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流出版公司
遠流博識網
Best100
遠流俱樂部
智慧藏
華山文創
台灣雲端書庫
關於博識網 /
登入 /
加入會員 /
會員專區 /
購物車
熱門新書
讀享生活文摘
暢銷排行
得獎推薦
優質套書
套書大賣場
非常作家
讀書社群
超值集購
我要找
的書
會員享遠流全書系單書79折,VIP會員更優惠
YLib書香存摺,紅利折抵書價
7-11取貨付款
如是我聞:金剛經筆記
、
第二堂人生國文課
、
貓小鈴的奇妙日常
、
波西傑克森7
、
職場Z世代使用說明書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2002
2001
2000
1999
1998
1997
1996
1995
1994
1993
1992
1991
1990
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
至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2002
2001
2000
1999
1998
1997
1996
1995
1994
1993
1992
1991
1990
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
我和我最後的人生:35歲癌末教授的抗癌故事與生命體悟
活出真我的中年人生課:心理腫瘤科名醫超越失落與無常的生命洞察
金庸作品
金庸作品集
金庸漫畫
金庸茶館
文學‧小說
文學
小說
推理
企管‧資訊
商業理財
資訊
人文‧科普
自然
科普
歷史/地理
台灣
社會科學
哲學/思想
生活‧藝術
旅遊
時尚
生活風格
電影
藝術/設計
漫畫
文創好設計
心理‧健康
心靈
勵志
心理
醫療保健
親子‧童書
童書
繪本
親子教養
青少年書
教育‧學術
教育
學術
學習‧辭書
傳播
辭書
語言
有聲書
考試/學習
書目下載
心靈、勵志
心理、教育
文學、小說
企管、資訊
自然、科普
旅遊、時尚
金庸、推理
歷史、台灣
童書、繪本
健康、生活
電影、藝術
學術、傳播
辭書、語言
漫畫、有聲書
CD-ROM
首頁
>
讀享生活文摘
> 書人觀點
你能看見我所看見的嗎?──鄧九雲 |《信任練習》
作者:鄧九雲
我在英國讀表演研究所時,聽說過有間名校在開學沒多久後,會要求全體學生「坦誠相見」——就是裸體的意思。我從未去確認這傳言是否屬實,不過從表演藝術的角度來看(又是在西方),裸體真的不是一件需要大驚小怪的事。只是我記得當時自己的反應是鬆一口氣,好險不用這麼做。畢竟來自相對保守的亞洲文化,這種「物理性地剝除」並不能建立其中預期達到的那種團隊間的「彼此信任」。充其量可以強化勇氣或膽量,像去不分性別的北歐的三溫暖,或是在日本泡不分男女時段的溫泉的經驗。通常只有第一次會害怕,多試幾次就沒事了。所以說,看見彼此裸體,就能讓我們相信對方?
這答案一定是否定的。坦誠相見的練習,真正值得討論的是後面的「相見」。看見赤裸是一種直視差異化的方式,儘管什麼都沒穿,但每個人的身體還是有自己的形狀。美與醜,是否會在每個人的腦袋出現評判?而這評判又是一種單向道,往往不會去討論或迴向,於是對於在演員訓練裡要探索如何「建立信任」這項目標,恐怕沒有實質的效用。還有其他的信任練習很常見,也跟剝除有關,但拿掉的是「見」——譬如蒙眼睛,或是進入黑暗的房間。對明眼人來說,什麼都看不見時的移動,比裸體可怕太多了。在「看不見」的恐懼下,你才能清楚「看見」信任的數值,究竟是正的還是負的。
蘇珊.崔的這本《信任練習》,非常高明地從演員訓練角度切入,探討人與人之間「信任」與「看見」的關係。為什麼演員那麼需要做「信任」練習?因為信任是一種打開,唯有全然的開放,讓戲劇效果進入空間,有戲的瞬間才會發生。我聽過對表演最精準的詮釋是:我們看見,然後反應。於是演員能看見什麼,決定了觀眾會看見什麼。其中的「能見度」便取決於演員的「信任度」。想像你被蒙著眼,只有一個聲音在身旁給你指引。那聲音會告訴你前方哪裡有障礙,何時需要轉彎,何時會有階梯。你若全然相信聲音,就能走得順暢,彷彿看得見一般。
不過,這前提是聲音不會騙你,你才能相信聲音完全聽從他的指示。有趣的來了,要是這聲音會騙人呢?被蒙著眼的你,一下撞到人,一下撞到障礙物,最後甚至被樓梯絆倒。在這樣的經驗下,你開始不願意被蒙眼,不得已看不見時,你也不願意相信別人,努力伸長著雙手以觸覺補償視覺。最後當你長成這樣渾身充滿碰撞疤痕的人後,再玩這種遮眼睛,或是要你往後倒的練習,你才重新意識到自己的信任指數已經是負的。
原諒我不能講述太多這本《信任練習》的情節,否則絕對會剝奪你的閱讀樂趣。我連說出這閱讀經驗幾乎能媲美當年看《奪魂鋸》(我指的是第一集)可能都嫌太多了。在你翻開這本書之前,我不能成為任何聲音。只能告訴你一些籠統的訊息,譬如這裡面牽涉到的主題有:關於青春愛情的憧憬與誤解,師生同儕權力關係,校園MeToo。你絕對能讀到:非常細緻的演員內在世界,以及表演藝術工作者的自溺、市場矛盾以及現實困境。等到讀完還想深究文學價值的話,你能從小說創作的技巧與方法,用一個空拍的角度重新翻閱這故事。我說了這些,就是希望讓你願意自己蒙上那塊布,手無寸鐵地進入這故事的聲音。當你取下那塊布時,或許會像我一樣,迫不及待再重新讀一次。
《信任練習》分為三部分。時間是線性往下走,第二部分會開始進入某些回憶的蒙太奇。大致說來是用第三人稱敘事,但三部分的主要角色不同:
第一部分的主角是表演藝術學院裡的莎拉,故事圍繞在她與大衛的情感張力,以及尚未脫離原生家庭的青少年與現實、學校的摩擦。
第二部分的主角為凱倫,是莎拉的同學之一,時間推進,凱倫已長大成人。有趣的是,凱倫同時用第三人稱與第一人稱講述現在以及與莎拉的重逢。
第三部分非常短,一記狠狠的迴旋踢。我被踢得暈頭轉向,往回翻了半天不敢相信自己的判斷。
其實從第一部分到第二部分,我就已經「被翻轉」得嘖嘖稱奇。沒想到還沒完。我忍不住寫信給編輯,釐清我的理解。某程度來說,這十幾萬字的信任練習(excersie)其實更像是信任遊戲(game)。手無寸鐵的我節節敗退,可幸的是,這位高竿的作者蘇珊.崔,讓我經驗橫衝直撞,卻毫髮無傷的超快感體驗。讀完編輯的回信後,我終於了悟書名「信任練習」的終極意義。
已經說得太多了。書稿裡面所有的筆記畫線在這篇推薦文裡都用不上。我多想再談談第二部分他們上演的那齣戲。以舞台做為故事場景,就逃不了戲中戲的安排。如何在小說的3D維度把戲中戲的2D化為加乘的4D,製造出一種不知到幾D的世界——這部分就留給戲劇愛好者自行玩味吧。
最後我想談表演訓練裡一個重要的概念,就是「預設」(anticipate)與「期望」(expect)的差別。演員要擺脫的是「預設」,而透過每次「期望」的「落差」走出戲劇的動線。簡單來說,像我一開始讀這本書的期望是:這是一個關於演員的故事。到第二部分發現不是,於是我產生驚訝、讚賞的情緒繼續讀下去。到第三部分這期望再次被打破,我產生疑問、不可置信、佩服與羨慕,並且意識自己完整實踐了作者設計的這套「信任練習」。
這種期望不斷「被翻轉」的過程,是近幾年類型小說/電影的主流元素。但老實說,翻轉的設計必須考量上述這種預設與期待的重重交錯效果,否則常會讓閱聽者有一種「被騙」的感覺。問題多半出在「誤導」方式的「動機」使用。誤導是一種有效的手段,但導去錯誤的方向後該如何再導回才是學問。而且那錯誤的地方,必定也要有些什麼有意義的東西才能讓人不出戲,不能是只為了騙而騙,隨便把人丟在沒有訊號的荒郊野外。然後突然電話響起,壞人出現,或是主角掉到洞裡……接黑畫面。
做為一位同為演員與寫作者身分的讀者,《信任練習》讓我羨慕又嫉妒。以讀者的角度,我羨慕這故事被執行得如此精準純熟;以寫作者的身分,我嫉妒蘇珊.崔能寫下一本把表演藝術的概念拉高到全體人性經驗的書,而非只是侷限於理解戲劇與舞台的小眾。我把這本文學性價超高的小說,比喻成時下主創們為之瘋狂的IP類型小說可能有些跳躍。但我前面說了,這確實是《奪魂鋸》等級的閱讀經驗。只是這裡沒有連續殺人魔,沒有屍體,沒有一推線索與翻轉翻轉再翻轉……噢,我錯了。其實有。
只是,它做為一種象徵手法,能重擊潛意識,留下餘韻。我說完了,你相信我嗎?
出處:
《信任練習》
回到讀享生活文摘首頁
上一篇
下一篇
育兒百景 Slice of Life
母女的世界──女兒不是母親的化身
書人觀點
健康醫療
職場求生
世界瞭望
精采人物
品味生活
歷史解碼
新知探索
自我成長
文藝漫遊
親子教養
商業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