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昏時分,K來了。

  也許是因為跟她只是數面之交,也許是我的表情有點怪,她紅著臉羞澀地對我說:「怎樣才能學好英語呢?」大概是她看到前不久我參加了一次全都是美國人參加的會議,所以認為我的英語非常棒吧。

  「你的程度如何?」

「程度呀,說不上什麼程度。也像別人一樣上過幾個補習班,但還是不行。可是我的工作需要會英語。我一到那時候就著急,但又沒條件參加公司的講座或補習班……」

  「我知道一些學外語的訣竅,教教你怎麼樣?」

  我首先跟她說明了這個訣竅的原理。

  「學外語也應該用學母語的方法。好好想一下小孩學說話的過程。你看見過哪個小孩出生後,父母就一個字一個字地教他,告訴他哪個是主詞、哪個是動詞、形容詞、副詞嗎?父母不管孩子聽不聽得懂只是在不停地說:『咦,我的小寶貝,真漂亮。餓了吧,喝奶吧!咦,尿尿了,尿這麼多呀。尿布都濕透嘍。』從父母的口中,從電視裏,從街頭,這樣那樣的話都會傳入小孩的耳中。孩子到了一兩歲時突然會說話了,連父母都覺得很驚訝。『親愛的,這孩子今天叫我媽媽了。』

  從此孩子的單字量將一發不可收地多起來。『媽媽好漂亮』,『爸爸好』,『我想奶奶了』等等。有時候還會把爸爸叫成『親愛的』,讓人捧腹大笑。

  不管怎樣,孩子開始說話的一大特點就是說的都是他經常能聽到的話。小孩最早會說的話都是『媽媽』或與之相近的詞,然後是與吃有關的詞。『親愛的』也是如此,也許小孩認為那就是媽媽爸爸的名字呢。」

  「那就是說,只要多聽聽就行了嗎?」

  「那倒不是,因為我們不是小孩,小孩的大腦說白了就像一張白紙,可容性很大。但成人的大腦幾乎已經達到了飽和狀態,已被各種所見所聞裝得滿滿的了。不是有很多這樣的人嗎,跟他說了好幾次的事,他一會兒就忘了。就拿學電腦的事來說吧,無論是DOS還是Word,小孩馬上就能學會,而且以後靠自學就能完成全部的電腦課程。而大人呢,即使是很簡單的問題,反覆練了幾天幾夜,還是要問別人。這是為什麼呢?電腦可真是太難學了,大人總這麼想,所以就沒有接收新知識的餘地了。大人總是不知不覺地將接收到的各種資訊分析整理後,分門別類地儲存在大腦中已形成的知識框架中。大人不能像小孩那樣『啊……,這個是這個,那個是那個』,他們總是刨根問底地弄清所有的來龍去脈後,才能踏踏實實地接受其內容。」

  「啊,就是說,他們先弄清單字是什麼意思,句型又是什麼,再從整體上把握句義,最後才去接受它,對吧?過去教英語用的也是這樣的方法吧?」

  「如果只是單純地為了能讀、能理解英語的話,雖不能算太大的錯誤,但終究還是錯誤的方法……」

  「什麼?終究是一種錯誤的方法?就是說,不用這樣做,也能學好英語,是嗎?」

  「是啊,我們在學校所學的方式,其實是很不經濟、很奇怪的方式。大多數人在分析理解英語文章時,一般來講是怎麼做的呢?首先查生字,然後把主詞、動詞、受詞區分開,再譯成韓語,如果意思通順了就看另一篇文章。但我們平常讀韓語文章時,也是這麼做的嗎?當然不是。如有不清楚的詞彙,只是再細讀一遍,就算過去了。讀英文是不是也應該這樣呢?其實韓國人對待本國語言和以英語為母語的人對待英語應該是一樣的。」

  「不用查字典,也不用知道語法什麼的,能理解是什麼意思就可以了,對吧!」

  「嗯,你的理解能力還不錯。這就是我所說的訣竅的主要內容。只要領悟到這一點,就能悟出自己學習的竅門。儘管最終那將與我的方法完全一樣。」

  「啊,我知道是什麼意思了。但我實在沒時間,我是說沒時間去獨自悟出竅門。您現在就直接教我不行嗎?」

「呵呵,那可不行。至今我已免費教了許多人,可能是因為免費吧,沒有幾個堅持到最後的。說什麼這方法的確很好,但覺得不太適合自己等等。所以,我規定了一個原則,不能免費教。」

  「那有幾個成功的呢?」

「我大約教了六十個人,但其中成功的只有三個。這大概就是因為免費吧,反正也沒花錢,不照我的方法學,也不覺得是浪費錢!」

「知道了,您要收多少錢呢?需要多少投資?」

「嗯,今天已經很晚了,下次再聊吧!好嗎?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