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吳中對的比較》
/雲風公子 (選自月旦群英 2000-09-27 21:33:24)
據《三國志。魯肅傳》載,周瑜薦魯肅,權接見,語甚悅之,眾賓客罷退後,魯肅終於敢說出心中想法,而這個想法,先暫時稱之為「吳中對」。
他是這樣說的:
『昔高帝區區欲尊事義帝而不獲者,以項羽為害也.今之曹操,猶昔之項羽,將軍由得桓文乎?(以孫權前後語觀之比,可推測,此時孫權不過想達到齊桓晉文的功業而已,對所謂「建帝」、「圖天下」,是從未想過的。)肅竊料之,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為將軍計,惟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規模如此,亦無自嫌,何者?北方誠多務也(此時曹操雖官渡大勝,但袁紹殘餘勢力仍有,且還有馬超、韓遂、公孫康等人未服)。因其多務.勦除黃祖、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然後建帝號以圖天下,此高帝之業也。』
此時,正是東漢建安五年(西元兩百年),兩年後,也就是建安七年,袁紹憂死。又過五年,劉備三訪諸葛亮,這便是聞名史冊的三顧茅廬,在三顧茅廬中,同樣誕生了一個驚人的戰略規劃,就是隆中對。
兩對相差七年,兩者有著不少相似:
(1)都認為曹操非首要對手
此時此刻的曹操,遠非當日可比,魯肅的想法,曹操就如昔日的楚霸王,稱霸天下,兵源充足,國富民強,其不可卒除,漢室之不可能復興,便在於此。
同樣的,諸葛亮也抱持著同樣想法,他認為曹操之優勢,除了天時之外,「人謀」亦為其優勢之一,所以即使「名微眾寡」亦能勝袁紹,以弱為強,直到吞併袁紹,以是「擁百萬之眾,挾天子以令諸侯,而此誠不可爭鋒。」
由此可知,諸葛亮與魯肅以其優異的眼光,對當時情勢下了恰當又相似的論點,就是「不可卒除」與「不可爭鋒」。
(2)鼎足一方,以圖天下
因為曹操不是一時可除,為了日後生計,魯肅和諸葛亮俱對其主提出首要方案。
魯肅認為當前孫權首要之務,是先「鼎足江東」,也惟有此,方有資格「以觀天下之釁」,也才有可能除黃祖、伐劉表、奪取荊州,然後「竟長江所極」了。
諸葛亮的情形與魯肅略有不同,那是源於當時的劉備一無所有,所以,他勸說劉備『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授將軍也』。同樣也是先要求劉備擁有立足之地,這可言之為「鼎足荊州」,然後再向劉璋、張魯動兵,於是「總攬英雄,跨有荊益之地,保其巖阻」.無獨有偶,與魯肅的「竟長江所極」有異曲同工之意。
(3)因提出對策,受到寵愛,爾後同樣受到同儕排擠
魯肅因吳中對,使得孫權發前所未有之圖,大嘆「此言非所及也」,可是張昭卻不以為然,他認為魯肅「謙下不足」,然後頗訾毀之,云其年少粗俗,實未可大用,但孫權並不介意,反而益發尊重
。
而諸葛亮因為優秀的才能為劉備所欣賞、信任,所以「情好日密」,這引起了關張的不快,劉備聽聞之後,也只淡淡地說:「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同樣也是不受影響。
●【兩對的差異】
隆中對裡,諸葛亮一開始便看出孫權對劉備可給予的幫助和支援,毋寧是相當大並且有效的,所以也明白表示「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日後並也按此一藍圖而走。
但在魯肅的吳中對中,並沒有說出孫權當時可依賴的盟友,「竟長江所極」之後,應當如何.魯肅並沒有說出顯然的下文,原因是當時益州佔有著為劉璋而非劉備,荊州為劉表而非劉備,對於劉璋,諸葛亮言其「闇弱」,想當然耳,魯肅是不會考慮此人選,自不會要孫權與劉璋聯手抗曹了。劉璋沒有這個能力,也不符合魯肅的理想。
那麼,魯肅是否便抱著要吳國與魏國一對一,所謂的「二分策」呢?
這種情況沒有實現的可能,在魯肅的計劃裡,也沒有這一點。
此時,劉表卒,魯肅終於找到可以信賴的伙伴,於是,他對孫權說要出使荊州,表面是為「弔二子,慰勞其軍中用事者」,實際上卻是要劉備「撫表眾,同心一意,共治曹操。」
以此觀,魯肅和諸葛亮抱持的同樣想法,那就是,「孫劉聯手,以抗曹操。」
從後來只有魯肅力主借給劉備長江以北四郡(再加上之前到手的武陵、長沙、桂陽、零陵,共八郡,也就是荊州全境,所以《三國志》才有「求都督荊州」之記 )可更以瞭解魯肅的想法,他之所以在吳中對中未提出,很大的原因是當時劉備吞不下荊州,幾乎無立足機會與地方,孫權是不會想和這種人聯手的。
當然,孫權自己也吞不下(只會給曹操可乘之機),而劉表又不足以依恃,自然地,只得將這想法壓下,等待日後行事.有可能,行之;不可能,便另找策略,這又可看出魯肅過人之處了。
讀者們之所以產生「二分」的誤解,在於未通盤熟悉魯肅的作法。
然則,其實也可以這麼解釋,魯肅曾經產生過「二分」的想法,但他看到了劉備且稱之為「天下梟雄」,而礙於當時情勢,於是乎,推翻了以前的想法,進而規劃共同抗曹的政治理念.不過,在下還是寧願相信前說,就是,魯肅從未有過二分的規劃,當然,這是屬於個人對歷史的解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