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流出版公司
遠流博識網
Best100
遠流俱樂部
智慧藏
華山文創
台灣雲端書庫
關於博識網 /
登入 /
加入會員 /
會員專區 /
購物車
熱門新書
讀享生活文摘
暢銷排行
得獎推薦
優質套書
套書大賣場
非常作家
讀書社群
超值集購
我要找
的書
會員享遠流全書系單書79折,VIP會員更優惠
YLib書香存摺,紅利折抵書價
7-11取貨付款
如是我聞:金剛經筆記
、
第二堂人生國文課
、
貓小鈴的奇妙日常
、
波西傑克森7
、
職場Z世代使用說明書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2002
2001
2000
1999
1998
1997
1996
1995
1994
1993
1992
1991
1990
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
至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2002
2001
2000
1999
1998
1997
1996
1995
1994
1993
1992
1991
1990
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
我和我最後的人生:35歲癌末教授的抗癌故事與生命體悟
活出真我的中年人生課:心理腫瘤科名醫超越失落與無常的生命洞察
金庸作品
金庸作品集
金庸漫畫
金庸茶館
文學‧小說
文學
小說
推理
企管‧資訊
商業理財
資訊
人文‧科普
自然
科普
歷史/地理
台灣
社會科學
哲學/思想
生活‧藝術
旅遊
時尚
生活風格
電影
藝術/設計
漫畫
文創好設計
心理‧健康
心靈
勵志
心理
醫療保健
親子‧童書
童書
繪本
親子教養
青少年書
教育‧學術
教育
學術
學習‧辭書
傳播
辭書
語言
有聲書
考試/學習
書目下載
心靈、勵志
心理、教育
文學、小說
企管、資訊
自然、科普
旅遊、時尚
金庸、推理
歷史、台灣
童書、繪本
健康、生活
電影、藝術
學術、傳播
辭書、語言
漫畫、有聲書
CD-ROM
首頁
>
讀享生活文摘
> 書人觀點
從不被愛中,練習「選擇」──黃惠萱讀《不被愛的女兒》
作者:黃惠萱 ( 臨床心理師 )
母愛無所不在,療癒「母愛創傷」也成為每個人的必修課題,關於這類主題的書籍愈來愈多,有些作者是走過創傷的過來人,他們用自己的療癒故事,帶給你痊癒的力量與希望;有些作者是專業人士,像是身心醫學方面的教授、醫師或心理師,他們偏向用疾病的角度去看待母女創傷,會在病因與治療方式上有較多著墨。
《不被愛的女兒》的作者凱倫・安德森是作家,也是人生教練,她是Mare的創辦人,致力於推廣女性自我照顧,從書裡你可以發現她也是療癒母女創傷的過來人。這本書像是一本資深講師的授課講義,清楚地涵蓋了從窒息母女關係中走出來,到重建自我的每一段過程,她仔細地列舉出你可能會遇到的難關,並根據這些主題做清楚的開導與指引。
以「設立界線」為例,我們都很清楚設界限的重要性,但具體該怎麼做呢?假設你的困擾是「我該怎麼樣讓我母親不再對我大吼大叫?」,書裡提供了簡單明確的指引,有兩種設定界線的有效方式:
第一,「要求-好處模式」,你可以這麼說「請停止對我吼叫(要求),如果妳停止吼叫,我就能更加專注在妳想對我說的話(好處)」;第二,『要求-後果模式』,你可以說「請停止對我吼叫(要求),如果妳不停止吼叫,我就要離開(後果)」。
簡單明瞭的指引讓人很好理解,也很容易具體實踐,而且專業及可信度並不會因此而打折扣!作者不是身心醫學專業人士,但是她本身接受過心理治療,並且廣泛閱讀跟自我成長,本書的後面列舉了所有對她療癒過程有幫助的專家與書籍,她融會了許多對母女關係成長有益的知識,拓寬了自己的認知架構,閱讀這本書時,你若對某個主題的知識特別有興趣,可以參考作者列出的大師作品,繼續擴充自己的大腦資料庫。
書裡有各種心理治療法的濃縮,像是認知行為治療(CBT)中特別著重想法、情緒與行為的區辨,腦神經醫學方面有關於杏仁核、海馬迴、前額葉如何影響人們的資訊,也有正念治療(mindfulness)的核心觀念,教讀者用好奇的態度,練習當觀察者,保持旁觀卻不加入的態度,藉此保持心智專注,減少被情緒帶著走的機率。這還是我認得出來的幾種治療學派,也許你會在閱讀時發現更多自己熟悉的概念,然後驚訝地發現「哇!原來可以這樣聯想/運用呀!」。
我最欣賞的觀念是作者提到「愛是一種選擇」,愛跟人類其他情緒一樣,是一種正常的感覺,是一種我們可以「選擇」的感覺,如果你練習去感受愛,就像我們練習肌肉放鬆一樣,利用可以幫助放鬆的想像、動作或環境,引發自身的放鬆反應,然後讓身體對放鬆更加熟悉,最後達到可以隨時讓身體自由進入放鬆狀態的程度,同理,我們也可以練習感受愛,當你想到你愛的事物,辨認出自己感受到愛時的身心反應,像是心頭變柔變暖,肚子溫熱等感受,當你熟悉愛的感覺,就像熟悉放鬆反應一樣,你就可以隨心所欲地選擇「愛」。
當「愛」的感覺變成你可以自由感受的選項,你的愛就不會再陷入仰賴外在條件的困境了。面對母親的時候,你可以選擇愛,你不用每次都選它,但你永遠有這個選項,你對自己擁有創造力與掌控權。你是否能夠愛,已經不再依附於你母親的言行,你不用依賴她,也不用改變她,因為你擁有不需要條件也能感受到愛的能力。
重新以母親的角色照顧自己,是母愛創傷療癒中的老生常談,同時也是萬分重要的課題,關於這點作者提出一個挺有創意的觀念,她建議我們「
將生下你的女性跟『母親』的角色分開
」,你的母親永遠是你的母親,但是你可以從她的角色、故事和信念脫離,你可以從世界上各處每個人(包括你自己)身上,發掘並吸取源源不絕的母愛能量。
愛不是一種身分,無法光靠血緣維持,也不能用角色扮演。愛是一個選項,愛不等於你要忍受對方惡劣的行為,愛不等於你接受對方的批評或羞辱,愛是生命裡屬於你個人全然自主的「選擇」。當你的愛與被愛不再依賴於母親個人的言行,你只需要用別的方式去學習與做事,獨立之路很長遠,過程難免會心生忐忑,作者一直提醒你,
無論你現在做出什麼選擇,你永遠可以改變,別擔心。
出處:
《不被愛的女兒》
回到讀享生活文摘首頁
上一篇
下一篇
童年目睹母親出軌,造成長大後扭曲感情觀 |《綻放如妳》
【Pictopia書系】透過繪本閱讀模糊年齡界線,抵達自在平等的開闊宇宙 | 編輯說書
書人觀點
健康醫療
職場求生
世界瞭望
精采人物
品味生活
歷史解碼
新知探索
自我成長
文藝漫遊
親子教養
商業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