」小說還向讀者解釋,這是宋末流傳於民間的調子,曲詞隨人而做,很顯然是樵子自己作的詞。

這時黃蓉心裡轉著念頭,其實是發愁的。樵子後來又唱了兩首,黃蓉忍不住喝了聲采,樵子轉頭問說好在哪裡?


黃蓉欲待相答,忽想:「他愛唱曲,我也來唱個『山坡羊』答他。」當下微微一笑,低頭唱道:「青山相待,白雲相愛。夢不到紫羅袍共黃金帶。一茅齋,野花開,管甚誰家興廢誰成敗?陋巷單瓢亦樂哉。貧,氣不改!達,志不改!」

她料定這樵子是個隨南帝歸隱的將軍,昔日必曾手綰兵符,顯赫一時,是以她唱的這首曲中極讚糞土功名、山林野居之樂……


黃蓉能在片刻之間做出這樣一首曲子,其實不是她真的聰明至斯,而是在桃花島時曾聽父親唱過。樵子聽得心中大樂,往山邊一指,就讓他們兩人上峯。這一關就用這種方式過了。

這一關很有意思。如果從武俠、武鬥的角度看,這一關根本沒打起來。但是換另一個角度,這一段情節在武俠故事中是最難寫的,因為不能只寫武功的本事,需要的是另一種本事,而這種本事在過去的武俠作品中,我們很難看得到。

黃蓉為什麼難寫?因為黃蓉身上具備許許多多本來不屬於武林的文化素質、文化成分,這是屬於傳統士大夫的東西,比如數學,比如詩詞。金庸運用這種方法,實質上改造了傳統的武俠小說。

武俠小說之所以存在,本就是因為士大夫的大傳統瓦解了,所以人們才回到小傳統──民間的武林、江湖,尋求虛構的想像與安慰。金庸卻把這種幫助華人在戰亂時期得以逃避和安慰的小傳統,也就是武俠故事,和士大夫大傳統的內容套接上。他所選擇最重要的連接點,就是黃蓉這個角色。

所以,黃蓉代表的就是金庸自己的文化底蘊與文化興趣,不然他怎麼可能寫得出這樣的黃蓉來?這樣的黃蓉,代表的是金庸本身的知識性好奇,以及他在知識上所做過的努力與能夠掌握的高度。再換另一個角度,黃蓉性格上的那種調皮、狡猾,還有幽默感,以及在危急時候總能繞一個彎,從別人想不到的地方去解決問題,這一部分應該也是金庸自己的性格,以及他的為人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出處:《曾經江湖:金庸,為武俠小說而生的人—金庸的武林1》

 

回到讀享生活文摘首頁

 

上一篇   
看似更生指南的教養守則:從看見心裡的傷開始──黃致豪 |《教出殺人犯Ⅲ》  
書人觀點
健康醫療
職場求生
世界瞭望
精采人物
品味生活
歷史解碼
新知探索
自我成長
文藝漫遊
親子教養
商業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