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迅速建立別人對你的好感?面對操控與反操控!如何保護自己被鏡射?|《操控與反操控》 |
|
作者:賈誠柯 |
Image by StockSnap from Pixabay
迅速建立別人對你的好感
陌生人之間很難產生好感與信任,除非加入一些操控。想要迅速且有效地大量製造別人對你的好感,「鏡射」是最好的技巧之一。
什麼是鏡射?
我們先看一個日常生活中的鏡射對話。「你」當然是指老練的操控者:
你:你做什麼樣的運動?
對方:網球。
你:網球?我以前看了好多網球比賽。很迷人的運動!
對方:你最喜歡的球員是誰?
你:彼特‧山普拉斯。
對方:我當時也覺得他很棒。但如果他跟鮑里斯‧ 貝克對打的話,我絕對會支持貝克。
你:噢對啊,他們兩個的比賽總是驚險刺激!
對方:沒錯!太好了,你也這麼喜歡網球。
定義:鏡射是指有意識或無意識地模仿對方的語言(包括肢體語言和聲音語調)與說話內容,藉此拉近彼此距離,讓對方對你產生好感。
但是一個精明的操控者絕對不會百分之百模仿對方,因為這樣很快就會被識破。你必須要大致上附和對方,但又稍微跟他的看法有點不同。對方會對於你們的共同點感到很開心,心想:「嘿,他跟我有點像耶!」同時對你的好感度就提升了!
我碰過一個真實的例子。有天在一個晚宴上,坐在我旁邊的人問我:「賈誠柯先生,您工作的Nukleus是什麼?」
我心想:他剛剛真的說了那個字嗎?他非要使用那個拉丁文的詞彙不可嗎?他不能直接問「您工作的本質是什麼」嗎?他不能直接問「您從事什麼職業」嗎?
他會選用那麼冷僻的字眼,應該是想顯示他是聰明人。為了鏡射他,我第一個聯想到的念頭是直譯那個字,第二個想到的則是一個《浮士德》裡的句子。於是我選用後者回答:「您想知道隱藏在背後的本質嗎?我是修辭訓練師和演說家。」他露出心領神會的微笑,我們接著愉快地聊起天。
鏡射為什麼有效?
為什麼「相似性」會拉近彼此的距離,製造出好感呢?鏡像神經元是很特別的神經細胞,我們在觀察某個行為時,這些腦中的神經細胞會被活化,感覺就像自己在做那件事一樣。
簡單來說:看到有人打呵欠,我們也容易打起呵欠;有人給我們友善的微笑,我們也傾向友善地笑回去。某個人對我們很好,那我們比較願意對他好,覺得他真的很討人喜歡。根據理論,腦中的共振系統促使我們不自覺地去複製對方的行為。從這個角度看,我們乃是﹁自動﹂去鏡射周遭的人,大多數時候根本不會察覺。
根據這個觀點,藉由鏡像神經元進行的不自覺鏡射—這在小孩身上就已出現,他們會模仿父母的動作和聲音—是自然而然的過程,一些研究人員甚至認為,鏡像神經元以及隨之出現的行為反射,是我們能夠對他人產生同理與好感的根源。
但請小心!鏡像神經元直到一九九○年代才被科學界「發現」。
許多研究人員認為,關於鏡像神經元的誇大渲染是沒有根據的,神經科學界還不完全知道鏡像神經元存在的原因是什麼。因此,我們就暫時先別管神經科學,改用另一個相當簡單、合理的理由思考:為什麼鏡射和隨之發展而出的好感會這麼有效。
想想看:你覺得以下哪種人比較討人喜歡?跟你很像的人?跟你差很多的人?
我認為你比較喜歡那些像你的人。聰明人喜歡跟聰明人聊天,體育迷通常有同樣喜歡運動的朋友,喜歡玩樂的人基本上不會是自己一個人在玩,他們喜歡跟同樣享受生活的人在一起。物以類聚。
當然,有句話說「異性相吸」。但這比較適用於物理領域,在社會心理學領域就比較不適合。因為如果跟相反個性的人當朋友,就得要一直克服兩個人間矛盾和分歧的態度與習慣,很難跟他有共同的計畫和目標。
如果身邊圍繞的是跟我們相像、有共同興趣的人,那會非常方便,發生衝突的可能性較低,關係會更和諧。
你也可以觀察一下馬路上明顯是朋友或伴侶的行人。他們彼此經過多年的適應,到現在會穿著類似的服裝、頂著類似的髮型或甚至連步伐都一致。當然每個原理一定有例外,但是基本上人會喜歡跟自己像的人。如果跟我們名字一樣或同一天生日的人向我們提出請求,我們也比較會答應。
你正好可以藉此悄悄影響對方,讓他覺得你很迷人。試著談論你和對方之間的一致性,透過這種方式迅速拉近彼此距離,製造熟悉感。若是透過自然的鏡射,這種情況通常要經過較長時間才會發生。
但如果你做得對,巧妙地鏡射他說的話,不完全重複內容,而是置入一些細微差別,並且偶爾發表一些稍微不同的意見,那麼對方就很難發現你的伎倆。
跟我們對話的人會覺得,彼此在言語、手勢和表情上的相似,也反映出兩個人價值觀與態度的相近。我們認為,跟自己很像的人,將來可能會變成我們的朋友。你就是要利用這點來達成目的,盡全力讓自己和對方能多像就多像。
如何保護自己免於鏡射?
對於跟你不熟、但聊天十五分鐘之後就已經找到十二個共同點,還在對話過程中一再強調那些共同點的人,你都要抱持合理的懷疑。如果有人太快又太常強調你們的相似處,那他明顯就是想操控你。當然我也無法跟你保證說百分之百是這樣。
兩個互不相識的人,也有可能真的在短時間內就對重要問題抱持相同觀點、意見一致,但這機率真的非常低。
要偵知對方有無在操控你,最好的方法是對他提出具體問題。本章開頭的網球例子中,若對方說他最喜歡的網球球員是彼特‧山普拉斯,那麼詢問具體內容就會是一個很好的測試。你可以問:「為什麼是山普拉斯呢?他出色的地方在哪裡?哪一場比賽讓你印象最深刻?」
真正的山普拉斯粉絲連在睡夢中也答得出這些問題(當然,如果你使用這個方法,你也應該要有所準備)沒有相關知識、純粹機械性進行鏡射的人,到此會回答不出來,被判失敗。
詢問具體內容也並不一定就百分之百能揭穿對方,因為可能他同樣有所準備或剛好熟悉主題,很快就拿出不錯的答案,但是詢問具體內容的確會讓很多冒牌貨現出原形。在操控者沒有準備的情況下,透過聰明的追問也能揭穿看似很精明的他們:「哦,您也喜歡下棋啊!太棒了!對方用西西里防禦法開局的話,您會怎麼反應...?」
如果我們事先已知道要對付某個人,網路會讓我們的人生簡單很多。
只要稍微對「受害者」做點調查,就可以迅速從他的Xing、LinkedIn、Facebook、Twitter、Google等找出很多他的嗜好、興趣和活動。然而還是要注意在話題的選擇上不要太過冒險。但是不用擔心:必要的時候,你手上還是有「在一無所知的情況下安全對話」一章裡的七大技能。
看更多:《操控與反操控:德國法律人都在使用的日常修辭邏輯與謬誤偵知法》
|
出處:《操控與反操控:德國法律人都在使用的日常修辭邏輯與謬誤偵知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