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讀享生活文摘 > 自我成長

如果今天是生命中的最後一天,你會怎麼看待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

作者:愛智者書窩 鐘穎心理師



如果今天是生命中的最後一天,你會怎麼看待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

那些不能原諒的人是否能夠放下了?那些不美好的經歷是否會被你視為一份禮物?那些做到的人發生了什麼?就是接受。

本書的封底寫著:除了「愛的藝術」,你還需要學習「接受的藝術」。看到這句話時我笑了。因為我曾為《愛的藝術》寫過推薦文,所以它看起來像是對著我來的。但你知道嗎?這句話完全正確!

如果你曾經聽過「正念」療法的益處,或者聽過「與陰影和解」這句話。他們的核心其實都極為類似,那就是接受。

接受什麼?接受問題、接受不美滿、接受現狀、接受過去、接受此刻的處境,接受那些被我們拋棄和拒絕的面向。易言之,我們需要對當下的一切說「好」。

或許你聽過這個故事。佛陀將人生各種痛苦比喻成一枝射在你身上的箭,當我們受了箭傷(被拋棄、得癌症、失業、離婚)時,我們需要的不是問為什麼?為什麼這枝箭偏偏射中了我?這枝箭是誰射的?它的材質如何?射箭者有什麼目的?我要向他理論。我們需要做的是救治箭傷。但「抗拒」接受現實卻是第二枝箭,它會使我們的箭傷雪上加霜。

否認帶來了另一層的痛楚。

你可以試著對自己連續七次的說「不」!然後再對自己說七次的「好」!然後觀察自己有什麼反應?不會讓我們感到緊繃、防衛、甚至會有點憤怒。但說好的反應卻截然不同,它會讓人覺得受到安慰、開闊、以及心情愉快。而抗拒就是說「不」。

主動地對我們的處境說「好」,不代表我就要喜歡眼前這個人,或喜歡發生在我身上的狀況,而是要認清有哪些東西是我們能夠掌握的。關鍵在於接受。因此沙特才說:「人是終極的自由。」因為我們可以選擇讓自己以什麼態度來面對現況。

這本書簡單又深刻。

作者讓我們知道,關於接受這件事,我們只需要三個步驟:承認、連結、寬容對話。我把它濃縮並用榮格心理學的語言詮釋如下:

第一,承認。「承認」具有療癒的效果,而且我們都有能力辦到。順應此刻的感覺,然後承認它,就會啟動我們的大腦皮質,促使大腦的皮質下區域變得平靜。例如,「某某,你現在很煩惱、覺得自己很痛苦。」

用我的話來說,承認意味著接受自己的無常與不完美(也就是陰影),承認那就是我的一部分,但卻不是我的全部。我們重新認同回失落的自我面向(不健康的、醜惡的、偷惰的、封閉防衛的),我們的心態就會神奇地從否定轉為肯定。是的,那就是我的感受,就是我所遇到的事。

第二,連結。它意味著將注意力放在共通的普世經驗,告訴自己這些感受同樣發生在許多人身上,只要知道我們從屬於某個群體,就會覺得好過很多。例如「某某,世界上有許多人都像你一樣,經歷過一樣的事情。每個人都會犯錯。」

榮格所談的「原型」也是這樣的概念,發生在我們身上的愛恨情仇以及痛苦危機,無不是普世性的經驗,一旦能瞭解它,我們就能得到安慰。佛陀曾用類似的方法教導了一位喪子的母親。痛苦的母親尋求佛陀的幫助,佛陀告訴她,如果想要擺脫自己的喪子之苦,就去找一戶從未死過親人的家裡,跟她們借點種子(或一杯水)。可想而知,那位母親沒有成功。但她卻因此明白了,人人都承受著喪失親人的痛。她因此將注意力從自身轉向眾生。

第三,寬容對話(talk kindly)。它的意思是運用觀想的方式寬容地對待和安慰自己:「你會沒事的,你會平安度過難關。沒事的,你會越來越好。」我們在這裡可以使用「你」或自己的名字來替代「我」。藉由名稱的轉換來拉開與問題的距離。研究指出,當我們使用「觀察我」(observing ego)時,就不再陷溺於自身的思緒當中,也不再一味認同自己的想法,因此能夠放鬆下來。

書寫之所以能做為一種療癒,正是源於此因。今年夏天我也會和黃英老師合作一起開發書寫療癒的方案,再邀請大家一起參加、用文字記錄自己的生命經歷、痛苦、與成長。

用深度心理學的語言來說,我們喚醒的或許是兒時受到他人所關愛照顧的經驗。我們重新「退行」到這樣的狀態裡,重新變成一個需要受照顧、且值得受照顧的人。作者更教導我們,如果寬容對話很困難(在我來看,那些幼時缺乏正向經驗的當事人更不容易做到),可以改成對他人「傳達關懷」。也就是想想自己在面對什麼人或動物時,能夠傳達這份單純、溫柔的愛。無論是自己的孩子、寵物狗都可以。

承認、連結、寬容對話。每天花幾分鐘複誦這些話,改變就會開始發生。而各位讀者你知道這整件事最棒的地方在哪裡嗎?那就是這三個步驟全部都是由自己完成的,你無須假手他人。易言之,他讓我們感到自由。

自我關懷最弔詭的地方就在這裡,它不會使人軟弱,反而會讓人變得更堅強、柔軟、和開放。當我們越來越少抗拒,心情就會越來越平靜。

待我們越來越能接受自身經驗時,就會打開接受他人的大門。對那些因為家人或他人的錯誤而受苦、憤怒的人來說,這件事非常重要。自我關懷是一切的起點,在這件事做得夠深之前,原諒以及和解不會到來。而原諒其實正是接受的極致。

當然,接受他人對我們犯的重大錯誤是非常困難的。但接受他人不代表我們要認同他們的行為,而是代表我們接納他們的人性。人性都需要關愛。那些傷害我們的人其實跟我們一樣,共享同一份需求,脆弱而且愚蠢。當我們的心再度感受到對他們的憤怒時,沒有關係。我們要做的仍然是承認、連結、並對自己寬容以待。我們不是聖人,這些憎恨感是我們的一部分。承認自己並不喜歡這個人或眼前的處境。接受自身的抗拒念頭,療癒就會開始。

接受無常吧!我一直很喜歡這句話:「如果你現在不能快樂,你就永遠不能快樂。」為什麼?因為人生不會永遠順風順水,不會每件事都稱心如意、水到渠成。作者說,「如果你非要諸事順心才能快樂,註定招來憂鬱。」萬事皆流,如果讀者不懂這個意思,不妨打開水龍頭,讓水流過你的雙手。這就是當下,它會不停地轉換、流動。

因此境遇就像流動的河水,時時變動。美好的、不美好的;健康的、不健康的;快樂的、不快樂的;平靜的、煩躁的。這都是我們的生命,都是我們的一部分。如果你今天就得死,請讓這所有一切共同成為滋養你這一生的肥料,而不是令人生厭的垃圾。

即使是在狂風暴雨之中,我們仍然能從雨水低落在石頭的聲音中找到平靜。向當下臣服,我們才會經驗到可能性,否則我們就會失去選擇,只能任由痛苦抓住我們。

在童話故事《綠野仙蹤》中,桃樂絲和他的狗狗托托一起待在了龍捲風的中心,沒想到那裡異常平靜,等龍捲風消去之後,他們的房子掉了下來,壓死了邪惡的東方女巫。

故事用一個極為童趣的方式描述了接受的藝術。如果我們能夠接納暴風雨,不僅能獲得平靜,甚且能除去那些威脅著我們的情結。

面對痛苦,我們唯一能做的事就是開啟覺知。痛苦雖然不變,但卻因此消溶於廣大的意識之湖裡。金恩博士說:「能驅散黑暗的不是黑暗,而是光明。能驅散恨的不是恨,而是愛。」同樣的道理,書裡告訴我們「能夠驅散抗拒的不是抗拒,而是接受。」

追問原因,不如追尋意義。在親子衝突或伴侶爭執中最容易出現這樣的例子。詢問孩子為什麼不讀書了?為什麼不聽話了?追問原因的結果毫無例外,它們總是淪為相互指責。但追尋意義卻不同,它使人們接納現狀,並開始尋求解決方法。

因此如果當下的情況令人痛苦,例如被炒魷魚、被提分手或離婚,我們還可以用一個更高的觀點(也就是靈性的觀點)來看待這件事。這意味著我們不去思考「我遇到了這件事」,而是思考「這件事是不是為了我而發生的」?

易言之,它是一場倒楣的意外,還是具有更高的成長目的?

榮格在與他的老師佛洛伊德決裂後就曾做了必須殺死齊格非(Siegfried)的夢。這個夢顯示了他與佛洛伊德的衝突(因為佛洛伊德的名字是Sigmund,字音很相近),但他卻把這個夢解讀為歐洲未來的命運(預示了德國的興起與世界大戰)。這兩種觀點的夢詮釋都是正確的,但後者卻使榮格的眼光引向了更偉大的事物。或許在那樣的傷痛過程裡,他需要這樣的詮釋來勇敢地走上自己的心理學之路。從此觀點言,他的詮釋才真正殺死了齊格非(也就是佛洛伊德的象徵),成一家之言!

因此我常認為,解夢的最高目的必須符合「個體化」的宗旨。原因無他,只因它會使人追尋更高的、成長的意義!接受也可以在這個層次裡發生,它是一個預兆,源於更高事物的提示,猶如《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裡出現的老國王。他或拿走了你十分之一的羊(也就是讓人失落和沮喪),但卻向你保證了寶藏的真實存在。

我們需要做的,是臣服於命運、臣服於當下,摒棄對抗,然後跨過未知的大海與沙漠,在那裡,或許也有屬於我們的平靜與自由正在等待著我們。


 

回到讀享生活文摘首頁

 

上一篇 下一篇
雷克.萊爾頓首部科幻小說《深海的女兒》自序先睹為快 顯化是種鍊金術,把生命中的鉛鍛鍊成金 |《顯化效應》
書人觀點
健康醫療
職場求生
世界瞭望
精采人物
品味生活
歷史解碼
新知探索
自我成長
文藝漫遊
親子教養
商業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