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行政院新聞局創立光華雜誌,
薄薄的三十六頁,中英雙語記載著台灣當時的發展現況,
贈送給海外華人及國外友人。
多年來,隨著篇幅的成長和內容的與時俱進,
光華也以多元化報導與雋永圖文,
成為台灣向世界展現自我的知識橋樑。
1990年代開始,光華每月以五種語言版本
向全球一百六十五個國家及地區發行,
各國知名大學及圖書館幾乎都收藏光華;
詳實深入的報導,客觀精闢的評論分析,
讓光華成為全世界研究「台灣學」的珍貴資料。
二十六歲的光華,
見證了台灣1/4世紀的文化現象、
社會議題、傳統民俗、及趨勢新知的演化腳步,
儼然已成為收藏台灣人文瑰寶的代名詞。
2001年,在政府大力推動知識經濟的政策之下,
新聞局決定將光華雜誌累積的25年台灣文化寶藏,
以系統化、數位化的工程整理保存。
經由智慧藏公司耗資千萬、歷時半年的數位化工程合作之後,
將光華雜誌二十五年的中英對照文字與珍貴影像,
完整收錄在《光華雜誌智慧藏》知識庫系統中﹐
並增添多種檢索功能及「遠流字典通」之內容加值工具,
轉化為人人可用的「知識庫」型態,
回饋給社會、學校、及家庭。
《光華雜誌智慧藏》是政府推動本土知識經濟之範本,
也是研究台灣本土文化的重要文獻,
更是學校鄉土教育最豐富的主題教材資料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