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讀享生活文摘 > 世界瞭望

父母究竟要當到幾歲?育兒沒有盡頭所招致的後果

作者:川北稔


現在四十歲以上繭居狀態者是在二十多年前,也就是一九九○年代中期開始陷入繭居狀態。當時的諮詢窗口對於繭居的認識遠遠低於現在,提供職前訓練與庇護性就業等單位也不如目前普遍。換句話說,無法立即成為職場戰力的人缺乏可以利用的制度。即使鼓起勇氣前往諮詢,只會一頭撞上欠缺有效支援體系的「高牆」,導致這些家庭被迫長期面對繭居問題。

高齡的雙親過世後,中年的繭居子女該如何生活,是繭居問題的一大課題。討論這項課題時,有時會出現「父母死後」一詞。然而奇妙的是,說出這句話、擔心死後的,不是送走父母的子女,而是早子女一步離開人世的父母本人。即使走到人生的盡頭,仍舊無法卸下身為「父母」的責任。

隨著年老體衰、行動受限,難以前往窗口諮詢,即使好不容易打起精神抵達窗口,卻又得不到打從根本解決問題的辦法。這些筋疲力竭的父母最後只得放棄期待子女好轉。

走到這步田地,這些家長在諮詢時會改為請教:「我死後該留下多少錢給孩子才夠呢?」甚至減少就醫次數,就是為了多留點錢給子女。先不論這種想法是否正確,不少家長認為自己能為孩子做的,就只剩下遺產了。

這句話隱含了好幾種層次的「放棄」。首先是不再期望子女踏出家門或工作,其次是無法和子女討論往後的情況,最後是無法把子女託付給其他親戚,也不再期待行政機關會伸出援手。

「我死後該留下多少錢給孩子才夠呢?」

這難道不是屢次經歷絕望、失去信任,才會說出的話嗎?

育兒沒有盡頭時

父母總有一天會老去。家庭社會學者春日Kisuyo指出,現代社會認為,老年人的理想死法是「今天活跳跳,明天死翹翹」(生前沒任何病痛,猝死時毫不痛苦);實際上,在這個每兩人就有一人會活到九十歲的時代,日本人的晚年真相是「病懨懨,息奄奄」(年老體衰,難以自理生活)。

這些家有繭居子女的父母在此時反而容易陷入「樂觀思考」,認為:「既然我養孩子養得這麼辛苦,好歹死的時候會輕鬆一點吧!」以為不需要擔心晚年的健康狀態,能夠照顧子女一輩子。能做如是想的,自然是有著豐沛資金、對健康極有自信的家長。然而在漫長的晚年期間,即使是擁有大量資源的父母,恐怕還是會擔憂財力與健康狀態。

除此之外,不少父母因為意外罹病,無法繼續照顧子女。因此理想狀態是,立刻著手當下做得到的準備,而不是把一切都交給死後。父母面對自己晚年的方式會影響如何建立支援體系。

為人父母都明白,育兒不是只會帶來快樂的時光,也必須付出許多心血。然而他們恐怕不曾想過孩子一繭居就是二、三十年,或者沒料到自己過了七、八十歲還得照顧子女、給予金錢援助、為親子關係煩惱……到底父母該養育子女到幾歲呢?

儘管許多家長費盡心力尋求相關機關協助,卻也擔心引來子女反抗,漸漸覺得「維持現況也好」,或是認為「自己育兒方式有問題才把孩子養成這樣」,把繭居問題視為自己的責任,猶豫是否應當向外求援。而好不容易尋求協助,卻又遭到對方批判教養方式不當。種種挫折導致子女繭居的時間不知不覺愈來愈長,家長的心態也逐漸傾向外人無法理解,能依靠的只有自己人了。

在此情況下孤軍奮戰的結果是,當家長邁入晚年或經濟陷入困境,極可能導致悲劇發生。直到問題嚴重才終於發出求救訊號,但此時外界也難以伸出援手。難道沒有辦法盡早開誠布公,尋求外界支援嗎?

向外求援不代表「拋下孩子不顧」。所謂的「自立」,不是一個人孤伶伶地住在無人島上獨自生活,而是有問題時能適時依靠別人,以免遇上難關時倒下。


──以上摘錄自《80/50兩代相纏的家庭困境
(8050問題の深層:「限界家族」をどう救うか)
川北稔/著 陳令嫻/譯 蔡伯鑫醫師/審定


出處:《80/50兩代相纏的家庭困境》

 

回到讀享生活文摘首頁

 

上一篇 下一篇
練習有涵養:決定美的人,就是感受到美的人 守護你的下班時間,或你所有的時間
書人觀點
健康醫療
職場求生
世界瞭望
精采人物
品味生活
歷史解碼
新知探索
自我成長
文藝漫遊
親子教養
商業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