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讀享生活文摘 > 親子教養

父母對孩子說的每句話不是療藥,就是毒藥 |《我想遇見這樣的大人》

作者:李林淑



你給孩子的回饋是什麼?父母的回饋決定內心方向。

「因為你不用功,成績這麼難看。」
「退步了,想玩遊戲?想都別想!」
「到底該拿你怎麼辦,唉!」

父母很清楚說這些話會對孩子造成什麼影響。但即使知道而忍氣吞聲,還是會無意間嘆氣,而嘆氣聲傳進孩子的耳裡,依舊宛如那些刺耳的話,反倒讓孩子關上房門。

更別提一直對孩子嘮叨,直到父母滿意為止,其影響也一樣糟。若想幫助孩子擁有正面的變化,必須先知道什麼樣的回饋對孩子是好的。

【回饋】

「對」、「不對」、「做得好」和「做不好」等評語,以及嘮叨、忠告、說服,這些都包含在大人對孩子的回饋。

我的回饋都對孩子產生了什麼效果?

如果你是不擅長回饋的父母,則要先了解回饋的目的及學習符合目的的回饋方式。

生氣罵孩子不是一種回饋,只是父母把氣出在孩子身上。

萬一目前的心理狀態不穩定,請先離場安定自己的心情,並思考找回平靜後該用怎樣的表情與口氣和孩子溝通。

回饋對孩子的內心及大腦皆有影響,如果父母看待孩子的角度改變,充滿愛意,即使不用刻意控制自己的脾氣,自然會少點怒氣,多給一些好的回饋。


✦ 親子關係越親密,孩子越能往好的方向改變。

【哪些是有效的回饋?】

高麗大學教育學系金聖日教授於《大腦理解》一書說明父母的回饋對青少年的影響如下:

「兒童或前青少年接受到負面回饋時,大腦不能活用前額葉的功能,此現象表示他們在接受處罰後,不能反省做錯的行為及自我探索對策。

因此,想要利用處罰或負面回饋改變兒童或青少年的行為是行不通的。

稱讚是比處罰更有效的回饋,獎賞青少年做對的行為,比處罰他們做錯的行為更有助於他們改變。」

各種與回饋相關的研究皆指出,正面回饋更有助於孩子內在動機的發展

如果孩子的成效好,給予能力上的認同;若不好,則鼓勵孩子努力改善,有助於促進孩子積極自我認知的發展。

不過,為了建立他們的自信心,刻意出低於他們能力的課題,反而會造成他們對自我評價過低,持續動機產生負面影響。

另外,雖然是正面回饋,但若附加「必須要做好」的「過度負擔」,容易降低孩子的自律,消減他們挑戰的意志,例如:「我就知道你能做得好。」、「下次成績一定會更好。繼續加油!」

──摘自《我想遇見這樣的大人:兒少諮商專家親授5技巧,打開青春期孩子的心房


出處:《我想遇見這樣的大人:兒少諮商專家親授5技巧,打開青春期孩子的心房 》

 

回到讀享生活文摘首頁

 

上一篇   
為善的信心與方法──李偉文  
書人觀點
健康醫療
職場求生
世界瞭望
精采人物
品味生活
歷史解碼
新知探索
自我成長
文藝漫遊
親子教養
商業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