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新語
煮酒精華
大河對談
石匱藏書
龍崗閒話
桌拿呂布
月旦群英
千里網際
歷史新天地
為關羽平反
(選自煮酒徵文2001-08-20 07:34)

◎ 為關羽平反 
  ◆〈為關羽平反〉/風陳嗅鎮
  ◆〈風兄,我不是和你作對。〉/李健
  ◆〈錯在關羽忘記……〉/林晟
  ◆〈關羽沒有做錯什麼〉/文世平

為關羽平反/風陳嗅鎮
(選自煮酒徵文2001-08-20 07:34)

關羽坐鎮荊州,怎樣對待魏吳?從表面看來,他是吳蜀失和的導火線,更大意失荊州,一直為後人所詬病,許多史學家認為他的驕矜害得蜀國失去荊州,拖累孔明,在此小弟對此事持保守的態度,認為有必要再去省思。

大家都知道,諸葛亮一直所秉持的戰略方針是聯吳抗曹。當劉備和諸葛亮先後離開荊州時,都曾經提醒過關羽要盡力鞏固孫劉聯盟,並伺機奪取曹操領地襄陽。但荊州在歷史上與東吳其他地區都存在著不可分割的種種聯繫,東吳朝野上下更是一致認為必須佔領荊州,就算是為此付出最龐大的代價也在所不惜。孫權佔有江東,常自比古時的吳與楚,而歷史上的吳與楚皆據有荊川之地。荊州位於東吳上游,在戰略上對其威脅非常大。故東吳早在赤壁大戰前就已經有奪取荊州的計劃,且是由主戰派的中流砥柱-魯肅-所提出,此後雖然未能佔有此要地,但卻一直虎視眈眈的準備隨時將之全數佔領。

建安二十年春,孫權向劉備索取荊州不成,便派了大將呂蒙奪取長沙和桂陽二郡,並接著圍攻零陵。同年五月,劉備率大軍約五萬至荊州,欲奪回二郡,命關羽做先鋒,率兵三萬到益陽。這時,東吳也已做好了萬全的迎戰準備,並進一步用計騙降了一直堅守零陵的郝普,佔領零陵郡。吳中對的發表者-魯肅-也奉命率軍屯兵益陽,隨時準備大戰。魯肅在兩軍對壘之時,邀關羽談判,關羽按約將大軍停於百步之外,只帶了兩三名隨從單刀赴會,並在會見時態度鮮明的發表了對荊州歸屬權之看法,侃侃而談,言之成理,一派大無畏氣概,讓一向聰明絕頂的魯肅亦難辯駁,且雲長之後更能全身而退。

就在這當兒,曹操攻下漢中,並有繼續南進巴蜀之態,劉備怕腹背受敵,這才做了重大讓步,並同意與東吳平分荊州;其實在此時,吳蜀聯盟的裂縫已擴大明顯,蜀國早該有所警覺。
雖然吳蜀紛爭已看似暫時平息,但東吳仍無時無刻在找尋攻佔其餘四郡的機會。在這種情況下,關羽顯然難以繼續執行聯吳抗曹的戰略方針,而且就算由其他人來執行,也必是險阻重重;甚至可以說,當時對荊州的主要威脅大都是來自東吳。當時東吳兵力比駐守荊州的蜀兵還多,並對荊州虎視眈眈,時刻準備主動進攻荊州四郡,而曹魏在前線的兵力亦不在少數,雖不可能發動進攻,但勉強還能防守。

與此同時,孫權遣使為兒子作聘,欲取關羽之女,關羽一生最重信義,從關羽的角度來看,孫權的行徑實在令人憤恨;當初孫劉曾一起破曹操於赤壁,其後劉備是正正當當地從劉表舊部手中打下與接過荊州,但孫權卻硬要說荊州是東吳的,並仗著自己實力稍稍強過蜀國,便不斷遣使要求送還荊州。在聯姻方面,早前孫權已將其妹嫁給劉備,卻又趁劉備外出之際,把她騙回。

故當孫權使節來下聘禮時,關羽感到極為反感,甚至非常不爽,遂將其使節罵回。孫權不但不檢討,還為此非常生氣,也因此東吳與荊州關羽的戰爭一觸即發;雖然小弟非常支持關羽的作風,但對於關羽此時面對這種形勢並無審慎地警惕,並且隨便放了些部隊就北伐,感到十分的不解。

我是非常景仰關羽的,並且不認為他對吳的做法是錯的,畢竟孫吳的態度如此強硬,任誰也難以處之泰然,雲長確實拿出了所有的心力去防守荊州,雖然最後被吳國偷襲成功,卻也是無奈的;現在有許多網友總是喜歡臭罵關羽,但是他那勇者無懼的果敢心難道就不值得我們後人敬佩嗎?

難道片面的說詞,就讓大家否定了關羽嗎?他真的比不上黃忠嗎?比不上趙雲嗎?比不上張飛嗎?我想絕不。

─•─•─•─•─•─•─•─•─•─•─•─•─

風兄,我不是和你作對。/李健
(選自煮酒徵文2001-08-2017:29)

首先,「這時,東吳也已做好了萬全的迎戰準備,並進一步用計騙降了一直堅守零陵的郝普,佔領零陵郡。吳中對的發表者-魯肅-也奉命率軍屯兵益陽,隨時準備大戰。魯肅在兩軍對壘之時,邀關羽談判,關羽按約將大軍停於百步之外,只帶了兩三名隨從單刀赴會,並在會見時態度鮮明的發表了對荊州歸屬權之看法,侃侃而談,言之成理,一派大無畏氣概,讓一向聰明絕頂的魯肅亦難辯駁,且雲長之後更能全身而退。」是錯的,那是演義的事。實際上是魯肅"理直氣壯",關雲長"理窮詞屈"。不得以回荊洲。

還有「關羽一生最重信義,從關羽的角度來看,孫權的行徑實在令人憤恨;當初故當孫權使節來下聘禮時,關羽感到極為反感,甚至非常不爽,遂將其使節罵回有句說話"不要開罪人。」其實關雲長應該順仲謀之意,屈就屈就,免得他多個攻打荊州的?(原因)

但是,他真的比不上黃忠嗎?不是。

─•─•─•─•─•─•─•─•─•─•─•─•─

錯在關羽忘記……/林晟
(選自煮酒徵文2001-08-21 20:51)

錯就是錯在關羽忘記自己當時應該扮演的身份及責任,他是已非昔日劉備的近身的護衛或聽命行事的普通將軍,而是鎮守一州的並且是該州最高權力的長官身份,負起的任務己不是單靠衝鋒陷陣這樣簡單就行,雖說孫吳方面確有不是的地方,但也應注意自身的言行而不是只以氣用事的亂罵對方使節這樣不負責任。況且如風兄所關羽也知道孫劉友好同盟己出現些微裂痕(呂蒙突襲荊南事件)稍有不慎就會導致兩家再動戈干就更不應這樣剌激孫氏。

現在的崇拜關羽人時常稱讚他飽讀讀"春秋",但我從他的行徑反而覺得他在該書是連少許忍辱負重的精神也學不到反而學了那些逞一時英雄之快的不理後果的人的行徑才對。

─•─•─•─•─•─•─•─•─•─•─•─•─

關羽沒有做錯什麼/文世平
(選自煮酒徵文2001-08-22 01:52)

事實上我個人認為關羽沒有做錯什麼。

基本上關羽只是一個犧牲品而已。造成蜀國失去兩名大將在彝陵大敗的主因,是劉備和諸葛亮。假如不是他們當初不守信義,以蠻橫無理的手段強佔荊州,便不會有當時關羽遭魏吳兩軍夾攻的窘境。

關羽是荊州的守將,職責是抵擋魏吳的入侵。以劉備識人之能而言,他應該知道關羽絕非守荊州的最佳人選。因為關羽為人剛愎自用,吃軟不吃硬,這種人中心計的機會比冷靜之人高上許多。假如當時關羽和趙雲的職務調換的話,三國就是全然不同的情勢。

有人說,關羽為了兩國的關係應該委曲求全。不過在當時的情況下,可能大多數的人也會做出同關羽一般的決定。想想看,假如你最討厭的人來向你提親,要娶你的寶貝女兒,為人父的你會答應嗎?

再者,關羽並非有勇無謀的庸將,可說是智勇雙全。在他所打過的千百場戰役中,幾乎是所向無敵,因而有了輕敵的心態。假如你是個武力智力跟統率都極高的武將,手下擁兵數萬,在尚稱完善的防守系統和地勢險要的防守優勢下,你會怕吳國嗎?

事實上,吳國在和關羽交涉時就早已有了最壞的打算──以武力奪回荊州。關羽只是個催化劑而已。就算他未曾和孫吳翻臉,吳國一樣會再找別的理由攻打荊州。這時可能就是魏吳兩國聯手之時,頂多到時蜀國一人一半,劃江分治。如此一來,情勢就更糟糕。

荊州的失去,只能說是劉備當初在"借"荊州時所種下的禍因。以一個守將而言,關羽也算做得不錯了。只是他比較不幸,天生命格差,倒楣做替死鬼,替他老哥揹這黑鍋罷了!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