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流出版公司
遠流博識網
Best100
遠流俱樂部
智慧藏
華山文創
台灣雲端書庫
關於博識網 /
登入 /
加入會員 /
會員專區 /
購物車
熱門新書
讀享生活文摘
暢銷排行
得獎推薦
優質套書
套書大賣場
非常作家
讀書社群
超值集購
我要找
的書
會員享遠流全書系單書79折,VIP會員更優惠
YLib書香存摺,紅利折抵書價
7-11取貨付款
盲人國度
、
無力感世代
、
後悔當媽媽
、
恐慌來襲怎麼辦?
、
都是大腦出的錯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2002
2001
2000
1999
1998
1997
1996
1995
1994
1993
1992
1991
1990
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
至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2002
2001
2000
1999
1998
1997
1996
1995
1994
1993
1992
1991
1990
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
我和我最後的人生:35歲癌末教授的抗癌故事與生命體悟
活出真我的中年人生課:心理腫瘤科名醫超越失落與無常的生命洞察
金庸作品
金庸作品集
金庸漫畫
金庸茶館
文學‧小說
文學
小說
推理
企管‧資訊
商業理財
資訊
人文‧科普
自然
科普
歷史/地理
台灣
社會科學
哲學/思想
生活‧藝術
旅遊
時尚
生活風格
電影
藝術/設計
漫畫
文創好設計
心理‧健康
心靈
勵志
心理
醫療保健
親子‧童書
童書
繪本
親子教養
青少年書
教育‧學術
教育
學術
學習‧辭書
傳播
辭書
語言
有聲書
考試/學習
書目下載
心靈、勵志
心理、教育
文學、小說
企管、資訊
自然、科普
旅遊、時尚
金庸、推理
歷史、台灣
童書、繪本
健康、生活
電影、藝術
學術、傳播
辭書、語言
漫畫、有聲書
CD-ROM
首頁
>
讀享生活文摘
> 健康醫療
上廁所的大學問──小賈的極限健康狂想曲【直腸與結腸篇】
作者:賈各布斯 A. J. Jacobs
在蒐集健康資料時,我偶然發現一些奇怪的資訊,例如葛拉斯症候群(Capgras Syndrome),有這毛病的人會認為自己的母親(或姊妹、好友等)被一名長得一模一樣的假冒者代替了。還有一種疾病叫做「異食癖」(pica),患者會忍不住想要吃泥土、紙張、膠或黏土等東西。
可是此刻,有人正在告訴我這麼多年來我聽過最古怪、最莫名其妙的事。
這時我人在中城曼哈頓葛特斯曼醫師(Lester Gottesman)的辦公室,他在對我講述做過的一種非急需手術,而且他不只幫人做過一次,是好幾次。
那是幫想要改變放屁聲音的人做的手術。
沒錯,這些病人想要改變自己屁聲的音調。通常是想從高音改到低音,從短笛音調改到巴松管音調。顯然,聽起來更有美感,討人喜歡。
所以,他做了好幾種程序來調整紐約人的括約肌。「我想辦法要勸他們別做這個(手術),可是有些人對於放屁這件事耿耿於懷。」
我真不知道該對這個資訊怎樣反應才好?我想的主要是,要是革命來到,光憑這一點就很難讓革命出差錯。「嗯,我不同意大規模處決統治階層,」我們不得不承認,「但從另一方面來說,有這種讓放屁升級的整形手術潮流,我們真的是自找的。」
身為有實驗精神的記者,我不免猶疑是否該做這個手術,讓自己的屁聲轉為男中音。不過葛特斯曼醫師說這並無已知的健康好處,聽了這話真讓我寬心。
但我的確需要照顧好直腸等其他方面的健康,不能忽略掉我的屁股。我已經花了幾個月執著於吃的方面,卻還沒花一分鐘去顧到怎麼清掉體內垃圾,這看起來好像不太平衡、很不健康。
我可不像我兒子們是個屎尿屁粉絲,他們可以整個下午重複說「鱷魚屁」而樂此不疲。所以這一章我就放過讀者,不講過多的細節,多少用些柔焦鏡頭處理,好比專訪影歌雙棲的芭芭拉史翠珊(Barbra Streisand)時,電視攝影機會用的處理手法。
我會找到葛特斯曼醫師,是因為《紐約》雜誌的「過去八年來最佳醫師」名單上有他,而且套句他的話說,他寫過「狗屎一堆」的學術文章。
我第一次去那兒時,在等候室填好相關文件,上面有個標誌說「不准吃」。這似乎沒必要。其實「直腸」這個字眼就會讓你打消想吃墨西哥點心奇魯巴的食慾。
之後,葛特斯曼醫師把我叫進檢查室。他講話輕聲細語,細聲到我得傾身向前才能聽清楚。他的頭髮帶點橙色,亂蓬蓬地好像剛從床上爬起來。
「跪在這裡,脫下褲子趴下。」他說。
我照他的吩咐做。「你能不能告訴我大概會有多痛?」我回過頭問他。
「應該不會很痛,除非你想要。」
我聽了半哼半笑。我猜直腸病學家都必須記住十個這類回答,才能取得委員會認證,就和猶太人的塔木德經一定要有執行割禮人才能產生割包皮的笑話一樣。
檢查完後(過程比我「想要的」還痛得多),我們進入他的辦公室,聽他說明結果。
我在他的辦公桌對面坐下,他一臉關切。
「你上廁所的時候是不是也同時在閱讀?」
「那當然。」我說,「有誰不是這樣?」
「我看得出來你有這樣做。你有很顯著的痔瘡,雖然不是非常大,可是也不小了。」
這個診斷似乎太不公平了,是健身計畫進行以來最不受歡迎的消息之一。可以要我戒吃多力多滋零嘴,可以要我戒喝健怡可樂,但要戒掉上廁所閱讀的習慣?這實際上是人權法上明訂的啊!
葛特斯曼醫師很嚴肅。
「不要在上廁所時看小說,」他說,「也不要在上廁所時寫小說。要是你還繼續這樣做,遲早要開刀,割痔瘡的手術一點也不好玩。」
閱讀會讓你分心,使得你在馬桶上坐得比較久。坐馬桶會造成肛門的血管腫脹,結果就會讓痔瘡變大,這種情況前前後後影響了百分之七十以上的美國人。
我承諾不會在廁所裡放雜誌。然後又問了葛特斯曼醫師一些其他關於直腸的常見問題。
我應該多久排便一次?
有些熱心的健康專家說應該要經常排便,而且量要很多才行。我在《歐茲醫師》節目看到,有位腸胃專家極力誇獎撒哈拉南部地區的人每天排便三次,而且「分量就和我的頭一樣大」。還有,有的醫師力倡便便應該要呈現彎彎的S形狀。
葛特斯曼醫師在呼應美國大腸直腸肛門外科醫學會(American Society of Colon and Rectal Surgeons)的建議時,卻比較不那麼具體。他說,從每三天一次到一天三次都可以。彎彎的S形狀固然好,但不是非得如此不可。
我應該攝取多少纖維質才好?
很大量。美國國家科學院醫學研究所說每天應該攝取三十公克,這可難倒人了。一個蘋果(纖維質含量最高的食物)才只有三公克。
我什麼時候該去做直腸鏡檢查,看看有沒有直腸癌?
除非你家族史中有這種病症(感謝神,我家族沒有),大多數專家都建議五十歲才去做。
排便過後,我應該站著擦屁股還是坐著擦?
坐著擦,這樣比較容易擦乾淨,他說。
我是否應該去洗腸?
「沒什麼幫助,不過也沒害處。」洗腸的概念是把累積在腸裡的毒素洗掉,沒有多少科學證據支持洗腸有任何健康上的好處。(順便一提,作為我健康計畫的一部分,我的確去洗了一次腸,不過決定不要把過程鉅細靡遺寫出來。我不覺得有幫助或有所啟發,但可以告訴你,那感覺像是有人往你屁股裡噴水。)
蹲式排便行動
葛特斯曼醫師勸我不要在上大號時閱讀,這是個很好、但我不願意聽到的忠告。然而我知道得愈多,就愈曉得這不過是一半措施而已。
上大號要上得健康,根本就不應該坐馬桶,而應該蹲著上。
我曾經聽弗拉德說過蹲著上大號的樂趣;就是那個吃生肉、說我胸部扁平的穴居人弗拉德。他向我透露,他上大號時都是蹲在馬桶上的。由於我是新手,應該上網買個幫我蹲著上的用具。
那時我當他講這番話是穴居人的瘋言瘋語,沒加以理會,但說也奇怪,有如假包換的證據說蹲著上大號對你比較有好處。我發電郵去向葛特斯曼醫師求證,他也支持此說。
拉梅第(Daniel Lametti)在網路雜誌《頁岩》(Slate)上貼出的一篇很權威性的文章中指出,坐的馬桶是近代的發明,晚至十六世紀才出現。拉梅第引述《時代》雜誌上一位直腸病學家的話:「我們本來就不該坐在馬桶上排便,而是該蹲在野地裡排便。」
坐著排便比蹲著排便為腸子帶來更大壓力,造成痔瘡增加。有幾項研究都是針對這個議題。有位以色列科學家拿蹲在塑膠容器上排便的受試者和在高身馬桶上排便者做比較,結果蹲著排便的人平均五十一秒排一次出來,坐馬桶的人則是一百三十秒。而且,蹲者也說排便比較容易。
最熱烈的蹲派說這種姿勢可以預防癌症和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不過這些說法尚未獲得證實。
我按照弗拉德所說,在網路上找到蹲式輔助器,叫做「大自然平台」(Nature's Platform),顯然需求量很大,因為網站供不應求。
儘管說沒貨,我還是照樣下訂,幾天之後,「大自然平台」送來了。這個平台包括摺疊的金屬架,上面有白色膠板,中間有個洞,你自己把「大自然平台」組裝好,架到馬桶上,爬上去蹲在上面,實質上就是把美國標準的沖水馬桶改造成第三世界地面上的一個坑。
茱莉去開會了,我在她回家前安裝好平台,她一回家就往洗手間走,我等著看結果。
「不好玩!」她在裡面大叫著說,「一點都不好玩!」
她嘴裡這樣說,卻又一面哈哈笑。大自然平台的魅力實在無法擋。
茱莉在尿尿時試用了大自然平台,然後宣布說它「很有意思」。
「花才是比較傳統的禮物吧。」茱莉從洗手間出來之後,這樣告訴我。
我已經用了大自然平台兩個星期了,排便的確較快,卻使得閱讀在上廁所時成了危險的平衡特技表演。看書是更不可能了,這點應該會讓葛特斯曼醫師很高興吧。
順便一提,上完之後還有個健康小撇步:每次沖水之前,我一定蓋上馬桶蓋子,要不然含有細菌的馬桶水會把微霧噴出來,散布到浴室牆上和牙刷上。不用謝我,別客氣!
成效:第九個月
體重:七十二公斤
走路步數:二十三萬步
伏地挺身做到無力為止:五十八下
因為有研究說吃辣的東西可以降低飢餓感,因此早上我會吃些辣椒粉,吃辣椒的日數:十二天
整體健康狀況:我發現這個計畫很累人,不過怪的是,身心方面都一樣。一天有十幾次,我試著要想出什麼才是最健康的行動方針,卻常常迷失在互相矛盾的意見迷霧裡。
就拿跑步機來說吧!用了三小時以後,跑步機就開始散發出燃燒橡膠般的臭味,我兒子賈斯珀每次經過時總是捏著鼻子。這麼說,跑步機帶來的正面好處會不會被這些有毒害的氣體所蓋過呢?
要是我每天有多出來的一個小時,我應該去上健身房,還是去探望親人?所有講健康的書都強調親友的重要性。
我是不是應該鋪地毯,因為可以消音,抑或地毯會散發出過敏物質到空氣中呢?
我上餐廳吃飯要水喝時,該不該叫他們加一小片檸檬到水裡,因為檸檬汁可以降低升糖指數?還是要他們絕對不可以讓檸檬進入到這杯水約一公尺的範圍之內,因為微生物專家們說餐廳裡的檸檬塊充滿了細菌?
我買了一口蒸鍋,再沒有比蒸蔬菜更健康的了。不過我那口蒸鍋是塑膠的,我是不是在為自己做某種會擾亂荷爾蒙的青花菜呢?
我需要放寬心才行。
出處:
遠流出版《管他正統或偏方,就是要健康》
回到讀享生活文摘首頁
上一篇
下一篇
托爾斯泰說:將來的藝術…… ──蔣勳序遠流新校《藝術論》
吳明益:安安靜靜的鳥世界——我所認識的劉伯樂
書人觀點
健康醫療
職場求生
世界瞭望
精采人物
品味生活
歷史解碼
新知探索
自我成長
文藝漫遊
親子教養
商業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