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府第一任教育部長曾志朗在任僅二十一個月,下台前在大學校長會議一篇「神鬼戰士」的告別演講,悲壯令人動容。曾志朗後來接任中央研究院副院長,積極推動國際研究生院招生有成,繼續帶領腦神經科學研究團隊,如今逐漸嶄露頭角。

  曾志朗在政黨輪替時由新任總統陳水扁三顧茅蘆從國立陽明大學校長位置敦請出任教育部長。他一開始就宣佈將推動兒童閱讀運動,陸續又推動生命教育、資訊教育等政策,離職前一個月並推出創意教育白皮書。曾志朗說自己早半年即有辭意,因為規劃從內心教化的教育政策大方向都已在那裡,行政院宏觀規畫大學教育這一環和新校園文化的九二一災校重建都已完成、上軌道,所以開始想念學校的實驗室了。

  不過,後來覺得尚未完成藝術教育規劃,曾志朗說,藝術教育可帶動學生熱情,建立心中一把美的尺度,可據以衡量及維護社會公益;而大學整併工作也還未真正啟動,曾志朗認為,若再有半年,可把高教這一環落實。

  板橋火車站的九年一貫創新教學博覽會吸引教師五萬人參加,更令曾志朗覺得只要給予教師信心,帶動其熱情,投入教育,教學創新這件事可以好好做,九年一貫國教課程的困境也可以度過。

  曾志朗原定九十一年二月一日宣佈大學整併已爭取到行政院新台幣二十幾億元經費,加上原來剩下的相關項目經費,有近五十億元經費要給研究型大學,這是第一次有人大膽挑出經費引導大學往研究型大學發展,但分類不是分等,也有經費鼓勵教學大學,另外還有十億元擬先協助解決和改善督學多年來訪視學校看到的問題,以建立督學權威。

  一月中旬知道要被換掉,曾志朗在一月下旬的大學校長會議發表「神鬼戰士」告別演說,令人感動,如今他回想說,神鬼戰士不只指他,還有很多人,都是上戰場鎩羽而歸,包括行政院長張俊雄,那時整個團隊被換掉,有點可惜,若繼續下去,教育政策可穩一點,很多改革不會那麼有挫折感,主其事者不同,底下人要重新來一遍,看法做法不一樣,教改會發生不必要的波折。

  一卸任教長職務立即轉任中央研究院副院長,負責國際研究生院推動,曾志朗去除大學疑慮,先後與台大、清大、交大、陽明、中興等大學、國防醫學院等七所學校合作開設七個學程,已有來自歐洲、美國、加拿大、紐西蘭、印度、馬來西亞、印尼、越南等東南亞國家近五十名外國研究生申請,今年預定增加到七、八十名,民間企業團隊也捐建國際研究生院學生宿舍一百五十個房間。

  曾志朗原來在陽明大學的腦神經科學研究團隊,這時在中央大學設立認知與神經科學研究所,他的妻子洪蘭教授借調去當所長,中研院也與其合作,腦部分與行為、語言、認知等方面最近有很多研究成果在專業期刊發表,眼動儀、腦波、誘發電位、功能性造影(核磁共振腦造影)、頭顱穿刺等技術,以及腦磁圖建造與研究,都在發展,陸續發表文章,研究團隊逐漸被國際認識。

  兩週前全世界有三個重要會議,曾志朗的研究團隊都派代表參加,古巴的腦圖連結關係會議,有兩人發表文章,舊金山的認知與神經科學年會,團隊投了四篇文章,並由實驗室研究員代表出席,香港邀請世界名人討論腦神經科學,團隊實驗室去了十一人。

  曾志朗說,認知與神經科學研究中心的實驗室一共有師生約三十人參與研究,中研院也參與合作,要慢慢帶動,對於自己培養的研究生表現很滿意,還有一些人最近送出去與國外合作,留在當地實驗室研究,國內可說從零到有,至今努力十年,從中正大學到陽明大學,再到榮總合作、中研院、中央大學,這個實驗室正在嶄露頭角,學生青出於藍,在全世界的學術舞台有所貢獻,也期待他們對人類知識做出很大貢獻。

  曾志朗表示,總有一天會退休,他會整理一生的看法和經歷,有些故事想講或寫、甚至拍電影,夢想會去完成,現在已開始點滴在做,例如在「科學人」雜誌兩年來的專欄將整理於八月出書,希望未來能讓大家評論、思考與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