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八掌溪畔的泥巴路走向司法大道/翁岳生《憶往述懷:我的司法人生》 |
|
作者:翁岳生 |
臺灣司法史上最年輕、任職也最長的大法官──翁岳生的生命故事
我的故鄉在義竹,位於八掌溪畔。童年記憶裡,踩著雨鞋走過泥路雙腳溼熱的難堪、目睹美軍空襲後滿目瘡痍的慘烈情景、帶著竹簍到田裡撿拾剩落蕃薯卻不願偷採果實的苦澀、聆聽胡先德老師講述林肯奮鬥的故事……,在我幼小的心靈中,法律是什麼都還沒有輪廓,就已經知道法律可以救人、可以伸張正義,暗暗立下運用知識力量消弭戰爭、帶來和平的志向。
儘管求學之路多艱,人生際遇曲折離奇,千迴百轉之後,最終走上法律之途,考取臺大法律系司法組。
大學時通過司法官考試、參加司法官訓練所第四期(中途退訓),留德期間特別留意司法制度,並撰寫司法權憲法地位的博士論文;返國後,公法著作多半環繞在司法權與司法制度,因緣擔任司法官訓練所教席逾三十年;時運際會,出任最年輕、又是任職最久的司法院大法官;初任大法官時,參與奠定司法改革基石的審檢分隸專案小組,畢生難忘;臨退休之齡,獲李登輝總統提拔,接任司法院院長,又在陳水扁總統堅持下,續任院長,成為首任的大法官並為院長。
從農村子弟到司法首長,從司法學術研究到司法釋憲實務工作,從旁聽德國憲法法院開庭到親自主持憲法法庭言詞辯論,從職司憲法解釋到主掌司法行政,從催生憲法訴訟法到推動司法改革,加上無以數計的司法學術活動與司法外交之旅,一路走來,與司法的不解之緣,看似偶然,回首由幼及長的心路歷程,實又是必然,無心插柳,漸成濃蔭。
走在漫漫的司法長路上,受到多少人對我的提攜、扶持與慷慨相助,飽嚐無數酸甜苦辣的人生際遇與生命滋味,更有我個人對司法的深刻體認與理想願景。「司法」是人類有社會就有的制度,幾經演化,功能時有變遷,學說層出不窮。進入二十世紀,司法應是「有權利、必有救濟」的所在、人權保障的最後一道防線;「司」法還有更廣義的理解,就是稟持法的精神,奉行法治,這是我身為法律人的信念。
常有人問我:「什麼是我的成功之道?」其實,我只不過是「認真吃飯、認真讀書、認真工作」,從未因為擔任司法院大法官或院長而自覺成功。什麼是成功?我以為生活過得充實,就是成功。
只要確立目標、訂定計畫,然後集中精神、一心一意去執行,每一天都過得充充實實,就是成功的人。小學老師胡先德先生的兩句話:「精神一到,何事不成」、「盡人事、俟天命」,就是奮鬥人生的最佳註腳,受用終生,也是我生命故事的忠實寫照!(摘自序文)
|
出處:《憶往述懷:我的司法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