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對的人做對的事──扶得起的阿斗
劉禪/阿斗不是昏君,《三國演義》描繪的昏庸阿斗,史書找不到。但是對不起,阿斗也不是明君,把阿斗當明君歌頌,就好像一個灰色的東西,大家說黑的,你發現不是,就說是白的,忘了黑白之間有灰色。讀歷史不能用二分法,不能說不是好人就是壞人,不是明君即為昏君。頭腦哪能這麼簡單?
阿斗有好的地方,最好的地方不是他的才能或見解如何,而是,很簡單,重用諸葛亮,信任諸葛亮,事無巨細咸決於諸葛亮,自己就像虛位元首。這點很不容易,除非被強臣挾持的傀儡,哪個皇帝願意主動虛位化?
劉禪/諸葛亮這組少主/老臣的搭擋是十分成功的(老臣也沒多老,阿斗上任時諸葛亮43歲。)
少主接班後和老臣不合,是企業界、政治圈常有的事,若少主不願蕭規曹隨,想走出自己一條路,而老臣守成不挺,雙方便容易發生衝突,衝突點可能在政策方面,或是用人策略,也可能無關行政事項,而是老臣功高震主、評價太好引發少主嫉妒,這時如果老臣不時流露倚老賣老的心態,芥蒂就更深了,幾個衝突點便足以毀滅彼此關係。
從這角度看,「扶不起的阿斗」這句話實在不合理。劉備臨終前,把國家和阿斗託付給丞相諸葛亮,阿斗繼位時,年僅17,此後諸葛亮執政直到鞠躬盡瘁,與阿斗相處了12年。這段期間,史書上看不到阿斗有多少作為,好像空氣一樣不太存在,但這不代表阿斗糊塗、無用,無所作為正是阿斗值得誇讚的地方。
一個領導人沒做什麼怎麼會是優點呢?這是因為諸葛亮治蜀,中規中矩,雖然國家不算強大富裕,至少政局平穩。如果繼位者想有作為,當然也可以勵精圖治,問題是阿斗能力遠比不上諸葛亮,收回行政大權全力革新,不會比交給諸葛亮來得好。有此丞相盡心用力,放手授權,何樂不為?
如果阿斗拿定主見,要走出自己的路,會把國家帶到哪去?誰也不知道。若阿斗不滿諸葛亮大小事一手攬,若嫉妒而想架空他,或對諸葛亮起疑,像查賬、檢查日報表般緊迫盯人,會是什麼場面?對諸葛亮全然信任、全面授權,這不是一般領導者做得到的。
三國時期,和「阿斗/諸葛亮」組合相似的是東吳的「孫權/張昭」。相對之下便知阿斗不簡單。
張昭是東吳陣營重要的經理人,早期跟著孫策(孫權的哥哥)南征北討。孫策把政治、軍事交付給他,他不負所託,把江南地區治理得井井有條,聲名遠播,常有北方士大夫寫信致意,把江南的政績全部歸功於他。
張昭接到這些信,雖然欣慰於治績得到肯定,卻為該不該公布信件內容而猶豫。公布出來,好像在炫耀;不公布易生誤會,以為他勾搭北方勢力。有人問孫策如何看待,孫策笑著回應:「從前齊桓公重用管仲,每次臣子請示,齊桓公便叫他去問管仲。子布(張昭的字)賢能,我任用他,功名不也在我身上嗎?」意思是說,政事交給有能力的人處理,國政蒸蒸日上,不也成就自己的霸業功名嗎?
後來孫策遇刺身亡,臨死前,把弟弟孫權託付給張昭。
張昭這人忠厚老實,受人之託,忠人之事,他全力輔佐孫權,偏偏孫權愛玩,愛打獵,貪杯中物,又常和張昭意見不合。張昭個性耿直,常嘀嘀咕咕,孫權覺得他囉哩囉嗦,很討厭,雙方關係緊張,衝突多次。最嚴重的一次,孫權抽刀怒罵:「吳國大臣進宮拜我,出宮拜你,我對你的尊敬到了極點,你卻多次當眾折辱我,我怕自己受不了而做出錯誤的決定(暗指會不顧情面而對張昭不客氣)。」張昭聽了,說道:「老臣我說話不中聽,仍然直言進諫,只因為太后駕崩前託付我啊!」這席話,說得孫權把刀擲在地上,和張昭相對,淚流滿面。
幸好這種緊張局面不曾出現在諸葛亮和阿斗之間。
阿斗的案例告訴我們,領導人扶不扶得起,關鍵不在於他的個人條件,而是他能不能找到並且授權對的人去做對的事。就像一個人在社會上混,懂得不多,會得很少,若人脈充沛,找得到有本事的人,他一樣可以在社會上立足。也就是說,有本事找到有本事的人幫忙,這就是本事。當然自身也不能太昏瞶,要有自知之明,確保對方是個人才,而不是巧言令色、花拳繡腿的浮誇之輩。
諸葛亮不是阿斗請來的人才,是他爸爸劉備延攬而來的。但阿斗做了兩件值得肯定的事,一是政軍舞台大小事都交給諸葛亮表演,從不過問;二是諸葛亮出征在外病危時,派人去探病並且請教接班人選,諸葛亮死後,阿斗便任用所推薦的人選。蜀漢幾位宰相級的臣子都非常優秀,君臣合作不錯,沒像吳、魏兩國樣出現過權臣,也沒有因遭忌恨而被殺害的臣將。儘管阿斗晚期寵信宦官,但還算有分寸。他談不上明君,至少不是昏君。我們實在不好再用「扶不起的阿斗」來罵人了。
最新更新日期:101.05.04
|