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讀享生活文摘 > 品味生活

食物是記憶,是文化,是愛與療癒 ——柯沛如《用愛發酵》

作者:柯沛如


在台灣長大的日子裡,我不記得餓肚子是什麼滋味。

連家庭影片裡拍到自己看繪本看到一半大哭,媽媽溫柔地在攝影機另一端說的是:「小如不哭,等一下要吃冰淇淋喔!」

兒時記憶中豐衣足食,這安穩的成長過程,奠定了我和食物的友好關係。

生長於一九八○年代,在台北士林山上念小學那六年,是我人生難得單純滿足的日子。記憶中,每天午餐的便當有肉有菜,都是家裡親手做的。打完籃球後,回家路上可以在公車站旁的攤子,用零用錢買個熱騰騰的碗粿果腹。

雖然在台北長大,我的成長過程離食物的源頭不算遠。家附近有間鰻魚工廠,回家路上總喜歡逗留,看著工人裝著一袋接一袋咕溜咕溜的漆黑鰻魚。隔壁鄰居家的傳統梯田,大石頭砌成了美麗風景。我一個人在院子裡玩時,看著農夫們長時間在大太陽底下工作,知道餐桌上的食物就是那樣種出來的。媽媽時常帶我上傳統市場,乾淨的小手從一雙雙要嘛黝黑、要嘛指甲下有著深紅血跡的手裡接過新鮮青菜魚肉。雖沒親身經歷過辛苦,可是腦中有個印象:食物得來不易。

十四歲那年,我隻身前往美國波士頓郊外住校念書。飄洋過海,第一次感受到心靈的飢渴。印象最深的是學校老師第一次帶我們到亞洲超市,面對著滿牆看似熟悉的食物,一股激動湧上心頭。購物籃裡滿滿裝了好幾盒可以微波加熱的真空包裝白飯、海苔香鬆、米果。我想念溫暖的家,與餐桌上總是擺滿熱騰騰食物的幸福。

但是,能夠沉浸在他國文化裡,是更深的渴望,因為世界上還有這麼多不一樣的人事物。我央求父母讓我到西方念書,就是希望藉由美國的多元民族社會來認識這個世界。出了國,我便睜大眼睛,竭力吸收各種資訊和文化體驗。

還記得剛到美國第一年在波士頓同學家過復活節,朋友媽媽在後院藏了兩套不同顏色的復活蛋,發給我們一人一個籃子收集彩蛋。一套塑膠蛋裡藏了各式各樣新奇的巧克力和糖果。意外的是,朋友媽媽竟然在另一套彩蛋裡給我們一人藏了一條性感丁字褲,我拿到的是淡藍色有蕾絲邊的樣式。她說:「這是現在最流行的『維多利亞的秘密』(Victoria’s Secret),大小剛好可以塞在蛋裡。」對於在保守華人社會長大的我來說,這真是震撼的文化體驗。(酷媽不知道我沒有看過真的丁字褲,尷尬地收下後,到現在還放在抽屜裡沒穿過。)

高中時,跟同學回到她在北卡羅萊納州夏洛特的家,第一次過感恩節。從小在家吃東西,都得在桌子前坐著好好吃;但在朋友家,我們下午窩在沙發上看電影吃爆米花和冰淇淋,晚餐時我們圍坐著分享今年的感謝,吃烤火雞,還有他們家特製的醃漬西瓜皮和胡桃派。派上頭滿滿的胡桃,飄著焦糖的香味,厚實又帶有沙其馬的鬆軟,最好再配一球香草冰淇淋。第一次吃胡桃派就被征服,就此留下無法取代的感恩節的甜蜜回憶。

在美國留學期間的文化體驗,都連結著食物的印記。在我生命往後的日子裡,只要再聞到、再吃到,當年的記憶立刻鮮明湧上。

念威廉斯大學(Williams College)時,我創辦口述歷史組織「讓我告訴你一個故事」(Let Me Tell You a Story [Storytime]),透過每週一次的活動,邀請學生、教授、職員分享重要的生命故事,鼓勵一種打開心胸、聆聽彼此的群體文化。我們會為故事分享者烘烤他最喜歡的餅乾,各個不同的餅乾風味,為每次的分享註記了味道的記憶。

在一次次陪伴講者探索、準備他們故事的過程中,我深刻了解到:即使有著不一樣的文化與生命歷程,但不管你從哪裡來,富裕還是貧窮,男或女,年少或年長,我們其實並沒有那麼不同。我們都希望快樂、被愛與受尊重,但我們也都得面對失落、失敗與孤獨。我看到真誠、無偽裝、無修飾的故事,能卸下人與人之間的高牆。

二○○九年大學畢業前,幾個特殊的機緣讓我去了泰北、開普敦和紐奧良當義工,還去了西班牙、英國和義大利念書。全世界跑了一遍,對於多元文化的渴求終於暫時滿足,我回到台灣,準備好好聆聽自己的文化,用不同角度認識成長的土地。這時,身體突來的疾病卻帶我走上了另一條路,好像在跟我說:「等等,妳還有東西要學。」

面對免疫疾病,不為人知的辛勞其實是身心的孤獨擔憂。曾經的關節肌肉疼痛、全身性的疲累,只有自己懂。曾經我帶著賭氣的心情,隻身一人前往美國灣區學習食療。在陌生的領域裡尋尋覓覓,開著車自己去看醫生、買菜、上課、當志工。那是一段孤單又疲憊的路。

當時我一心為了對抗免疫疾病在美國研究食療,後來卻意外發現:食療不只是營養學,吃什麼、不吃什麼,並不是食療的重點。重點是更大的人生功課:學習聆聽身體說的話、認知共好的療癒選擇、動手播種和下廚、踩進泥土走入農田、認識自己的文化和所在地的殖民前飲食文化,以及釐清社會植入的價值觀和發掘真正認同的價值觀有何不同。

在我透過食療關照自己的過程中,我幸運地認識了一群食農界的友人,他們不只提供了我療癒身心的食材,更讓我看到在面對地球整個大環境的問題時,也能創新思考,跳出傳統的商業經營模式,提出解決方法;他們以群體為優先考量,帶著希望走在這條路上。

從他們身上,我學到,食療不只是一個人的事。我們從來不是獨立個體,每一個人、每一個動植物都與我們緊密連結著。真正、長久的健康,需要建立在健全的社會群體和永續的大自然中。我們每天可以透過食物選擇愛與療癒自己,以及非常重要的,學會愛與療癒這個世界。

這些食農朋友用心熱愛這片土地,竭盡所能地提供給我們美好的食物與養分。為了回應他們的愛,我創辦了「食物文化合作社」(原名Real Food Real Story,二○二二年更名為Food Culture Collective),以基金會的形式,讓他們的故事被更多人聽見與傳頌。在這本書裡,除了分享自己的經歷之外,也希望這些美國慢食界的聲音,能為讀者帶來新的飲食觀念。

而我,從一開始孤單地面對身體疾病,到漸漸了解整個大環境與我生活的小世界是如何產生關連、互相影響的。當我越是了解大環境發生了什麼問題,包含農業用藥、單一作物、食物浪費、消費者完美主義等,我越是清楚知道,為什麼我的身體會有這些反應,為什麼要和自己好好共處如此不易。

我也認識其他朋友,不論是過敏或更複雜的狀況,即使外表沒有明顯的症狀,內心卻暗自承受著疾病帶來的苦惱。夜深人靜時、不能參加聚會時、不能達到期許的人生目標時,自己好像被世界遺忘了。

也許你也和過去的我一樣,因為身體病痛而感覺孤單。明明身體已經那麼辛苦了,還要加上心理上的傷。也許你有家人朋友正在面對病痛,卻不知道該怎麼陪伴他、支持他;也許你已身為父母,有心想要更有覺知地過生活,為孩子打造一個不同的家庭文化。翻開這本書吧!

這本書敘述一個喜愛人與文化的台灣小孩,在食物的帶領下,踏上了一段全新的旅程,花了十多年重新認識自己,以及自己和這個世界的關係。這是一本寫給你們的書,也是寫給十年前的我的。沒有遇上生病這件事,我不會碰到這麼多充滿希望的人,正體驗著用不同角度看世界。幸運的我,在面對疾病時擁有許多選擇,讓我有能力去反思、打破從小以來和自己相處的方式,讓食物幫著我愛與照顧自己。

透過這本書,我想告訴十年前的自己:你已經走在療癒的路上了,這個過程直到生命結束的那一天前,都不會停止。

透過這本書,我也想告訴你們:我也許不能完全了解你目前面對的困難,不過我願意陪在你身邊,在你覺得無助的時候替你加油。前方的道路雖然充滿著未知荊棘,但同時也有無數精彩的果實在等待有心人。


出處:《用愛發酵:和食物對話,從我到我們的療癒之路》

 

回到讀享生活文摘首頁

 

上一篇   
還要去找尋一塊淨土嗎?| 國學大師王邦雄《走出莊子的逍遙路》  
書人觀點
健康醫療
職場求生
世界瞭望
精采人物
品味生活
歷史解碼
新知探索
自我成長
文藝漫遊
親子教養
商業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