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讀享生活文摘 > 文藝漫遊

農民藝術

作者:赫伯特‧里德(Herbert Read)

當我們在探索藝術所蘊涵的各種因素時,除了原始人的藝術之外,另外還包括距我們較近,屬於一些純潔簡單民眾的創作,也就是所謂的「農民藝術」(Peasant Art)。這個用詞的廣泛使用,使得人們無法認清它所代表的特殊現象的重要性。「農民藝術」並不是農民為了模仿上層文化階級的藝術所產生的藝術;也就是說,它並不是對上層藝術的一種劣質的抄襲;更不是出自上層繁複階級對農民簡單的生活和純樸的特質的喜愛。正確地來說,這個用詞應該局限於描述那些由文化落後的人民,依照他們天生本土的傳統,所創造出來的物品。他們的創作不受外界的影響;至少縱向而言,不受社會中層次比他們高或低的文化所影響;橫向而言,他們有可能會受到另一個國家的影響,但並不常出現。

農民所作的陶碗。希臘島嶼,十九世紀,維多利亞和亞伯特博物館
在這樣定義下的農民藝術具有許多的特徵。首先,它們從來不帶有那種所謂的「純」(fine)藝術的文臭氣,這是因為它們總具有應用性。它們的創作動力來自希望在日常用品,如衣服、傢俱、陶器、地毯之類的東西上,添加一些色彩和喜悅的感覺。藝術創作對這些農民而言,不該只是為了藝術本身而創作。其次,這些農民藝術也具有一種極令人驚訝的抽象程度。要不是趨向於幾何性的抽象,如芬蘭的地毯、羅馬尼亞的刺繡、和秘魯的陶器,就是在描述自然物體時,趨向於採用某種具有韻律感的裝飾形態,例如中歐的陶器、波里尼西亞的木刻、和捷克的刺繡。在許多情況下,如在希臘島嶼上和義大利,上述的這兩種趨向往往同時出現。

我們要如何來解釋這種抽象的傾向?往往我們得從裝飾中所採用的物質和技巧本質上著手。例如,在某些紡織的過程中,很自然地就會產生一些幾何圖案,主要因為它能與最簡單的紡織方法相配合。陶工在使用轉輪盤和帶有色彩的液態陶土來裝飾陶器時,也很自然地就會產生一些具有彎曲線條的圖案。另外,精巧的針線或繡花工藝又是最能代表自然形態的表現方法。至於學術界中那種傾向於直接而具有代表性的表象藝術,這在農民藝術中還從未出現過。農民從來不覺得這樣的作法會使得他所存在的世界變得更愉悅,他不願意只把單調的現實,用照鏡子的方式抄襲下來,而寧可在他的生活中增添些東西。

農民藝術的第三個特徵是它的保守性。因此在所有的藝術當中,農民藝術最難鑑定其創作的日期。往往一些簡單的圖案,會在數個世紀當中,演變但持續地存在。因為在農民的心中,並不存在那種需要不停地追求新奇感的慾望;他只要求一件物品應該讓人感到愉悅,同時在直覺上他又瞭解,他只要將極少數的一些圖案和顏色加以重組,便可以產生無窮種類的效果。

然而在農民藝術中,一件最讓人讚歎的特徵,或許該是它的普遍性。相同的圖案,相同的抽象形式,相同的造形和技巧,似乎同時在世界各處的土地上自然地出現。我曾經見到一件十八世紀由索美塞特(Somerset)出品的陶器,幾乎和第十世紀在中國生產的陶器沒有兩樣。挪威的木刻也和紐西蘭土著的木刻在表達形態上十分接近。我們如果把在英國取樣的刺繡,和在保加利亞或希臘的樣品相比,基本上並沒有什麼差別。我們在埃及墳墓中挖出的毛製刺繡衣物,大可來自英女王維多利亞時期鄉間人民的手工。

上述只是一些偶合性的例子。在這些基本的相似性之上,當然還存在著無數細節上的變化;在這些具有普遍性的因素之上,隨著各種氣候、習俗和經濟條件的差異,產生了許多個別的形態。

除此之外,我們還必須認識到創作物質和過程的本身條件所導致的影響。農民在用不同色彩的羊毛進行編織時,自然地會創作出某些幾何圖案來,而這些圖案極可能在彼此不受任何直接影響的狀況下,在不同的時刻,在世界不同的地區,重複地出現。那些進行編織的機械,便成了藝術家,這些機器再三地重複製造出類似的東西。著名的德國社會學家桑普(Gottfried Semper)非常喜歡這個觀點,認為它可以做為用來解釋所有形態和裝飾品起源的一個完整的物質理論基礎。

農民藝術的特徵和我們對藝術本質的討論有直接的相關性。它們顯示出藝術表達的衝動是一種天生的衝動,存在於最不具有文化素養的民眾身上。我們已經從布西曼人的藝術中,推出了類似的結論。然而布西曼人藝術(並不像黑人藝術)從未充分地表現出那種單純藝術中所具有的一些不具表象性的特徵。抽象本身並不是造作,學術派那種類似照相般的繪畫才是造作。

我在此必須指出,農民藝術中極少表達出一種宗教的情緒。當然也有許多屬於農民藝術的物品,如裝聖水的大杯子,和其他一些偶像,也採用具有宗教象徵性的符號來裝飾。然而他們創作這些藝術作品的動機,從來都和帶有宗教性功能的安撫神明、祭拜犧牲品,或提供宗教服務無關。他們的主要動機完全在人類身上,為的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增添些光彩。

*不具內容的藝術:陶器 Art without content: pottery 

陶器。中國(宋朝),960~1279年,維多利亞和亞伯特博物館
陶器製造是所有藝術當中最簡單又最困難的。所以最簡單,是因為它是最基本的;所以最困難,則是因為它最抽象。就歷史而言,它是最早出現的藝術品之一。人類最早的容器是把土壤中挖出來的黏土用手塑形後,再透過風和太陽烘乾而形成的。在那個時期,人類還沒有文字、文學,甚或宗教,就已經有了藝術。而且那時的容器,造形充滿了表達力,至今仍然使我們感動。之後隨著火的發現,使得人類能夠學習如何把他的容器變得更堅固耐用。隨後轉輪的發明,又使得陶工能在他的造形觀念中,添加上韻律感和一種上升的感覺。

到此為至,屬於這個最抽象的藝術的所有基本因素都具備了。然而我們要一直等到西元前第五世紀,這個陶器藝術才從它原來出身低賤的地位,演化到被當時世上所知最具感受力和智識水平的種族,利用來創作它最具代表性的藝術。

一個希臘的瓶器具有所有的古典和諧造形。那時在東方還有另一個偉大的文明,以陶器為其最被寵愛的,最典型的藝術,進而使得這項藝術發展的精緻程度,超越了希臘人的成就。希臘的花瓶代表了一種靜態的和諧,而中國的花瓶,一旦從其他文化和技巧影響的限制中解放出來之後,便達到了一種動態的和諧感。它不再僅是一種數字上的關連,更具有生命的活力。不再只是一個靜態的水晶體,而成了一朵綻放的花朵。

陶器的完美造形可用希臘和中國的藝術作為代表。在其他地方也可以找到與其類似的藝術品:如秘魯和墨西哥,中世紀的英國和西班牙,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和十八世紀的德國。事實上,像陶器這樣基本的藝術,往往與文明的基本需求相連。因此一個國家的民族精神和氣質,必然會在這項媒介上表現出來。我們可以透過陶器這個試金石,來評斷一個國家的藝術和它的感受力。陶器是一種純粹的藝術,不帶有任何模仿的意圖。與陶器最接近的雕塑,從一開始便在於模仿實體,因此要比陶器這種透過個人意志直接與造形相連的表現方法,相形遜色。陶器在造形藝術當中,具有最崇高的抽象度。

出處:遠流出版《藝術的意義:美學思考的關鍵課題》

 

回到讀享生活文摘首頁

 

上一篇 下一篇
藝術是一種直覺──關於藝術、美感、造形和表現 藝術和宗教
書人觀點
健康醫療
職場求生
世界瞭望
精采人物
品味生活
歷史解碼
新知探索
自我成長
文藝漫遊
親子教養
商業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