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讀享生活文摘 > 自我成長

坦誠地將自己的「壞」認領回來 | 蘇予昕

作者:蘇予昕/蘇予昕心理諮商所所長


個案阿凱告訴我:「心理師,好像只有來這裡諮商的時候才能做自己,我在現實生活中完全不可能說這些話、呈現這個模樣……」如果公司有票選好好先生,阿凱肯定可以拿第一名;但這份「好」卻讓他遭受同事的軟土深掘、主管的差別待遇,甚至連曖昧對象最終都只發給他「好人卡」。

笑臉迎人的阿凱每天回家後都很不舒服,還經常做把那些欺負自己的人都殺了的夢,醒來後繼續檢討自己,我怎麼能那麼「壞」?這樣想是不對的等等,陷入一個「這世界很過分,我也不夠好」的無盡循環。

我分享了一句長年以來自己最受用的名言:「與其做好人,我寧可做一個完整的人。」(來自心理學大師卡爾榮格)但阿凱不解地問:「到底『好』與『完整』差別在哪?難道我們要放任自己當個壞人嗎?」

如果你也好奇,到底該怎麼在「個人需求」與「討人喜歡」之間找到平衡點,這本《你不必成為一個好人》作者劉珍明將從原生家庭、職場與婚姻中的血淚體驗,提煉出最深刻的答案。

我們的成長過程中,大部分的人得面對嚴厲、擔憂與忙碌的父母,他們總是很累、很煩、連自己的情緒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因此兒時還幼小的我們往往會因害怕無法反抗,而選擇隱忍下來,甚至發展出「討好」的能力,以求獲得一點點爸媽的關愛及認可。

這個能力不會因為長大就消失,更有可能越訓練越敏銳,只要瞥見老闆一個不悅的眼色,伴侶一個失望的神情,我們就自動化地開始想讓對方開心,或是對方要我做什麼,我順從照做就對了。

可是,能量不滅定理,內在沒有被關照的情緒不會消失,而是累積在我們的細胞器官裡,變成無法預測的未爆彈;一兩次有目的性地妥協尚且無傷大雅,但如果忍讓已變成一種常態,則會讓我們身心處處破洞,無意識地洩漏我們其實很不爽的訊息。

在書中,作者特別提出了好人經常出現的「被動攻擊型行為」,好人們常以為是對方暴躁易怒,但鏡頭拉遠後,才驚訝地看見自己其實也緊抿嘴角,一副無法苟同的表情,雖然不發一語,卻依舊能讓對方更加火大;所以,別以為只有罵人、打人才叫攻擊,嘔氣、冷處理、陽奉陰違、脫口而出不敬的話等都是攻擊的形式。

聽完我對這本書的分享後,阿凱才恍然大悟,他想起嚴格強勢的父親,從來不允許自己哭泣或表達憤怒,乖乖聽話即是最快從懲罰解脫的方式,因此他出社會後,尤其是面對老闆,就算內心再怎麼不認同,也都點頭稱是,但阿凱回想自己那個點頭的表情,其實一點都不甘願。

接著,我開始和阿凱討論,既然我們無法永遠當好人,那就要坦誠地將自己的「壞」認領回來,透過這一面的情緒來認識自己,也練習接納此刻真實的自己,最終,疏通情緒後的溝通,那才是有建設性的、成人式的互動。

好人們最常使用的互動模式叫做「猜心術」,我們會用自己的理解去猜測對方應該會想要什麼,小劇場瘋狂上演,卻忘了要和別人核對。反過來說,好人們也超希望別人能猜中自己,甚至會認為「這不是common sense嗎?對方怎麼不知道?」、「他怎麼可以這樣說/做?」、「我是怕你生氣才不跟你說的,幹嘛這麼兇!」……以上這些都是因為好人太常用「自我中心」的心態猜測,導致誤會與衝突的案例。

我們都不是彼此的蛔蟲,沒有人能完全理解另一個人,除非我們願意表達,以及願意專注傾聽。

作者認為,只有「溝通」能讓我們不必再當好人,卻過上更快意順暢的人生!真是令人再同意不過了,「做自己」從來就不是指我行我素,因為我們並非只要自己開心就能滿足的動物,與他人的連結和歸屬更是基本需求。

最後我也想向讀者們釐清一個觀念,溝通絕非是指撇除情緒的「理性溝通」,反而要認真傾聽自己的情緒,很推薦大家嘗試作者每天十分鐘的「溝通日記」練習:

第一步驟:描述今天遇到的溝通情景,承認內在感受到的情緒。

第二步驟:用旁觀者的角度回顧和反思自己。

第三步驟:寫下對這個經驗的領悟與感謝。


相信這本《你不必成為一個好人》能讓因人際關係而困擾的夥伴們被深深同理,獲得重新出發的力量!


出處:《你不必成為一個好人:從令人疲憊的人際關係中釋放自己》

 

回到讀享生活文摘首頁

 

上一篇 下一篇
對方問妳「什麼時候方便?」的時候,不能回答「隨時都方便」| 《讓男人追著妳跑》 接受是以冷靜態度直面現實,調整觀點,使你看清前方的路 | 《接受的藝術》
書人觀點
健康醫療
職場求生
世界瞭望
精采人物
品味生活
歷史解碼
新知探索
自我成長
文藝漫遊
親子教養
商業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