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認為【表演工作坊】在民國七十八年九月三十日首演的《這一夜,誰來說相聲》可能是【表坊】歷年來的劇作中,最具有反應時代脈動的一齣戲。
民國七十六年九月我入伍服役,七十八年七月退伍。在軍中的這兩年裡,台灣的社會發生了多少大事,你們還記得嗎:廢除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解嚴)、國會全面改選、開放大陸探親、台幣巨幅升值、股市上萬點、房地產狂飆、蔣經國先生逝世……,而大陸那邊,則爆發了「六四天安門」事件。為什麼我會記得呢?因為以上的那些「大事」,每每都會讓我們這些阿兵在軍中停止一切休假,全面備戰警戒。在社會面臨著四十年來未有之大變革時,【表坊】卻正在孕育《這一夜,誰來說相聲?》這齣戲。
其實,從《這》劇的六個段子的安排上,就可以清楚的知道,它在企圖為兩岸分隔四十年後的接觸,找尋相互了解的立足點:
Ⅰ離航──從一九四九年的「分離」開始談起。
Ⅱ難民之旅──兩岸分隔之後的各自「落地生根」。
Ⅲ語言的藝術──兩岸各自陳述那表面不同、本質不變的成長經驗。
Ⅳ四郎探親──分隔四十年後,台灣老兵首度踏上大陸的「重回故里」。
Ⅴ大同之家──試著模擬兩岸在「談判桌」上「秤斤論兩」的找尋和平統
一的可能性。
Ⅵ盜墓記──兩岸攜手合作,重新挖掘﹝找尋﹞屬於中國人的集體潛意識。
《這》劇的成功,其實不在於他締造的絕佳票房和空前的演出場次紀錄,他的成就,除了是對於「相聲」這種語言藝術的技巧,有更進一步的發揮之外,《這》劇站在這樣一個獨特的歷史轉捩點上,著實有著它超越一般藝術作品的珍貴價值。
記得當時,我一面在排演書姚一葦老師的《紅鼻子》,一面努力抽空趕回到【表坊】,加入《這》劇的排練和發展。常常趕到【表坊】時,映入眼簾的,都是立群和金寶縮在牆角,專注而激烈的在快速、反覆的「對詞」,而賴老師的面前永遠攤著一大堆紙紙片片,一旁排演助理立美的筆,無聲飛快的記錄著.....。這樣的景象,持續了四個月,四個月後,《這》劇演出了。但是,那個景象卻也永遠的留在我的腦海中。
如果說,《那一夜,我們說相聲》是【表坊】的「開山之作」,那麼《這一夜,誰來說相聲?》實在堪稱是【表坊】的「顛峰之作」了。
───(摘自《賴聲川:劇場3》後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