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螞蟻世界 螞蟻放大鏡
如果人類突然消失,地表會回復平衡;
若螞蟻消失了,數萬種生物就要跟著消失。
──威爾森
螞蟻,這類看來弱不禁風,隨時有喪命之虞的微小昆蟲,一向是人類熟悉的「老鄰居」;然而我們所不知道的是,在人類尚未出現的數千萬年前,螞蟻早已經以十分進化的社會化生活型態佔據了廣大的地表,並存活至今!究竟螞蟻有何特殊,能熬過地球環境數次遽變,演變成今日能與人類抗衡的地表優勢物種?
現在,《螞蟻•螞蟻》一書將帶你進入神秘的螞蟻世界!威爾森和霍德伯勒將一九九一年榮獲普立茲獎的學術巨著《螞蟻》(The
Ants)濃縮改寫成精華普及版《螞蟻•螞蟻》,讓我們有了認識螞蟻的最新最可靠最完整方法──翻開《螞蟻•螞蟻》,你將接收兩位學者八十餘年的研究功力,如同戴上專研螞蟻的特製放大鏡;螞蟻的一絲一毫,一舉一動,都具現在你面前!
(上文第一段改寫自台大昆蟲系系主任吳文哲為《螞蟻•螞蟻》所寫的導讀〈與螞蟻共舞〉)
----------------------------------------------------------------------------------------
發現螞蟻世界
霍德伯勒&威爾森/《螞蟻•螞蟻》作者
大家都說科學能夠跨越國界的藩籬,將不同的特質融合成一個普遍為眾人所接受的簡明知識體系。我們二人以明顯異於學術傳統的途徑踏入科學這個領域,因為我們在童年時期都享受到研究昆蟲的樂趣,而且在心智發展的關鍵時期得到大人的支持與鼓舞。簡言之,我們在童年的「蟲蟲時期」進入這個領域之後,很幸運地一路走來從未被迫放棄這個興趣。
霍德伯勒的夢幻奇遇
霍德伯勒的啟蒙地點在巴伐利亞,時間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一場大規模空襲即將把戰爭帶入德國本土前夕的一個美妙初夏時分。當時七歲的他住在奧克辛福特(Ochsenfurt)這個中古小城裡,他的父親卡爾(Karl)是一位駐紮在芬蘭的德國軍醫,正獲准休假返家。一天,卡爾帶著伯特散步穿過森林,二人只是沿途邊走邊談,到處看看。但是,這次漫步卻對伯特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卡爾是一位相當積極又熱心的動物學者,尤其對螞蟻社會情有獨鍾。他深入鑽研許多寄居於蟻巢裡的奇特小型蜂類與甲蟲,並成為這個領域的世界知名專家。他一邊沿著小徑步行,很自然地就隨手翻開石塊與小木塊來看看究竟下面有哪些生物。
其中一塊石頭下面隱藏了一個木匠蟻(carpenter
ant)的大型群落。這種螞蟻的體表呈現閃亮的黑棕色,當蟻巢短暫暴露於陽光下之後,工蟻就瘋狂地奔跑去抓住外型類似蠐螬(grub,譯注:金龜子類幼蟲,通常呈白色短胖的新月形)的幼蟲與包覆在繭內的蛹(未成熟的姊妹),並迅速退入蟻巢的地底通道。這個突發的影像攫住了伯特的注意力,讓他終生難以忘懷。這真是個奇特又美麗的世界,打造得如此成功而完美!在一剎那間,一個完整的螞蟻社會呈現在他眼前,在他腦海中觸發了夢幻般的影像;很快地,牠們就像水銀瀉地般,迅速地鑽入地底世界,重新恢復那種超乎我們想像的奇特生活方式。
戰後,霍德伯勒在家裡養滿了小寵物,有時甚至養了狗、老鼠、天竺鼠、一隻狐狸、魚、一隻大型的蠑螈、一隻蒼鷺與一隻穴烏。伯特最感興趣的是隻養在小藥瓶裡,會吸食人血的跳蚤,他讓這隻跳蚤吸食自己的血。由此可以看出,他在幼年時期就已經開始嘗試從事科學研究。
最重要的是,父親的身教以及母親的愛心與耐心,在在都鼓勵著他開始豢養螞蟻。他將採集到的活生生螞蟻群落養在人工蟻巢裡進行研究,試著認識當地的許多螞蟻種類。他繪製牠們獨特的結構特徵,觀察牠們的行為,熱情也與日俱增。此外,他還培養出採集蝴蝶與甲蟲的嗜好。他對於各式各樣的生命開始滋生出無法磨滅的興趣,從此,他的最大願望便是投身生物學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