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的話
郭明正:記錄遺老的餘音,傳續族群的文化
而由我的部落學習經驗也能看出,何以有許多浸潤於自己族群歷史文化的原住民朋友,對於日治文獻及專家學者的一些紀錄與論點有所疑義,主要問題便出在「族語障礙」所造成的無心疏失。但是,上述問題何嘗不是激勵、警惕著原住民族裔,提醒我們要勤於鑽研自己的歷史文化?
精選文摘
什麼是狩獵靈包?
賽德克族的語言沒有「獵人」一詞,因族中男子個個都是獵人。狩獵靈包是獵物的召魂包,裝著各類獵物的小肉塊,包括鼻端、耳葉尖端、連著睫毛的上眼皮,以及含獸毛的尾巴末端等,基本上以切自野豬為主。取各類獵物的鼻尖及尾巴的小肉塊表示有頭有尾,意指狩獵時不致漏獵
賽德克族如何傳述「洪水」的故事?
初次由族老的口述聽得「洪水的故事」時,誤認他們已受到基督宗教信仰的影響,以為他們所說的是《聖經》諾亞方舟的故事,也就不以為意。第三年拜訪了高德明牧師,他談到洪水的故事及「靈魂不滅」的生命觀時說:「Dakis,這你就錯了,那不是《聖經》裡的話語,那是我們祖先的遺訓。」
莫那•魯道是怎麼樣的一個人?
有一次,馬赫坡部落青年三、五人入山進行陷阱獵,回程途經布拉堵山區牧場時,不知何故竟宰殺了莫那的牛隻。族老表示 :「那幾位年輕人是故意的吧!他們說:『那頭牛沒有烙印,是隻野牛。』那裡怎麼會有野牛呢?而且大家都知道,莫那家的牛隻沒有烙印。」身為頭目的莫那一定要出面處理
起義六部落餘生者迫遷至川中島的經過如何?
記得從小埔社往大坪頂走的時候,我們要穿過一片森林,當時天上已烏雲密布,森林內又起霧,族人們以眼神彼此示意:「就是這裡了。」當時族中長者之間早已傳出「日人是假『遷我』之名行『滅我』之實」的流言,所以「就是這裡了」,即表示這裡是「滅殺」的好地方。
名家推薦
孫大川:用文字召喚祖靈的歸來
Dakis 雖然謙稱自己的力量「就這樣而已了」,但是豐厚的民族情感和數十年的反省、體察,Dakis 的「寫作深淵」把我們帶進了賽德克族人幽曲的宇宙觀、歷史觀、價值觀和生活美感世界,令人驚嘆、疼惜。關於每一個議題,Dakis 常不厭其煩地深入賽德克族語的語根和奇特的表達方式
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