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讀享生活文摘 > 親子教養

如何引導孩子觀賞雷諾瓦畫作《彈琴少女》——「意識會談」對話教學的方法與技巧

作者:宋慧慈

「意識會談」是什麼?

我跟陳怡安教授學習的「意識會談法」,有效的幫助了我經營出「和諧的師生對話關係」。陳教授對意識會談法所下的定義是:

= = = = = = = = = = = = = = =
意識會談法──
  基於對生命的肯定,
  透過對話的機制,
  激發參與者的意識狀態,
  營造和諧的共同體。
= = = = = = = = = = = = = = =

我對上述定義的每一句,都有我的詮釋!

基於對生命的肯定:每一個生命都希望被肯定!在「被肯定」中長大的孩子,有信心!所以,當我與孩子對話時,對這個生命的肯定與否,會影響到我對他所發表的意見「升值」或「貶值」。孩子其實是非常敏感的,他說的話,是不是全然被我聽到、被我聽懂,也影響著這個孩子後續與我的對話動力。

透過對話的機制:人,生而好談!透過對話可以相互啟發,刺激多角度的思考,不斷的溝通,建立彼此共識,還可以進一步消弭紛爭。有別於一般傳統教學的單向講述,老師可以聽到更多元的孩子心聲。要謹記:提問的目的,是要讓參與者能回答;所問的問題,要大部分的人願意回答。

激發參與者的意識狀態:團體討論可以創造「人人得參與,個個被接納」的機會,讓彼此在對話的訊息激盪中,增加不同意象的刺激,創造改變意象的機會。因為思考的引擎被啟動,有一群思維比較窄化的孩子,藉由聽聽同年齡孩子的經驗、聽聽同年齡孩子的語彙,可以刺激自己更寬廣、更立體的意識。

營造和諧的共同體:陳怡安教授說「自覺是治療的開始」;我則相信,當一個人「有自覺」,就必定「能自決」。組織共事,最期待的當然是出於自我決定的力量,才能自我負責!

意識會談的「四層次提問」設計

我是怎麼與「意識會談」對話教學結緣的呢?

先來談談帶領「意識會談」前的問題設計,我習慣稱它為「四層次提問」,也就是回應到人類的四種學習能力(記憶、覺受、詮釋、創造)而提問。大致是如下的四個層次:

第一層次──引導參與者「消化客觀材料」的記憶性問題:

就是問材料中出現的內容,換句話說,學生只要運用五官的直覺能力,就可以很容易回答得出來,而且幾乎每一個學生都可以答對。這個層次的問題設計,目的在激勵學生的參與,老師可以從學生的回答中,多給予肯定,進而喚起學生更多參與的信心,樂於聽自己,也聽別人。

第二層次──引領參與者「提出對客觀材料之個人回應」的覺受性問題:

這個層次的問題是要激發學生的想像力,所以提出的問題可以讓學生稍加思考,也就是運用「直觀」的學習力對材料做回應,雖然容許有一些些自己的獨特感覺,但仍要尊重材料本身的客觀性。透過這一層次的討論,可以幫助學生進一步思考作者安排在主題背後的寫作動力。

第三層次──引發參與者「對材料加以詮釋」的詮釋性問題:

這一層次可以藉由個人「抽象」的、「概念」的學習能力,達到「驗證性」的目的,問題的設計要能引出個人的生活學習經驗,藉以解說材料中作者的用意。通常進行到這個層次,團體間已經達到彼此皆能本著「開放的心靈」去聽,也能接受團體中不同的看法。帶領者在這個層次要善用參與者的材料,掌穩意識流,這個層次往往是能否引發「靈光爆破」、達成團體共通意識流的重要引信。

就小學教育而言,這一層次可以檢驗孩子的學習結果,教師也可以藉孩子的反應,檢討教學目標的設定是否符合實際需求,以作為下次目標訂定的參考。敏感的老師,還能因孩子「個人經驗」的表述,技巧且適時的提供輔導與協助,但是帶領者需特別留意:千萬要避免自己的價值判斷介入會談,以免阻礙了團體意識流的自然形成。

第四層次──激發參與者「思索人性本然面深層掙扎」的創造性問題:

經由前一層次會談中,因個人經驗而激發出的開放性詮釋內容,正好將材料自然的消化到人性中,也就是藉由人的「創造力」去和「真理」對話。融洽的意識會談,有時還能幫助個人解開掙扎性的問題,找到行動力的源頭活水,甚至得到永恒真理的啟示。

因為參加陳怡安教授主講的「意識會談與共識建立」激勵生命方法研習的美好體驗,回學校後,我依樣畫葫蘆的循著陳教授所傳授的「四層次提問」,和小學六年級學生進行了一場師生都感欲罷不能的對話教學。

過去的教學方式,我會直接講述作品的名稱、年代,畫家生平,然後讓孩子們模仿或創作。雖然,我的美勞課一直是多數孩子的首選,但走到教學的瓶頸時,自己竟會鞭策起自己來!

意識會談對話教學初體驗

我第一堂運用「四層次提問」的意識會談法課程設計是:認識雷諾瓦!

畫作是帶領學生參觀「黃金印象─奧塞美術館」名作中,最受學生喜愛的雷諾瓦之作《彈琴少女》。

當放出《彈琴少女》幻燈片時,學生「哇~」了一聲!

我問:喜歡嗎?

幾乎是異口同聲的說「喜歡!」

我的「四層次提問」問題設計如下:

第一層次:
畫面上有幾個人?
她們在哪裡?
她們在做什麼?
您還看到哪些景物?
在畫面上可以找到多少顏色?

第二層次:
這幅畫最主要的顏色是什麼?
這個主要顏色帶給您什麼感覺?
您想彈琴少女彈的是什麼曲子?
旁邊陪伴的人是誰?
說說看雷諾瓦安排陪伴者的用意在哪裹?
畫裡的兩個人有些什麼對話?
誰願意來表演她們的對話?
從這兩個人的姿勢判斷她們的關係如何?
如果改變一些姿態,會有什麼不同的感覺呢?

第三層次:
從這幅畫的欣賞,有沒有讓你想到生活中類似的情景?
你認為畫家想透過這幅畫表達什麼意涵?
你有沒有和好朋友一起做過什麼讓你懷念的事情?

第四層次:
從這幅畫的內容,您有沒有學到什麼?(如:學習氣氛的營造、興趣的延續等。)
現在老師要介紹這位畫家的故事喔!
聽完,請你送給畫家一句話關於你對他的欣賞:
(高年級的學生,甚至可以引導思考:作品內容與作者成長背景間的關係。)

雖然這是我不純熟的第一次提問練習,但,我清楚看到學生們由於第一層次「記憶性」的問題簡單好答而回應熱烈,因為只要視力正常,幾乎都可以回答得出來,所以參與度很高,即使學習稍顯落後的學生,也有勇氣搶著說。一時間,教室裡的對話氣氛,好濃好濃!也好暖好暖!

第二層次屬於「覺受性」的問題,引發了學生們的想像力,因為沒有「對錯、好壞」,激起學生們的許多聯想,最重要的是讓平常「很怕答錯」的學生放膽說出心裡的想法。天馬行空,任我遨遊!不過,都還是在這幅畫的議題討論上。我觀察到孩子們已經跳脫對一幅畫的「平面」思維,而有了立體的個人見解。

第三層次是「詮釋性」的問題,讓這幅畫走進了孩子的生活經驗中。我驚訝於曾經認為話多、嘴碎的孩子,其實是可以侃侃而談他們的生活故事,只因過去的權威教學、進度壓力而犧牲了這群孩子的發表慾望,更重要的是:因為容許對話,這些平時喜歡說「五四三」引人注意的孩子,反倒專注許多。我反省著自己的教育理念!

第四層次是「創造性」的問題!

誠實的說,因為我還是想把學生帶回到美勞課的教學目標──認識畫家生平,而設計了這些提問,不然,從第三層次的「你有沒有和好朋友一起做過什麼讓你懷念的事情?」可以很順暢的發展成「請畫下那深刻的畫面」,也是不錯的點子!(要考慮的是:萬一有孩子進入「眼高手低」期,害怕下筆;或有孩子沒有這樣的生活經驗,教學目標就要打折扣了!)

當我在述說畫家的生平故事時,我享受了學生前所未有的安靜聆聽!我很肯定:這份專注來自對話教學的效能,當然,也印證了:提問有層次,教學有深度!

陳怡安教授的意識會談法,所帶給我的教學相長,是傳統單向講述法體驗不到的!

●延伸閱讀

《我的美術館》
《藝術,背後的故事》
《看畫10分鐘,練出孩子的競爭力:這樣看,練出孩子的創造力、觀察力、專注力、思考力》
《向藝術家看齊!啟發孩子創造力53個練習》



出處:遠流出版《啟動孩子思考的引擎:活用四層次提問的有效教學》

 

回到讀享生活文摘首頁

 

上一篇 下一篇
似假還真的生命謊言——《說謊者雅各》 望向大海的「文化橋樑」── 悼!台裔日本文壇巨人陳舜臣
書人觀點
健康醫療
職場求生
世界瞭望
精采人物
品味生活
歷史解碼
新知探索
自我成長
文藝漫遊
親子教養
商業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