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流出版公司
遠流博識網
Best100
遠流俱樂部
智慧藏
華山文創
台灣雲端書庫
關於博識網 /
登入 /
加入會員 /
會員專區 /
購物車
熱門新書
讀享生活文摘
暢銷排行
得獎推薦
優質套書
套書大賣場
非常作家
讀書社群
超值集購
我要找
的書
會員享遠流全書系單書79折,VIP會員更優惠
YLib書香存摺,紅利折抵書價
7-11取貨付款
盲人國度
、
無力感世代
、
後悔當媽媽
、
恐慌來襲怎麼辦?
、
都是大腦出的錯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2002
2001
2000
1999
1998
1997
1996
1995
1994
1993
1992
1991
1990
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
至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2002
2001
2000
1999
1998
1997
1996
1995
1994
1993
1992
1991
1990
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
我和我最後的人生:35歲癌末教授的抗癌故事與生命體悟
活出真我的中年人生課:心理腫瘤科名醫超越失落與無常的生命洞察
金庸作品
金庸作品集
金庸漫畫
金庸茶館
文學‧小說
文學
小說
推理
企管‧資訊
商業理財
資訊
人文‧科普
自然
科普
歷史/地理
台灣
社會科學
哲學/思想
生活‧藝術
旅遊
時尚
生活風格
電影
藝術/設計
漫畫
文創好設計
心理‧健康
心靈
勵志
心理
醫療保健
親子‧童書
童書
繪本
親子教養
青少年書
教育‧學術
教育
學術
學習‧辭書
傳播
辭書
語言
有聲書
考試/學習
書目下載
心靈、勵志
心理、教育
文學、小說
企管、資訊
自然、科普
旅遊、時尚
金庸、推理
歷史、台灣
童書、繪本
健康、生活
電影、藝術
學術、傳播
辭書、語言
漫畫、有聲書
CD-ROM
首頁
>
讀享生活文摘
> 精采人物
是感恩,也是傳承--《做人做事做學問》林昭庚自序
作者:林昭庚
是感恩,也是傳承
我的一生幾乎都是在奔跑狀態,求學時期和生活奮鬥,工作之後忙著做事,很少有時間想到過往,但偶爾有浮生半日閒回想過去,讓我最懷念的,並非職涯專業稍有成就的名聲,而是那一段刻苦銘心的求學時光。
我出生在農村小康之家,父親崇尚儒學,教導六個孩子本分做人是家訓、好好唸書是責任。十八歲,是我人生的分水嶺,父親中風驟逝,我從無憂無慮落入需要到處打工為三餐奔波的境況。民國六十年代,工作難求,尤其對一個半工半讀的青年,時間和體力是唯一本錢。
今日回顧,那段艱辛的磨練竟然成為生命重新塑造的養分,送報、扛酒瓶、在酒家服侍各色人……種種滋味,成長在溫室中的孩子無緣品嚐,我在受挫中認識人情冷暖、懂得察言觀色;更在恩惠中明白將心比心的溫暖力量。那段期間,我學會堅忍、反省、同理心,我比同齡友伴更早掌握做事方法,以及善用時間兼顧課業。「千金難買少年貧」,一生最大的打擊,成為我一生最大的祝福。
一九九四年,我以《針灸學新論》一書獲得中國中醫科學院(前中醫研究院)一等獎,廈門大學出版社幫我出版學術傳記《針灸英傑——林昭庚博士》,二○一二年北京大學重新增修再版,完整記錄我與團隊一起完成的各種重大研究發現,用科學實證把中醫針灸帶進國際舞台的成就;第三版更名為《一代巨擘——針刺安全深度之父林昭庚博士》,以第二版為藍本,加入中央社之相關報導,完整記述我的求學歷程、臨床醫學研究,以及《中醫針灸》實證醫學的學術成就及參與社會公益事蹟,由我的母校中國醫藥大學於二○一九年出版。
超過五百頁厚厚一本學術傳記,一篇篇記錄了我數十年歲月全力以赴的學術成果,偶爾在夜闌人靜時,回想來時路,我自問:「為何一個從農村出來的鄉下孩子能夠做這麼多事情?沒有留學背景的人,為何有那麼多優秀的人物願意加入團隊和我一起奮鬥?我是否有做對一些事?」
檯面上看到的是結果,背後總有一些能夠結合眾人之力,創新中醫針灸精華的原因。我總結自己一生做事做人,大概依循三種準則,一種是儒家忠恕的精神,一種是道家捨得的智慧,一種是佛家利他的境界。
回顧從小家庭教育,父親耳提面命的就是「要踮腳尖的東西不要拿」,這個告誡默化成我一生不與人爭的個性,不爭就能共生,共生就能和眾,一起成就更大的事。父親的儒家中庸及忠恕思想影響我一生,為而不爭、隨緣不執,「恕」字拆開就是「如心」,以己心換他心,凡事換位思考,難事也能迎刃而解。
中醫學理與道家哲學一體二面,學習中醫讓我領悟道家陰與陽,是對立又統一的矛盾概念,「捨得」亦是同樣的概念,要得便需捨,這是做人處世的微妙藝術,存乎於心、相輔相成。
第三種是來自佛法的「利他」思想,凡事都要先想到對方立場,如果自己覺得賺很多,別人都笨到一直吃虧嗎?利他共贏,吸引更多優秀人才一起共事,讓事情往更好的方向發展,利他是成事和快樂的泉源,起於內心的快樂不就是利己嗎?
我一生教學,雖然學生無數,但是能和他們分享人生經驗和做事方法的機會卻很有限。我想,也許在專業以外,透過皮國立教授與陳倩姿女士的訪談和學術書寫,可以傳達我在人生路上遇見許多溫暖的靈魂,他們在我最需要幫助時,無私地伸出雙手。
《做人做事做學問》一書的書名用意,為自己寫,為學術寫,也為臺灣的中西醫結合寫,想留下深刻的心路,未來中西醫結合的前程,定會一棒接一棒為臺灣發光發熱,因為我深信醫者父母心,心之所向,善為依歸,一切的成就都會嘉惠在廣大病人的身上。
在科技日新月異、人工智慧席捲全球的時代,種種新知很快就成為歷史,唯有人性始終如一。我相信,保有良善利他的心,加上努力積極的人生態度,必能創造最大的幸福。這本書,是感恩,也是傳承。
出處:
《做人做事做學問.中西醫結合之父:林昭庚的學思歷程》
回到讀享生活文摘首頁
上一篇
從犯罪心理的角度思考我們養育孩子的方式|《教出殺人犯Ⅱ:「好孩子」與犯罪的距離》
書人觀點
健康醫療
職場求生
世界瞭望
精采人物
品味生活
歷史解碼
新知探索
自我成長
文藝漫遊
親子教養
商業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